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字古漢語為仄聲、普通話為平聲;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四聲”有些不同。自從推廣漢語拼音化,和以北京語音為全國通用語言以后,同一漢字的平仄發生了變化。如按《佩文韻府》音韻標準的四聲是平、上、去、入。平聲列為“平”,上、去、入都歸納進了“仄”。按北京語調,則分成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樣一來,平聲字多了,沒有“入”聲,把一部分去入聲字歸入了平聲,這是學習撰聯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代漢語中的發音聲調,現代漢語北方方言已經基本消失。漢語其他六大方言中均有保留。北方方言中江淮次方言如南京話也保留了入聲字。但是北方的晉語(山西大部分和陜北內蒙一部分)還有保留比較特別。
古代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到了元代時,平聲分化為陰平和陽平,就是現在的一聲和二聲,上聲有一部分字歸并到去聲里,剩下的是現在的三聲,去聲和由上聲歸并的一些字是現在的四聲,古代的入聲在元代時分化到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當中。所以現代漢語北方方言沒有入聲?,F在“普通話”即標準現代漢語中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所以普通話沒有入聲這個聲調。
吳、粵、湘(新派湘語)、閩、客家、贛六大方言均保留入聲。其中粵、閩、客三方言中保留了[-t][-k][-p]三個輔音韻尾。
雖然我們提倡用新韻,但是我覺得還是對古代的入聲字應該有所了解的。因為,第一,了解了哪些是入聲字,就不會在讀古人詩詞時,對自己覺得不合平仄的字感到困惑。另外現在也有不少人依然用平水韻等古韻賦詩填詞,了解了入聲字,更有助于我們知道他們的詞是不是合律。所以我在閑暇時間,整理了今讀平聲的古入聲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現在讀為陰平的古入聲字:
八擦插鍤答搭嗒褡耷大發(發達)刮栝夾浹邋掐撒殺煞(煞尾)鎩禢挖瞎鴨壓押匝咂扎剝撥缽鲅(鲌)戌戳撮掇咄裰踔剟郭蟈啯摸潑樸說縮脫托饦桌捉拙涿卓棁作(作揖)鴿割胳疙紇(紇繨)咯喝嗑客瞌頦搕(磕)著蟄(蜇)鱉憋跌接揭撅撧捏撇瞥切(切磋)缺闕(闕如)貼帖歇蝎楔削(削弱)薛噎約曰噦吃失濕虱只(只言片語)汁織逼滴積跡激績擊屐咭唧襀劈霹七柒戚漆嘁緝剔踢息昔惜夕吸悉膝析淅蜥晰窸蟋螅晳臘壹揖忽惚唿歘哭窟撲仆(前仆后繼)噗淑菽叔禿突屋鋦掬鞠踘鞫曲(曲直)屈蛐詘摘
二、現在讀為陽平的古入聲字:
拔跋茇魃察達答怛瘩繨韃笪乏伐罰筏閥垡茷軋(軋帳)滑猾劃(劃船)夾浹鋏莢頰戛蛺鵊恝俠狹匣轄狎硤柙黠呷挾雜砸閘札扎扎炸軋(軋鋼)鍘喋(唼喋)哳伯薄白百柏箔駁帛舶膊雹勃鈸搏踣礴怫卜鵓渤孛浡荸镈餺襮僰鉑奪鐸凙佛國摑幗虢[氵虢]活膜橐酌濁斫濯茁著(著意)灼啄琢繳(zhuo)鐲擢諑鷟浞昨作(作踐)笮(笮橋)捽得德額格閣革葛隔蛤骼轕膈嗝鬲(膠鬲)合涸盒劾核翮闔龁貉紇(回紇)曷盍鹖咳殼揢舌折(折耗)責則澤賊擇賾幘舴鲗咋嘖哲折(折中)摺謫宅蟄磔輒轍翟蜇晢別蹩蝶疊迭牒堞諜碟喋蹀耋鰈瓞昳垤咥跕結潔杰節截竭劫捷睫碣詰孑癤擷桀訐桔拮楬頡(倉頡)角腳覺決絕爵訣譎厥蕨崛抉嚼掘橛噱屩鐍獗鴂潏玦玨孓觖攫桷劂爝倔(倔強)矍苶協脅(脅迫)纈頡(頡頏)擷勰絜學穴噱石食實識蝕拾十什直值植殖執職侄跖擲(擲色子)縶埴摭躑鼻荸敵笛滌的荻迪狄糴覿翟鏑嫡蹢靮極級疾集吉即及急籍瘠楫輯脊唧笈岌汲棘亟革藉嫉芨墼踖蒺鶺戢殛席習襲媳錫熄檄隰裼讀毒獨牘犢瀆櫝讟黷髑頓(冒頓)纛福服伏拂幅輻袱幞佛(佛戾)茀紼祓紱洑匐蝠黻怫艴茯訃氟骨(骨頭)鵠鶻斛觳仆璞醭濮蹼熟贖孰塾秫俗竹逐燭躅筑(zhu貴陽別稱)蠋舳竺術(白術)瘃足族卒鏃局橘菊局鵙軸碡妯
古漢語入聲字(古時為仄音)今讀平聲的常用字(按字母排列)
A:啊。
B:八、捌、拔、跋、鈸、白、薄、雹、鼻、逼、剝、撥、缽、勃、渤、博、搏、膊、帛、泊、駁、箔、舶、鉑、薄、脖、魄(落魄)、伯、柏(柏林)、別、癟(癟三)、鱉、憋、蹩、魃、荸、亳、孛、踣。
C:擦、插、拆、吃、出、戳、撮、察、鍤。-
D:耷、褡、答、搭、達、韃、妲、怛、靼、得、德、的(的確)、滌、敵、滴、嫡、鏑、笛、迪、糴、逖、狄、荻、跌、迭、諜、堞、牒、碟、蝶、喋、蹀、疊、督、篤、毒、獨、讀、瀆、櫝、犢、黷、髑、度、纛、咄、奪、踱、鐸、掇(揣度)垤、纛。-
E:額、
F:發、乏、伐、筏、罰、閥、佛、弗、怫、拂、伏、茯、服、幅、福、輻、蝠、縛(縛藥)袱。
G:刮、鴰、疙、胳、鴿、擱、割、軋、閣、格、蛤、革、鬲、隔、嗝、膈、葛、咯、骼、骨、郭、蟈、國、摑、幗、聒、虢。
H:哈、蛤(蛤?。?、喝、合、盒、頜、核、涸、閡、劾、閤、闔、盍、曷、翮-、黑、嘿、貉、忽、惚、淴、唿、囫、斛、滑、猾、搳、豁、活。
J:擊、跡、唧、積、屐、績、緝、激、鯽、及、汲、級、極、圾、吉、亟、即、急、疾、蒺、輯、嫉、脊、棘、集、瘠、藉、籍、姞、殛、戢、給、夾、浹、鋏、頰、嚼、結、癤、接、揭、碣、孑、節、杰、劫、潔、詰、拮、桀、頡、鮚、竭、截、捷、睫、婕、掬、鞠、菊、局、跼、桔、撅、厥、決、訣、抉、角(角色)、覺、玨、絕、譎、攫、倔、掘、崛、獗、镢、橛、蹶、蕨、桷、爵、嚼、噱。-
K:磕、瞌、殼、咳、頦-、哭、窟。
L:拉、邋、勒、捋。
M:抹、摸、沒、膜。
N:捏。
P:拍、劈、霹、枇、撇、瞥、樸、潑、泊、撲、仆、璞、瀑。
Q:七、戚、漆、染、掐、切、曲、蛐、屈、缺、闕。-
S:撒(撒手)、殺、剎(剎車)、鎩、煞、塞(瓶塞兒)、勺、芍、杓、舌、折、失、虱、濕、十、什、石、識、實、食、拾、蝕、叔、淑、孰、塾、熟、贖、俗、秫、刷、說、縮、朔。
