說起懷孕,就算是沒有經歷過懷孕的人,都知道懷孕會有孕吐、疲倦等癥狀。但其實除了這些癥狀以外,孕期的水腫,以及下肢疼痛的問題也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準媽媽到了孕后期(孕28周后)很容易發生水腫現象。這是因為:
①孕后期隨著胎兒的增大,準媽媽的子宮也會不斷增大,不斷增長的子宮會向靜脈施加壓力,部分阻止血液流動,從而使準媽媽的下肢出現水腫現象。通常腳部、腳踝以及小腿會出現最明顯的水腫。
②懷孕后內分泌功能會發生變化,激素水平升高會導致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積水,從而導致水腫。
③一些孕期疾病也會造成準媽媽在孕期的嚴重水腫,如先兆子癇、心臟病、肝病、腎病、甲狀腺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營養不良等。
孕期準媽媽隨著胎兒不斷增大,子宮變大,下半身血管受到壓迫等原因,或輕或重都會出現浮腫情況。但準媽媽們無需過分擔心,大部分的水腫隨著孕期的結束都會自然消失。
★如果準媽媽在孕期出現嚴重的水腫現象,或者是出現面部腫脹、視力模糊、嚴重或持續性的頭痛等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以免出現更嚴重的妊娠并發癥。
如何防止懷孕期間水腫1、不要長時間站立,并且在坐著的時候盡可能多地抬高腳。
孕媽媽盡量要避免長時間的站立工作或者是長時間的走動,這樣會容易引起腿部浮腫。如果長時間的站立或走動造成準媽媽的腿部浮腫,可以嘗試在坐下的時候,將雙腿適當抬高,并且保持15到20分鐘,以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和肺部。
2、減少鹽的攝入量。
準媽媽要盡量避免食用高鹽分、過度加工或腌漬類食物。要保持正確的食鹽攝入量。不要過多。當然也不能過少。
3、水腫不是因為喝水多造成的,不要因為水腫而減少水的攝入。
要知道水腫并不是因為準媽媽喝水多造成的,所以準媽媽們不要因為擔心水腫就不敢喝水。如果喝水太少而造成脫水的話,會更加劇水腫的癥狀。適當的飲水甚至可以幫助腎臟沖走鹽分。
4、孕期要做到科學增重,體重增長不可過多,最好能定期監控體重。
孕前體重正常的準媽媽在整個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原則上應該不超過12-15公斤。孕期的體重增加過多會加劇水腫,并且有可能會導致其他的妊娠妊娠并發癥。
5、盡量減少長時間站立及長時間走動,坐著的時候可將腳適當抬高。
孕媽媽在家可以通過旋轉練習改善腳踝的血液循環:坐著的時候嘗試抬高一只腿,并向右旋轉腳踝10次,然后向左旋轉10次。換腳。每天重復10次。
孕期腿部的另一大問題—腿抽筋除了水腫之外,腿抽筋也是準媽媽經常會遭遇到的孕期問題。并且無法避免。腿抽筋通常會發生在小腿部位,大部分的準媽媽會在夜晚睡覺時發生腿抽筋。腿抽筋癥狀主要是由于準媽媽鈣缺乏所引起的。
【如何緩解】
①建議準媽媽在孕期多吃乳制品,并且在遵醫囑的前提下服用相應的補鈣產品。有腿抽筋癥狀的準媽媽除了可能是缺鈣外,也有可能是缺鉀,可以多吃一些在富含鉀的香蕉或干果類零食,對緩解腿抽筋也有一定的好處。(具體情況請遵醫囑)
②除了飲食外,準媽媽還可以通過促進血液循環來預防腿抽筋。晚飯后準媽媽可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嘗試散步15至20分鐘。另外要避免太長時間的站立或保持同一坐姿,這樣會導致血液不流通,使雙腿充滿壓力。
③如果準媽媽在深夜發生腿抽筋,可以嘗試用雙手抓住腳掌,然后將拇指輕輕地壓向足弓,向腳趾方向推來緩解疼痛。或者是將小腿放在熱水袋上,也可以緩解疼痛。
緩解孕期腿部癥狀小妙招1、散步:準媽媽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每天飯后進行15-20分鐘的散步,對緩解孕期浮腫是很有幫助的。散步時,可以借助小腿肌肉的收縮力量,使靜脈血順利地回到心臟,而不會積壓在腿部。
2、走臺階:在孕晚期醫生通常會建議準媽媽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走一走臺階,在臺階上行走,雙腳等于在不停地做上下運動,能夠很好地鍛煉小腿的肌肉,從而緩解浮腫癥狀。(孕媽媽在走臺階的時候最好有人陪伴,防止意外發生。)
3、***:準媽媽時常做一做腿部***,對緩解水腫及腿部疼痛癥狀也是很有效的。***的時候要從小腿靠近腳踝的部分逐漸向上按,這樣才能幫助血液慢慢的流回心臟。每晚睡覺前,準媽媽可以讓家人幫忙來進行***,這樣不僅可以緩解腿部的水腫及酸痛,還有助于睡眠。
?我是大C,如果您對文章感興趣請關注我,@大C聊育兒愿與所有的可愛媽媽們一起交流育兒心得。
?如果您有其他意見或建議,也歡迎您留言,我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