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8月19日晚,著名的***左派領袖廖仲愷,剛剛與大家研究完黃埔軍校的籌款事宜,疲憊地回到家里。
這時,建國潮梅軍的軍長來了,與廖仲愷商討全軍的軍餉問題。
廖仲愷這些天因為籌款事宜,已經被搞得焦頭爛額了,但他還是冷靜地與潮梅軍的軍長商量了一些細節,說自己一定盡最大的努力想辦法解決。
第二天早上8點,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提醒他,9點鐘要召開中央黨部常務會議,廖仲愷匆匆吃了幾口飯,就出門坐車往中央黨部趕去。
汽車很快到達了中央黨部的門口,何香凝先下車,與旁邊與一位熟人打招呼。
這時,突然竄出來幾個歹徒,對著廖仲愷的車連開數槍,廖仲愷當場中了四槍,其中有兩槍從他的背部穿入,還有一槍擊中了頭部,最后一槍擊中了腰部。
何香凝一邊喊救人,一邊喊捉拿兇手,但不幸的是,廖仲愷因為傷勢過重,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幸去世,年僅48歲。
周恩來第一時間得到了廖仲愷遇刺的消息,立即趕往醫院察看情況,并安慰何香凝。
因為事件重大,而且經初步審問,問題非常復雜棘手,***就在蘇聯顧問鮑羅廷的建議下,成立了以許崇智、蔣介石、汪精衛為總牽頭人的特別委員會,全權負責廖仲愷的身后事宜。
周恩來也參加了***的幾次聯席會議,還參加了幾個小型的會議,專門研究處理意見,甚至還住在辦公室里,以便及時了解情況。
然而,誰也沒想到,就在這期間,周恩來遭遇了有生以來第一次生命危險!
廖仲愷遇刺的當晚,周恩來參加完各種會議后,認為沒有解決實質問題,就去找到蔣介石,對廖仲愷遇刺的后事及歹徒抓捕的問題,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蔣介石聽后,表示贊同,特別是關于歹徒抓捕問題,現在還沒有一個應對的辦法,幾個歹徒現在身在何處,有沒有逃走,這對后續的調查工作是有巨大影響的。
如果他們跑掉了,那么破獲這起影響全國的刺殺案,就要陷入巨大的被動,因此,在全廣州***,堵住出城的各個通道,就成為當務之急。
周恩來和蔣介石商定,當晚11點實施全城***并抓捕兇手。
周恩來離開蔣介石的住所后,蔣介石隨即便以廣州衛戍司令的名義,發布了最嚴的***令,并在全城更換了口令,意圖將廣州城徹底由***軍控制,所有人員不得外出。
再說周恩來,從蔣介石的住所出來后,想著先回家拿些衣服,這些天要處理廖仲愷的后事,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家了。
取了一些衣物后,周恩來又驅車趕回黃埔軍校。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
蔣介石發布***令后,何應欽率領***軍迅速行動,很快便控制了主要交通要道和重要地點,警戒得非常嚴。
周恩來的車到了黃埔軍校門口時,門口的衛兵用手勢攔住他們,向他們索要口令。
周恩來的警衛員說出了口令,但是那些衛兵聽后,立即推子彈上膛,重新問他們口令。很明顯,這是剛才的口令沒有對上。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蔣介石提前宣布了***,并在全城更換了口令,而周恩來根本不知情,他的警衛員用的還是以前的口令,可想而知是對不上的。
當門口的衛兵再次問他們口令的時候,警衛員還是沒有答對。
因為當時正是***的敏感時期,衛兵確認口令不對后,直接就向他們的汽車開槍了!
坐在車前面的司機和警衛員當場身中數槍,周恩來見勢不妙,急忙臥倒在座位底下,子彈嗖嗖地從他身上劃過!
這時,周恩來在車中大喊:“我是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沒有及時掌握口令,你們恐怕是誤會了!”
門口的衛兵聽后,停止了射擊,跑過來一看,果然是周恩來,急忙把他扶了出來。
幸好,周恩來臥在了座位下面,沒有被子彈擊中,而前面的司機和警衛員已經身中數槍,沒有氣息了。
這一次實在是太危險了,如果不是周恩來及時臥倒在座位下面,后果不堪設想!好在吉人自有天相,讓周恩來躲過了一劫。
事后,蔣介石得知了這個消息,還特地向周恩來表示歉意,說自己提前***,忘了通知他新的口令,險些釀成大禍。
(參考資料:《周恩來傳》《文史博覽》《炎黃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