T:踏(踏實)、塌、遢、踢、剔、帖(服帖)、貼、凸、禿、突、托、脫。-
W:挖、屋。
X:夕、汐、矽、吸、昔、惜、析、淅、晰、息、熄、悉、蟋、錫、膝、蜥、習、席、襲、媳、檄、狎、瞎、匣、俠、峽、狹、硤、轄、歇、蝎、楔、脅、協、葉(葉韻)、挾、隰、黠、削、薛、穴、學。
Y:壓、押、鴨、噎、一、壹、揖、約、曰。
Z:扎(掙扎)、札、雜、匝、咂、砸、鉔、炸(油炸)、軋(軋鋼)、閘、鍘、鑿、著(著急)、、摘、宅、翟、責、則、澤、擇、幘、折、哲、蜇、蟄、螫、摺、輒、轍、簀、斫、-賊、汁、只(一只)、織、直、值、植、殖、侄、執、職、躑、粥、妯、軸、竹、竺、燭、卒、族、足、逐、筑、拙、卓、桌、涿、捉、作(作坊)、灼、酌、茁、鐲、啄、琢、昨、濁、濯。-
現在讀平音古時讀仄音的字(入聲字),目前一共有一千多個入聲字。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數字里面,除了三,十,千這三個字。其余全部可以做仄音!注:有的多音字只是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或詞組中讀入聲。下面是一些平仄互用的常用字:-
(1)“看”作平聲:日用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看”作仄聲: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3)“教”作平聲:櫻杏桃榴次第開,故教一一傍窗栽;毿毿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陰入戶來。-
(4)“教”作仄聲:粉筆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滿園桃李生機鬯,化雨春風次第開。-
(5)“為”作平聲: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為”作仄聲:本為漢王建大功,未將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絕終烹狗,悔不淮陰坐釣終。
【轉】2、利用現代讀音來識別古代入聲字的***
(一)由b、d、g、j、zh、z這七個不送氣聲母所構成的陽平字(也叫“第二聲調”的字)都是古入聲字,例:
b拔、跋;勃、渤、博、薄、泊、駁、箔、伯、帛、舶;別、蹩;白、雹
d答、妲、怛、達;得、德;掇、奪、鐸;笛、迪、敵、嫡、狄、鏑;獨、讀、犢、櫝、瀆、毒
g革、葛、閣、格、隔;國、摑、幗、虢、馘
j莢、頰、鋏;集、輯、急、級、汲、疾、吉、即、極、脊、籍;侷、桔、菊、掬、鞠、局、鞫、跼
zh閘、扎、札、鍘、霅;折、哲、輒、蟄、謫、磔;酌、斫、濁、涿、啄、琢、焯、濯、著;執、職、直、埴、躑、植、侄;逐、筑、舳、燭、竹;宅、翟;軸、妯
z雜、砸;則、舴、責、擇、澤、嘖、幘;昨;卒、鏃、族、足
(二)由zhuo、chuo、shuo、ruo、fa、fo、la、ye、ce這九個音節組成的字,不論現在讀什么聲調,除極個別外,都是中古入聲字。例如:
zhuo拙、卓、涿、捉、著、酌、灼、斫、焯、琢、啄、濁、濯、擢、鐲
chuo綽、戳、輟、啜
shuo說、爍、鑠、朔、槊、碩
ruo若、弱、箬
fa發、乏、伐、筏、閥、罰、法、髮
fo佛
la蠟、辣、拉、臘、垃
ye葉、噎、咽、業、掖、頁、腋、曄、謁、液、腋(注意:“椰、耶、爺、也、野、冶、夜”等字除外,它們不是入聲字?。?/p>
ce測、策、冊、廁、惻
(三)韻母是“—ue”的字,除極其個別者外,都是中古入聲字,例如:
nue虐、瘧
lue略、掠、劣
jue決、覺、絕、厥、抉、掘、倔、訣、爵、譎、噘、噱、镢
que卻、確、闋、雀、鵲、愨、炔、缺
xue學、雪、血、穴、薛、謔、削、踅
yue月、曰、越、約、閱、岳、悅、刖、鉞、粵、瀹
(四)韻母“—ie”與聲母b、p、m、d、t、n、l相拼,所產生的字也絕大多數都是入聲字。例如:
bie鱉、憋、別、癟、蹩
pie撇、瞥、苤
mie滅、蔑、篾、乜
die疊、諜、迭、跌、蝶、牒、垤、喋、耋(“爹”除外,它非入聲字)
tie鐵、貼、餮、帖
nie捏、聶、鎳、嚙、孽、涅、隉、蘗
lie列、烈、裂、劣、趔、捩、咧、埒、獵、裂、冽、躐
(五)普通話中有兩個讀音,但又沒有意義上的區分的字,大都是中古入聲字。如“色、剝、血、殼、角、薄”等在普通話中都有兩讀,但意義相同。它們都是入聲字。
(六)利用諧聲偏旁也可幫助確定入聲字,例如:“出”是入聲字,則可斷定“屈、茁、倔、詘……”等以“出”為聲旁的字也都是入聲字。“夾”入聲字,則“俠、狹”亦必入聲字;“各”是入聲字,則“胳、擱、貉”皆是;“合”是入聲字,那么,可知“恰、洽、答、鴿、塔……”等以“合”為聲旁的字也都是入聲字;“甲”是入聲字,那么,可推出“閘、押、匣、狎、胛……”等字也是入聲字。
(七)還可利用排除法去掉一些不可能是入聲的字,這樣,入聲字的范圍也就相對小些了。例如:
1.因為入聲字都是中古以[-p](-b)(如“及、鴿、鴨”)、[-t](-d)(如“法、鐵、八”)、
[-k](-g)(如“則、尺、錫”)等塞音結尾的字,語音變化的結果,使這些塞音韻尾脫落,于是現代漢語中,所有的中古入聲字都是元音結尾的字。那么,現代漢語中所有的以輔音結尾的字,也就是以-n和-ng結尾的字,都可以肯定它們不可能是入聲字。此外,廣州話里還有個以-m結尾的輔音,如“天陰”的“陰”、“心情”的“心”等字,都不可能是入聲字。
2.現代漢語中“zi、ci、si”這三個音節的字,是沒有入聲字的,雖然它們是以元音-i
結尾,但它們這幾個音節構成的字(無論四聲)都不會是入聲字。
3.er和wei(作韻母時寫作-ui)音節也沒有入聲字。
因此,看到“資、姿;呲、慈、辭、詞;絲、司”或者“兒、餌、威、微、輝、規、推、
虧、葵、追”等字,也可毫不猶豫地斷定它們不可能是中古的入聲字。
(八)以上***都解決不了現代讀平聲而又較常見的百余個入聲字:
