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期中測試題附答案詳解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a—23Cl—35.5Ca—40
Ba—137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8分)
1.汽車安全氣囊內所裝的化學物質,能在碰撞后10毫秒內生成一種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該氣體是()。
A.氧氣B.氮氣C.稀有氣體D.二氧化碳
2.下圖所示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對玻璃片呼氣B.濕衣服晾干C.蠟燭燃燒D.燈泡通電發(fā)光
3.二氧化碳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這兩種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
A.質子數(shù)不同B.中子數(shù)不同
C.電子數(shù)不同D.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4.北京的相關組織和媒體為了配合綠色奧運,發(fā)起的“綠色出行·碳路行動”活動。少開車可減少排放的有害氣體是()。
A.N2B.O2C.CO2D.CO
5.如圖所示,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質子數(shù)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
6.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銅器表面有銹跡,而鐵器銹跡斑斑。這表明金、銅、鐵的金屬活動性從強到弱的順序是()。
A.鐵、銅、金B(yǎng).鐵、金、銅C.金、銅、鐵D.銅、金、鐵
7.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右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個格,從該圖獲取的信息中,正確的是()。
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52
B.該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C.該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2.00%
D.該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個電子
8.與元素化學性質關系最密切的是()。
A.質子數(shù)B.中子數(shù)C.最外層電子數(shù)D.電子層數(shù)
9.下列與鐵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B(yǎng).煉鐵是把單質鐵變成氧化鐵的過程
C.鐵制污水管道可常用廢酸液沖洗D.被腐蝕的鐵制品屬于不可回收垃圾
10.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A.取用固體粉末B.滴加液體C.檢驗裝置氣密性D.加熱液體
11.下列各組氣體中,僅用燃著的木條不能區(qū)分出來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氧氣和空氣
C.甲烷和空氣D.二氧化碳和氮氣
12.右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chǎn)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在t1℃時,a、c兩種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同
C.c的不飽和溶液由t2℃降溫至t1℃時,變成飽和溶液
D.要從b溶液中得到b,通常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
13.2008年1月,某市發(fā)生大火,消防人員用高壓水槍噴水滅火,水在滅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B.防止燃燒產(chǎn)物污染空氣
C.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質
14.
、
、
分別表示X、Y、Z三種不同的氣體分子,其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前后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反應前反應后
A.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該反應可表示為3X+Y=2Z
D.一個Z分子由三個原子構成
15.下列各圖所表示的實驗操作,可以使食鹽水中的食鹽結晶析出的是()。
ABCD
16.常溫下,在兩個各盛有100mL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使其充分溶解,結果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B.常溫下,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C.升高溫度,剩余的甲固體一定能繼續(xù)溶解
D.乙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
17.鐵具有可變的化合價,將14.4g草酸亞鐵(FeC2O4)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分解,最終可得到7.2g鐵的氧化物,則該鐵的氧化物是()。
A.Fe2O3B.FeOC.Fe3O4D.無法確定
A.4.4gB.6.2gC.8.8gD.10.6g
二、填空題(共30分)
19.氯化鈉和碳酸鈉晶體的溶解度(0~30℃)如下表所示:
(1)根據(jù)上表分析,碳酸鈉晶體的溶解度隨溫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含水各100g的氯化鈉與碳酸鈉的飽和溶液,從30℃降至0℃時,析出氯化鈉晶體的質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碳酸鈉晶體的質量。
(3)欲從含有少量NaCl雜質的碳酸鈉濃溶液中分離出碳酸鈉晶體,應采取____________***。