八、搭、塌、邋、插、察、殺、煞、夾、俠、瞎、轄、狹、匣、黠、鴨、押、壓、刷、刮、滑、猾、挖、蜇、舌、鴿、割、胳、擱、瞌、喝、合、盒、盍、曷、貉、涸、劾、核、缽、剝、潑、摸、脫、托、捋、撮、縮、豁、活、切、噎、汁、織、隻、擲、濕、虱、失、十、什、拾、實、食、蝕、識、石、劈、霹、滴、踢、剔、屐、積、激、擊、漆、吸、息、媳、昔、席、錫、檄、覡、揖、一、壹、撲、匍、仆、弗、紱、拂、福、蝠、幅、輻、服、伏、茯、督、突、禿、俗、出、蜀、窟、哭、忽、惚、斛、鵠、屋、屈、詘、曲、戌、拍、塞、摘、拆、黑、勺、芍、嚼、粥、妯、熟
利用現代讀音來識別古代入聲字的***有:
(一)由b、d、g、j、zh、z這七個不送氣聲母所構成的陽平字(也叫“第二聲調”的字)都是中古的入聲字,例如:
b拔、跋;勃、渤、博、薄、泊、駁、箔、伯、帛、舶;別、蹩;白、雹
d答、妲、怛、達;得、德;掇、奪、鐸;笛、迪、敵、嫡、狄、鏑;獨、讀、犢、櫝、瀆、毒
g革、葛、閣、格、隔;國、摑、幗、虢、馘
j莢、頰、鋏;集、輯、急、級、汲、疾、吉、即、極、脊、籍;局、桔、菊、掬、鞠、局、鞫、跼
zh閘、扎、札、鍘、霅;折、哲、輒、蟄、謫、磔;酌、斫、濁、涿、啄、琢、焯、濯、著;執、職、直、埴、躑、植、侄;逐、筑、舳、燭、竹;宅、翟;軸、妯
z雜、砸;則、舴、責、擇、澤、嘖、幘;昨;卒、鏃、族、足
(二)由zhuo、chuo、shuo、ruo、fa、fo、la、ye、ce這九個音節組成的字,不論現在
讀什么聲調,除極個別外,都是中古入聲字。例如:
zhuo拙、卓、涿、捉、著、酌、灼、斫、焯、琢、啄、濁、濯、擢、鐲
chuo綽、戳、輟、啜
shuo說、爍、鑠、朔、槊、碩
ruo若、弱、箬
fa發、乏、伐、筏、閥、罰、法、發
fo佛
la蠟、辣、拉、臘、垃
ye葉、噎、咽、業、掖、頁、腋、曄、謁、液、腋(注意:“椰、耶、爺、也、野、冶、夜”等字除外,它們不是入聲字?。?/p>
ce測、策、冊、廁、惻
(三)韻母是“—ue”的字,除極其個別者外,都是中古入聲字,例如:
nue虐、瘧
lue略、掠、劣
jue決、覺、絕、厥、抉、掘、倔、訣、爵、譎、噘、噱、镢
que卻、確、闋、雀、鵲、愨、炔、缺
xue學、雪、血、穴、薛、謔、削、踅
yue月、曰、越、約、閱、岳、悅、刖、鉞、粵、瀹
(四)韻母“—ie”與聲母b、p、m、d、t、n、l相拼,所產生的字也絕大多數都是入
聲字。例如:
bie鱉、憋、別、癟、蹩
pie撇、瞥、苤
mie滅、蔑、篾、乜
die疊、諜、迭、跌、蝶、牒、垤、喋、耋(“爹”除外,它非入聲字)
tie鐵、貼、餮、帖
nie捏、聶、鎳、嚙、孽、涅、隉、蘗
lie列、烈、裂、劣、趔、捩、咧、埒、獵、裂、冽、躐
(五)普通話中有兩個讀音,但又沒有意義上的區分的字,大都是中古入聲字。如“色、
剝、血、殼、角、薄”等在普通話中都有兩讀,但意義相同。它們都是入聲字。
(六)利用諧聲偏旁也可幫助確定入聲字,例如:
“出”是入聲字,則可斷定“屈、茁、倔、詘……”等以“出”為聲旁的字也都是入聲字。“夾”入聲字,則“俠、狹”亦必入聲字;“各”是入聲字,則“胳、擱、貉”皆是;
“合”是入聲字,那么,可知“恰、洽、答、鴿、塔……”等以“合”為聲旁的字也都是入聲字;“甲”是入聲字,那么,可推出“閘、押、匣、狎、胛……”等字也是入聲字。
(七)還可利用排除法去掉一些不可能是入聲的字,這樣,入聲字的范圍也就相對小些
了。例如:
1.因為入聲字都是中古以[-p](-b)(如“及、鴿、鴨”)、[-t](-d)(如“法、鐵、八”)、
[-k](-g)(如“則、尺、錫”)等塞音結尾的字,語音變化的結果,使這些塞音韻尾脫落,于是現代漢語中,所有的中古入聲字都是元音結尾的字。那么,現代漢語中所有的以輔音結尾的字,也就是以-n和-ng結尾的字,都可以肯定它們不可能是入聲字。此外,廣州話里還有個以-m結尾的輔音,如“天陰”的“陰”、“心情”的“心”等字,都不可能是入聲字。
2.現代漢語中“zi、ci、si”這三個音節的字,是沒有入聲字的,雖然它們是以元音-i
結尾,但它們這幾個音節構成的字(無論四聲)都不會是入聲字。
3.er和wei(作韻母時寫作-ui)音節也沒有入聲字。
因此,看到“資、姿;呲、慈、辭、詞;絲、司”或者“兒、餌、威、微、輝、規、推、
虧、葵、追”等字,也可毫不猶豫地斷定它們不可能是中古的入聲字。
(八)以上***都解決不了現代讀平聲而又較常見的百余個入聲字:
八、搭、塌、邋、插、察、殺、煞、夾、俠、瞎、轄、狹、匣、黠、鴨、押、壓、刷、刮、滑、猾、挖、蜇、舌、鴿、割、胳、擱、瞌、喝、合、盒、盍、曷、貉、涸、劾、核、缽、剝、潑、摸、脫、托、捋、撮、縮、豁、活、切、噎、汁、織、只、擲、濕、虱、失、十、什、拾、實、食、蝕、識、石、劈、霹、滴、踢、剔、屐、積、激、擊、漆、吸、息、媳、昔、席、錫、檄、覡、揖、一、壹、撲、匍、仆、弗、紱、拂、福、蝠、幅、輻、服、伏、茯、督、突、禿、俗、出、蜀、窟、哭、忽、惚、斛、鵠、屋、屈、詘、曲、戌、拍、塞、摘、拆、黑、勺、芍、嚼、粥、妯、熟
當代聲韻學家陳伯元(臺灣)在《萬緒千頭次第尋》(《鍥不舍齋論學集》)一文中提出辨識入聲字的幾條原則,現摘錄于下,以供讀者參考:
一、凡聲母為b、d、g、j、zh、z的第二聲字,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b:拔、跋、白、帛、薄、博、勃、柏、泊、伯、駁、箔、白、荸、脖、卜、渤、鋍、別、蹩、蟞……
d:答、達、靼、韃、怛、得、德、迪、敵、笛、滌、嫡、鏑、糴、篴、覿、翟、疊、跌、迭、碟、牒、蝶、鰈、喋、瓞、絰、耋、堞、蜨、諜、昳、蹀、楪、跕、峌、褋……
g:隔、格、閣、革、蛤、鎘、葛、合、膈、骼、搿、獦、轕、塥、輵、郃、國、摑、幗、虢、馘、漍……
j:及、集、即、急、擊、極、籍、吉、級、疾、寂、輯、汲、楫、嫉、藉、殛、笈、脊、棘、瘠、鶺、岌、姞、夾、頰、莢、戛、蛺、郟、策、鋏、舺、絕、節、結、截、杰、捷、杰、劫、詰、擷、潔、桔、訐、竭、桀、婕、睫、碣、絜、櫛……