(4)20℃時,NaCl溶解于水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B.②中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
C.20℃時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D.③④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
20.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金屬活動性順序”從內容、規(guī)律以及應用等方面進行了總結,請按要求填空:
(1)金屬活動性順序表:KCaNa_______________SnPb(H)CuHgAgPtAu
(2)同學們選了三組物質來比較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
①Zn、Fe、Cu、稀***②Fe、ZnSO4溶液、CuSO4溶液
③ZnSO4溶液、FeSO4溶液、Cu
僅用組內物質就能達到目的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3)用相同質量的鐵和鋅跟一定量的稀***反應,其反應過程如右下圖所示。試回答:
①
曲線A表示的是______(填“鐵”或“鋅”)跟稀***反
應的情況。
②上述曲線圖除能說明①的結論外,還可得出的結論是(答一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從實驗廢液中回收銅,得到的銅樣品中含有少量鐵粉,為測定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利用以下方案進行實驗:
請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測得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
三、實驗題(共27分)
21.鋼鐵的冶煉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下圖是模擬煉鐵的實驗裝置圖。
(1)請你寫出冶煉生鐵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寫出一種證明產(chǎn)物中含鐵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裝置有不完善的地方,請寫出其中一種改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jù)實驗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是不同的,請根據(jù)你的認識寫出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雨對爸爸給患病的奶奶購買的“便攜式制氧器”(如下圖)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他仔細閱讀說明書,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圖)和所用的藥品。藥品中甲劑是一種白色顆粒狀固體,作制氧劑;乙劑是黑色固體,作催化劑。
加濕過濾倉反應倉
便攜式制氧器原理示意圖
[提出問題]甲劑的化學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過碳酸鈉(Na2CO4)是白色顆粒狀固體,溶于水時,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可用于制取氧氣。
[設計與實驗]小雨把甲劑和乙劑帶到實驗室與黃老師共同探究。在老師的指導下,驗證出甲劑是一種含鈉的化合物后,小雨接著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用甲劑和乙劑制取并驗證氧氣。
(1)根據(jù)上圖得出:組裝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選擇上圖所示的儀器:__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連接完畢,裝藥品前應先檢查裝置的____________。
(3)如何驗證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簡述實驗操作與現(xiàn)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過碳酸鈉(Na2CO4)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共25分)
23.氫化鈣(CaH2)固體是登山隊員常用的能源提供劑,用它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CaH2+2H2O=Ca(OH)2+2H2↑,氫氣供燃燒之需。現(xiàn)有84g氫化鈣與足量水反應,可生成多少克氫氣?
24.下圖為某鹽酸試劑瓶上標簽的部分內容。請仔細閱讀后計算:
(1)欲配制14.6%的稀鹽酸100g,需要這種鹽酸多少克?
(2)用上述配制的稀鹽酸與足量的鋅充分反應,可制得氫氣多少克?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8分)
1.解析: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體積質量分數(shù)約為78%。
參考答案:B
2.解析:燃燒都是化學變化。
參考答案:C
3.解析:不同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它們的質子數(shù)不同。
參考答案:A
4.解析:這幾種氣體中,只有CO有毒,屬于有害氣體。
參考答案:D
5.解析:B和D中物質由不同分子構成,是混合物;A中物質由同種分子構成,該分子由同種元素組成,是單質;C中物質由同種分子構成,同時又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是化合物。
參考答案:C
6.解析:金屬生銹是金屬與氧氣發(fā)生的緩慢氧化,金屬活動性越強,越容易生銹。由題意可知鐵的金屬性最強,銅次之,金的金屬活動性最弱。
參考答案:A
7.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個格內各部分內容含義,其中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該數(shù)值等于該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格中最下方的數(shù)字52.00,表示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了解元素的很多信息,應熟練掌握。