zh:執、值、質、職、直、植、擲、侄、殖、躑、跖、擿、竹、逐、筑、燭、筑、竺、術、蠋、躅、輒、折、澈、懾、哲、摘、磔、謫、轍、褶、酌、濁、濯、拙、擢、灼、卓、啄、茁、琢、鐲、斲、斫、焯……
z:雜、砸、鑿、則、澤、擇、責、幘、窄、賊、足、族、卒、崒、昨……
二、凡聲母d、t、l、z、c、s跟韻母e相拼時,不論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de:德、得……
te:特、忒、慝、忑、螣、鋱……
le:樂、勒、肋、垃、埒、捋、仂、扐、泐……
ze:則、擇、責、澤、幘、嘖、窄、賊、笮、賾、迮、崱、舴、仄、昃、側……
ce:測、側、策、冊、廁、惻、粣、策……
se:色、塞、瑟、澀、嗇、穡、濇、圾、璱、銫……
三、凡聲母k、zh、ch、sh、r與韻母uo相拼時,不論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例如:
kuo:擴、闊、廓、括、鞹、姡……
zhuo:桌、捉、涿、焯、棹、拙、擢、卓、酌、茁、濯、濁、灼、啄、倬、琢、鐲、斲、斫、梲、棳、踔、斮、蝃……
chuo:戳、齪、啜、綽、輟、歠、醊、娖、婼……
shuo:說、朔、碩、鑠、爍、妁、槊、欶、搠、率、蟀、箾、勺…
ruo:若、弱、箬、鄀、篛、爇……
四、聲母b、p、m、d、t、l、n跟韻母ie相拼時,除“爹”字外,其余無論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bie:鱉、憋、虌、別、蹩、癟、別……
pie:撇、瞥……
mie:滅、蔑、篾、蔑、蠛……
die:鰈、諜、疊、跌、迭、碟、牒、喋、蝶、耋、垤、絰、昳、瓞、蹀、堞……
tie:貼、帖、怗、鐵……
lie:烈、獵、裂、列、劣、冽、躐、鬣、茢、捩……
nie:捏、聶、涅、孽、躡、嚙、嚙、闑、鑷、隉、臬、鎳、蘗…
五、聲母d、g、h、z與韻母ei相拼時,不論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dei:得……
gei:給……
hei:黑、嘿……
zei:賊……
六、聲母f跟韻母a、o相拼時,不論讀何聲調,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fa:發、伐、瞂、乏、筏、閥、罰、砝、發、琺……
fo:佛、坲……
七、韻母為üe的字,除“瘸、靴”二字外,其余都是古入聲字。例如:
yue:約、曰、噦、箹、月、閱、越、樂、岳、躍、悅、戉、岳、粵鉞、刖、瀹、龠、樾、爚、礿、禴、軏、龠、玥、泧、鸑、鈅、狘、耀、曜、藥、樂、鑰、說……
nüe:虐、謔、瘧……
lüe:略、掠、鋝、撂
jue:撅、噘、絕、決、覺、掘、訣、爵、厥、譎、堀、崛、攫、蕨、蹶、獗、抉、矍、觖、玨、橛、爝、玦、屩、臄、孓、觼、蕝、躩、戄、桷、潏、鴃、趹、鱖、貜、鐍、钁、嚼、蠼、鈌……
que:缺、蒛、闕、卻、確、雀、榷、怯、鵲、搉、闋、愨、埆、確、碻、礐、皵、碏、硞、毃、恪、殼……
xue:薛、學、穴、削、血、雪、鱈、岤、泬……
(引自林正三〔臺灣〕《詩學概要》,按普通話語音略作改動,以方便我們大陸的讀者?;烊肫胀ㄔ捚铰曋械娜肼曌直恚?/p>
Bā八捌,
bá拔跋魃,
bái白,
báo薄雹,
bī逼,
bí荸,
biē癟鱉憋蹩,
bié別,
bó亳孛勃渤脖鈸舶伯鉑魄(落魄)柏(柏林)泊箔博搏踣撥剝;
Cā擦,
chā插鍤,
chá察,
chāi拆,
chī吃,
chū出,
chuó戳,
cuó撮;
Dā答搭,
dá達韃耷褡妲怛靼,
dé得德,
dī滴,
dí迪的糴鏑嫡狄逖荻滌敵笛,
diē跌,
dié諜蝶牒喋蹀碟迭疊垤,
dū督,
dú毒纛篤獨髑讀犢黷瀆櫝,
duō咄掇,
duó度(揣度)鐸奪;
E額;
Fā發,
fá罰乏伐筏閥,
fó佛,
fū縛(縛藥),
fú服伏袱弗拂福幅蝠;
Gē割胳格咯骼閣擱疙鴿革鬲隔槅膈嗝,
guā刮聒,
guō郭,
guó國蟈虢;
Hā哈,
há蛤(蛤蟆),
hē喝,
hé合盒盍曷涸翮核劾鶻紇,
hēi黑嘿,
hū忽惚,
huá滑猾,
huō豁,
huó活;
Jī疾跡積激擊唧緝績,
jí及汲極級圾急蒺嫉輯集給藉籍脊鯽棘即姞殛亟戢,
jiā夾浹,
jiá夾鋏頰,
jié截桀杰竭碣揭捷睫婕潔頡結拮鮚接節癤劫孑,
jū掬鞠,
jú菊桔局跼,
júe絕掘崛倔撅厥橛镢蹶蕨獗決訣抉角(角色)桷覺譎爵噱攫;
Kē嗑瞌頦殼咳,
kū哭窟;
Lā拉邋;
Pāi拍,
pī劈,
piē撇,
pō潑,
pū撲,
pú仆璞瀑;
Qī七染漆戚,
qiā掐,
qū曲,
quē缺闕;
Sāi塞,
shā殺剎鎩煞,
sháo勺芍杓,
shé舌折,
shī失濕虱,
shí十拾石食蝕實什識,
shū叔,
shú孰熟塾贖淑秫,
shuā刷,
shuō說,
sū俗,
suō縮;
Tā踏(踏實)塌遢,
tī踢剔,
tiē貼帖,
tū突凸禿,
tuō托脫;
Wā挖,
wū屋;
Xī膝昔惜吸息熄媳析淅晰悉錫夕汐,
xí習席襲隰檄,
xiá俠狹峽匣狎轄瞎黠,
xié挾葉(葉韻)脅協歇蝎,
xuē薛,
xué學穴削;
Yā鴨押,
yī一壹揖,
yuē約曰;
Zá雜匝鉔,
záo鑿,
zé則責幘簀澤擇,
zéi賊,
zhā炸(油炸)鍘閘軋(軋鋼)扎札,
zhāi摘,
zhái宅翟,
Zhāo著(著急),
zhē蟄螫折哲蜇摺輒轍,
zhī只(一只)織汁,
zhí直值植殖侄執職躑,
zhōu粥,
zhóu軸妯,
zhú逐燭竹筑竺,
zhuō卓桌捉拙,
zhuó琢啄灼酌茁濁斫濯。
多得有點恐怖……而且很多都是很常用的……
建議是……南方語系的人在寫完詩詞后用方言念一遍,很多入聲字在方言里有很明確的表現。我就經常會用上海話念……雖然念的時候效果很爆笑……-_-|||。
北方語系的人么……硬背吧,好像稍微簡單點的規律是:
1.現代漢語中,凡是鼻音(-n-ng)結尾的字都不會是古入聲字;
2.現代漢語中,以b、d、g、j、z、zh等不送氣塞音為聲母的陽平字都是入聲字。如:“鼻、薄、白、毒、笛、獨、國、決、昨、識”等;
3.現代漢語中,韻母為uo的卷舌音字(即讀zhuo、chuo、shuo、ruo的字)基本上是古入聲字,如:“桌、拙、捉、輟、碩、說、若、弱”等;
4.現代漢語中,以ve結尾的字,基本都是入聲,常見字中非入聲字有三個:“瘸、靴、嗟”,其他如:“虐、絕、雪、月、略、雀”等都是古入聲字;
5.現代漢語中,以m、n、l為聲母的字,在陰平、陽平、上聲里一般都不是入聲,而去聲中有可能是入聲。
1組詞法。將兩個最常用的入聲字組成一個常用的詞組,這比單獨記要容易得多。
比如,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些詞組:
日月,出入,得失,學習,積極,北國,博客,克服,哭泣,獨立,急切,曲折,合適,激烈,壓迫,剝削,骨肉,黑白,熄滅,惡毒,吃喝,襲擊,發達,決裂,物質,德育,脫落,閱讀,結束,筆力。
上面這30個詞組,都是由兩個最常用的入聲字組成的。多看幾遍,或者按照某一定的規律排列起來,記住這些詞組不難。記住了這30個詞組,就記住了60個最常用的入聲字。這樣的詞組還有,詩友可以自己歸納。
2分類法。將最常用的入聲字分門別類。
數字:一六七八十百億
顏色:黑白碧綠赤色
材質:鐵石木竹
天體:日月雪
建筑:屋宅室壁閣闕
身體:血肉骨骼發目額舌脖肋脊腹膝腳足甲角
植物:菊柏桔橘栗棘荻麥核稷穡木葉竹植
動物:虱蟋鯽蝎蝶雀鴿鴨(注意沒有大動物)
入聲發音短,故常用來表快速或破壞性的動作
如:速疾逐越突忽,殺伐擊滅奪割。等等。
通過以上分類法,多記幾遍,除去與組詞法重復的少數字,我們又能記住
70個入聲字。
3人名法。將你所熟悉的、含有常用入聲字的人名列個表,會有利于記憶。
如:屈原,李白
這個不多舉例,每個人都可以列出自己熟悉的名人或同事親友的名單。
4詩詞法。選擇你所喜歡的押入聲韻的詩詞,背熟它。這里推薦幾首大家最熟悉的詞。
岳飛的《滿江紅》(歇,烈,月,切,雪,滅,缺,血,闕)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蘇東坡的《念奴嬌》(物,壁,雪,杰,發=發,滅,發=髪,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李清照的《聲聲慢》(戚,息,急,識,積,摘,黑,滴,得)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白的《憶秦娥》(咽,月,別,節,絕,闕)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判斷入聲字的簡易規則
一、根據聲母和韻母從正面來判斷入聲字:
(一)聲母是不送氣的塞音和塞擦音而讀陽平的字,絕大多數來自古代入聲。所謂不送氣的塞音和塞擦音,就是聲母b、d、g和z、zh、j。如“白達格責截直”。掌握這條規律,則可以推斷約五分之一的常用入聲字。只有個別例外,如“弼”等。
(二)ue韻母的字大都來自古代入聲。如“虐略決確學月約厥絕雀穴血”等。在常用字中只有“嗟、瘸、靴”三個是例外,它們古屬舒聲戈韻。
(三)uo韻母和卷舌聲母相拼的字,來自古代入聲。如“酌桌琢啄捉著鐲濁綽朔若弱”等。
(四)e韻母和古端(d)、精(二組聲母相拼的字,大都來自古代入聲。如“得德勒肋樂則澤擇側策塞色瑟”等。(古端母變為了現在的聲母d,古精母變為了現在聲母j、z的一部分,由于古今音變化較大,一些字的聲母有出入)
(五)ie韻母和幫組、端組聲母相拼的字,來自古代入聲。如“憋別撇滅跌鐵帖列烈劣”等字。(古幫母變成了現在的聲母b,由于古今音變化較大,一些字的聲母有出入)
(六)聲母f、z、c、s和a韻母相拼的字,來自古代的入聲。如“發法伐筏罰扎札撒卅薩颯”等字。
(七)一些開韻尾(包括元音韻尾和沒有韻尾)的字,有文白兩讀,而又沒有意義上區別的,往往是入聲字。如“色”字,既念se(文),又念shai(白)。又如“澤擇角腳血麥脈剝削薄冊落六沒”等字一般都有文白兩讀,也屬于這一類。
以上七條都是從現代普通話的讀音來推斷古代的入聲字的。掌握了這幾條規律,五百來個常用入聲字,絕大多數可以推斷出來。
二、根據聲母和韻母從反面來排除入聲字:
(一)陽聲韻字,肯定不是入聲字。(所謂陽聲韻字,即韻母是鼻音n和ng的字)
(二)普通話中念zi、ci、si的字,都不是入聲字,如“茲紫自疵瓷次斯私死”等。
(三)還有念uei、uai韻的字,基本本上不是入聲字。只有uai韻個別字例外,如“率”字。
三、根據形聲字的聲符來類推。
如“合”《廣韻》是收[-p]的入聲字,那么凡從“合”聲的“盒、答、鴿、塔”等字也都是入聲字,而且都收[-p]的。又如“出”《廣韻》是收[-t]的入聲字,那么凡從“出”聲的,如“拙、茁、倔、掘“等字也都是入聲字,而且也都是收[-t]的。再如知道“賣”和“買賣”的“賣”的繁體是一個字,《廣韻》是收[-k]的入聲字,那么凡從“賣”得聲的“瀆、讀、櫝、犢、牘、黷”等也都是入聲,而且都收[-k]的。
古漢語幾乎所有的入聲字在上海話中都讀入聲
至少幾千個吧常用的幾百個
平水韻中記載的:
入聲,一屋[-uk]
屋木竹目服福祿熟谷肉咒鹿腹菊陸軸逐牧伏宿讀犢瀆牘櫝黷轂復粥肅育六縮哭幅斛戮仆畜蓄叔淑菽獨卡馥沐速祝麓鏃蹙筑穆睦啄覆鶩禿撲鬻輻瀑竺簇暴掬濮郁矗復塾樸蹴煜謖碌毓舳柚蝠轆夙蝮匐觫囿苜茯髑副孰谷
入聲,二沃[-uuk]
沃俗玉足曲粟燭屬錄辱獄綠毒局欲束鵠蜀促觸續督贖浴酷矚躅褥旭欲淥逯告仆
入聲,三覺[-eok]
覺角桷較岳樂捉朔數卓汲琢剝趵爆駁邈雹璞樸確濁擢鐲濯幄喔藥握搦學
入聲,四質[-it]
質日筆出室實疾術一乙壹吉秩密率律逸佚失漆栗畢恤蜜橘溢瑟膝匹黜弼七叱卒虱悉謐軼詰戌佶櫛昵窒必侄蛭泌秫蟀嫉唧怵帥聿郅桎茁汨尼蒺
入聲,五物[-ot]
物佛拂屈郁乞掘訖吃紱弗詘崛勿熨厥迄不屹芴倔尉蔚
入聲,六月[-jat]
月骨發闕越謁沒伐罰卒竭窟笏鉞歇突忽勃蹶筏厥蕨掘閥訥歿粵悖兀碣猝樾羯汨咄渤凸滑孛核餑垡閼堀曰訐
入聲,七曷[-at]
曷達末闊活缽脫奪褐割沫拔葛渴撥豁括聒抹秣遏撻薩掇喝跋獺撮剌潑斡捋襪適咄妲
入聲,八黠[-aet]