參考答案:D
8.解析: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關系密切,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
參考答案:A
10.解析: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滴管不能伸到試管中,應在滴管口的正上方并靠近管口,
參考答案:B
11.解析:把燃著的木條伸入氣體中,A組中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是二氧化碳,能燃燒的氣體是一氧化碳,可以區(qū)分;B組中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的氣體是氧氣,沒變化的是空氣;C組中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的氣體是甲烷,沒有變化的是空氣;D組中兩種氣體都不支持燃燒,都使木條熄滅。
參考答案:D
13.解析:可燃物的著火點是可燃物的物理性質,一般不會改變,我們可以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使火焰熄滅,水在滅火中就起這樣的作用。水噴到可燃物上,瞬間蒸發(fā)吸收大量的熱,使溫度降低。
參考答案:C
14.解析:由圖可知一個Z分子由四個原子構成。
參考答案:D
15.解析:讓溶質結晶出來的***有兩種:蒸發(fā)溶劑和冷卻熱飽和溶液(或者說降溫),但氫氧化鈣特殊。使食鹽水中的食鹽結晶析出可采用C項中的蒸發(fā)溶劑的***。
參考答案:C
16.解析:甲固體已經(jīng)不能再溶解,所以是飽和溶液,A錯;相同溫下,100mL水最多能溶解的甲和乙的質量不同,能溶解的乙更多,所以相同溫下,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B錯;如果甲是氫氧化鈣,升高溫度時,剩余的甲不能再溶解,C錯;根據(jù)題中所給信息不能判斷乙溶液是否還能繼續(xù)溶解乙溶質,所以乙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D正確。
參考答案:D
18.解析:注意減少的質量是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質量之和,在加熱時雖然水以水蒸氣形式存在,但習慣上并不標注氣體符號。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列比例式即可求出生成物H2O的質量為1.8g,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減少的質量為1.8g+4.4g=6.2g。
參考答案:B
二、填空題(共30分)
19.解析:(1)由溶解度表即可判斷。
(2)將含水各100g的氯化鈉與碳酸鈉的飽和溶液,從30℃降至0℃時,析出氯化鈉晶體的質量為36.3g-35.7g=0.6g,析出碳酸鈉晶體的質量為38.8g-7g=31.8g。
(3)含有少量NaCl雜質的碳酸鈉濃溶液降溫時,大部分碳酸鈉溶質結晶析出,而氯化鈉含量少,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又很小,所以不會析出。
參考答案:
(1)升高而增大
(2)小于
(3)冷卻熱飽和溶液(降溫析晶)
(4)D
20.解析:(1)熟記金屬活動順序表即可。
(2)①中把Zn、Fe、Cu放入稀***中,鋅和鐵都能與稀***反應,放出氫氣,銅表面沒有氫氣產(chǎn)生,可以得出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Zn、Fe>Cu,然后再取鋅放入Fe和稀***反應后生成的淺綠色溶液中,淺綠色溶液變?yōu)闊o色溶液,說明鋅將FeSO4中的鐵置換出來了,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②中把Fe分別放入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中,鐵能置換出銅而不能置換出鋅,所以可以得出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③中把Cu分別放入ZnSO4溶液和FeSO4溶液中,都不能發(fā)生置換反應,不能得出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3)由圖可知產(chǎn)生等質量的氫氣,A所用的時間比B少,說明A比B活潑,所以A代表鋅,B代表鐵;生成等質量的氫氣,有兩種情況:一是鐵和鋅都有剩余,二是鋅反應完了,但鐵肯定有剩余,兩種金屬不可能都反應完,否則產(chǎn)生的氫氣不可能相等,無論哪種情況,鐵都有剩余。
參考答案:
(1)MgAlZnFe
(2)①②
(3)鋅生成氫氣的質量一樣多(或鐵有剩余)
(4)Fe+CuSO4=FeSO4+Cu44%
三、實驗題(共27分)
21.解析:一氧化碳通過灼熱的氧化鐵后,出來的氣體既有沒來得及反應的一氧化碳,也有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空氣污染,所以要有尾氣處理裝置,可以用燃著的酒精燈除去,或用氣球收集起來。
參考答案:
(2)取少量產(chǎn)物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稀鹽酸,如有氣泡產(chǎn)生證明含鐵粉
(3)用燃著的酒精燈除去有毒的尾氣(或用氣球收集)
(4)一氧化碳有還原性,二氧化碳沒有還原性(答案合理即可)
22.解析:由于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且不用加熱,因此可選ACEG或ABCFG;實驗室制取氣體時,一般是先連接裝置,檢驗氣密性,然后裝藥品制取;驗證收集到的氣體是否是氧氣,可以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盛有氣體的集氣瓶中,如果是檢驗是否收集滿,則要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
參考答案:
(1)ACEG或ABCFG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且反應不需要加熱
(2)氣密性
(3)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木條復燃
(4)Na2CO4+H2O=Na2CO3+H2O2
四、計算題(共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