黠札拔猾八察殺剎軋刖戛秸嘎瞎刮刷滑
入聲,九屑[-et]
屑節雪絕列烈結穴說血舌潔別裂熱決鐵滅折拙切悅轍訣泄咽噎杰徹別哲設劣碣掣譎竊綴閱抉挈捩楔蹩褻蔑捏竭契癤涅頡擷撤跌蔑浙澈蛭揭啜輟迭吶侄冽掇批橇
入聲,十藥[-ak]
藥薄惡略作樂落閣鶴爵若約腳雀幕洛壑索郭博錯躍若縛酌托削鐸灼鑿卻絡鵲度諾橐漠鑰著虐掠獲泊搏勺酪謔廓綽霍爍莫鑠繳諤鄂亳恪箔攫涸瘧郝駱膜粕礴拓蠖鱷格昨柝摸貉愕柞寞膊魄烙焯厝噩澤矍各獵昔芍踱迮
入聲,十一陌[-eak]
陌石客白澤伯跡宅席策碧籍格役帛戟璧驛麥額柏魄積脈夕液冊尺隙逆畫百辟赤易革脊獲翮屐適劇磧隔益柵窄核擲責惜僻癖辟掖腋釋舶拍擇摘射斥弈奕迫疫譯昔瘠赫炙謫虢臘碩螫藉翟亦鬲骼鯽借嘖蜴幗席貊汐摭咋嚇剌百莫蟈繹霸霹
入聲,十二錫[-ek]
錫壁歷櫪擊績笛敵滴鏑檄激寂翟逖糴析晰溺覓摘狄荻戚滌的吃霹瀝惕踢剔礫櫟適嫡鬩覡淅晰吊霓倜
入聲,十三職[-jik]
職國德食蝕色力翼墨極息直得北黑側飾賊刻則塞式軾域殖植敕飭棘惑默織匿億憶特勒劾仄稷識逼克蜮唧即拭弋陟測冒抑惻肋亟殛忒嶷熄穡嗇匐鯽或愎翌
入聲,十四緝[-ip]
緝輯立集邑急入泣濕習給十拾什襲及級澀粒揖汁蟄笠執隰汲吸熠岌歙熠挹
入聲,十五合[-op]
合塔答納榻雜臘蠟匝闔蛤衲遝鴿踏颯拉盍搭溘嗑
入聲,十六葉[-ep]
葉帖貼牒接獵妾蝶篋涉捷頰楫攝躡諜協俠莢睫懾蹀挾喋燮褶靨燁折輒捻婕聶霎
入聲,十七洽[-aep]
洽狹峽法甲業鄴匣壓鴨乏怯劫脅插押狎掐夾恰眨呷喋札鉀
【附錄】詞牌名、常規字數及格式大全:
十六字令16字搗練子27字憶江南27字憶王孫31字調笑令32字
如夢令33字相見歡36字烏夜啼36字長相思36字生查子40字
點絳唇41字浣溪沙42字菩薩蠻44字卜算子44字采桑子44字
減字木蘭花44字謁金門45字訴衷情45字憶秦娥46字清平樂46字
更漏子46字阮郎歸47字畫堂春47字桃源憶故人48字攤破浣溪沙48字
賀圣朝49字太常引49字西江月50字南歌子52字醉花陰52字
浪淘沙54字鷓鴣天55字鵲橋仙56字虞美人56字南鄉子56字
玉樓春56字一斛珠57字踏莎行58字小重山58字蝶戀花60字
一剪梅60字臨江仙60字漁家傲62字唐多令60字河 傳61字
蘇幕遮62字定風波62字錦纏道66字謝池春66字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江城子70字離亭燕72字何滿子74字一叢花78字
御街行78字驀山溪82字洞仙歌83字滿江紅93字水調歌頭95字
滿庭芳95字八聲甘州97字晝夜樂98字雙雙燕98字念奴嬌100字
桂枝香101字翠樓吟101字石州慢102字水龍吟102字雨霖鈴103字
永遇樂104字望海潮107字沁園春114字賀新郎116字摸魚兒116字
邁陂塘116字六洲歌頭143字
--------------------------------------------------------------------------------------------------------
《十六字令》,詞牌名。又被稱作《蒼梧謠》、《歸字謠》,單調,十六字,三平韻。
詞牌格式: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搗練子》,詞牌名。又被稱作《搗練子令》,單調,廿七字,三平韻。
詞牌格式: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憶江南,詞牌名。
亦被稱為《江南好》《望江南》《夢江南》《望江南》《夢江口》《謝秋娘》《春去也》《歸塞北》
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北宋起開始有雙調,實際不過是將單片重復而已。
詞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憶王孫,詞牌名。
單調三十一字,五平韻,句句用韻,亦有將單片重復做雙調者。
詞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調笑令,詞牌名。
本調個別處有破格,但均不失吟詠和諧,可謂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詞格本身是為了吟詠上的和諧,若有利于整體和諧,稍有破格,則也未嘗不可。
詞牌格式: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如夢令》,詞牌名。又被稱作《憶仙姿》、《宴桃園》、《無夢令》,其調為單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疊句),(仄)仄(仄)平平仄。
-----------------------------------------------------------------------------------------------
烏夜啼,詞牌名。
亦稱《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雙調三十六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仄韻、兩平韻。
詞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
長相思,詞牌名。亦稱《長相思令》《相思令》《吳山青》。
雙調三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平韻,一疊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疊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
生查子,詞牌名。
亦稱《楚云深》,雙調四十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點絳唇,詞牌名。
亦稱《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雙調,上片四句,押三仄韻,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韻,二十一字,用仙呂調,共四十一字。
詞牌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
浣溪沙,詞牌名。
雙調四十二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平韻,一韻到底。后闋開始兩句一般要求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菩薩蠻,詞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個韻。前闋后二句與后闋后二句字數平仄相同。前后闋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卜算子,詞牌名。
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仄韻,上去通押。也有一體單押入聲韻。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采桑子,詞牌名。亦稱《羅敷媚》、《丑奴兒》。
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平韻,一韻到底。前后闋第三句也常用疊韻。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亦稱《減蘭》。
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各兩仄韻,兩平韻,每句不同韻,換韻方式“甲乙丙丁”。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謁金門,詞牌名。
上下闋共三十五字。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訴衷情,詞牌名。
雙調四十五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又一體四十四字,將前闋四五句變為“[平]仄仄平平”。
詞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憶秦娥,詞牌名。亦稱《秦樓月》、《碧云深》、《雙荷葉》。
雙調四十六字,前后闋各三仄韻,一疊韻,均須押入聲字,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疊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疊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清平樂,詞牌名。亦稱《清平樂令》、《醉東風》。
雙調四十六字,前闋四仄韻,后闋三平韻,平仄換韻。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更漏子,詞牌名。
雙調四十六字,前闋兩仄韻、兩平韻,后闋三仄韻,兩平韻,換韻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闋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對仗。
詞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阮郎歸,詞牌名。亦稱《醉桃源》,《宴桃源》。
雙調四十七字,前后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后闋起首兩句要對仗。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
畫堂春,詞牌名。
本調四十七字。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桃源憶故人,詞牌名。
本調四十八字,前后闋同,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攤破浣溪沙,詞牌名。亦稱《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雙調四十八字,前闋三平韻,后闋兩平韻,一韻到底。后闋開始兩句一般要求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賀圣朝,詞牌名。
上下闋共四十九字。這一個詞牌格式變體較多。但是不管是何種變體,兩闋中凡五字句的節奏均為:×、××××。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
太常引,詞牌名。
亦稱《太清引》,四十九字,雙調,上下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
西江月,詞牌名。亦稱《步虛詞》、《白蘋香》、《江月令》。
雙調五十字,前后闋各兩平韻,一仄韻,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闋起首兩句例用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南歌子,詞牌名。亦稱《春宵曲》、《水晶簾》、《碧窗夢》、《十愛詞》、《南柯子》、《望秦川》、《風蝶令》。
本調五十二字,前后闋相同。兩闋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與《相見歡》末句相同。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
醉花陰,詞牌名。
雙調五十二字,前后闋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浪淘沙,詞牌名。亦稱《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
雙調五十四字,前后闋各四平浪淘沙,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鷓鴣天,詞牌名。亦稱《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雙調五十五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闋第三四句、下闋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鵲橋仙,詞牌名。亦稱《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
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前后句首兩句要求對仗。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虞美人,詞牌名。亦稱《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換韻,每句不同韻,方式是“甲乙丙丁”。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南鄉子,詞牌名。
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玉樓春,詞牌名。亦稱《木蘭花》、《春曉曲》。
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一斛珠,詞牌名。
前后闋共五十七字。仄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踏莎行,詞牌名。亦稱《踏雪行》。
雙調五十八字,前后闋各三仄韻,前后闋開始兩句例用對仗。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
小重山,詞牌名。亦稱《小沖山》、《小重山令》。
雙調五十八字,前后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蝶戀花,詞牌名。亦稱《鵲踏枝》。
雙調六十字,前后闋各四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一剪梅,詞牌名。亦稱《臘梅香》。
雙調六十字,前后闋句句用平韻,一韻到底。八個四字句一般都用對仗。有一體只須前后闋的一、三、六句用韻。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臨江仙,詞牌名。
雙調六十字,前后闋各三平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漁家傲,詞牌名。
雙調六十二字,前后闋各五仄韻,句句用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唐多令,詞牌名。
本調六十字,通常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河傳,詞牌名。亦稱《河轉》。
本調六十一字。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蘇幕遮,詞牌名。亦稱《鬢云松令》。
前后闋無異。
詞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定風波,詞牌名。
雙調六十二字,前闋三平韻;兩仄韻,后闋四仄韻,兩平韻。平仄換韻方式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聲韻為主,間以仄聲韻。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錦纏道,詞牌名。亦稱《錦纏頭》、《錦纏絆》。
本調六十六字。后闋首句節奏為上一下四。后闋第四句雖八字,實則七字句上加一襯字“問”耳,句法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為斷。后闋末尾一句,上四下五,與前半闋結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則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謝池春,詞牌名。亦稱《賣花聲》。
六十六字,上闕下闋各四仄韻,一韻到底。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
青玉案,詞牌名。亦稱《橫塘路》、《西湖路》。
雙調六十七字,前后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
詞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天仙子,詞牌名。
雙調六十八字,前后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第四、第五兩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聲。
詞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