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曲徑通幽這個成語,意思是彎曲的小路通往幽靜的美景,形容隱藏的景色往往雅致迷人。出自唐代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題破山寺后禪院全文
清晨漫步到古老的寺廟,初生的太陽照耀著山上的叢林。曲折蜿蜒小路通向幽靜的地方,是掩映在的花草樹木之中的山寺禪房。山光明凈使鳥兒歡悅鳴唱,空明清澈照出身影的潭水使人俗念頓消,神清氣爽。此時此刻,萬籟俱寂,只有寺院里鐘罄清脆悠遠的聲音。
常建的這首詩充滿了禪意和佛理,其中一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可謂傳唱千年,婦孺皆知。和宋代陸游寫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異曲同工之妙。常建是唐玄宗開元十五年的進士,和王昌齡同榜,曾任盱眙尉。仕宦不順,心灰意懶,長期過著漫游于山水名勝之間的生活,后隱居于湖北武昌。其詩多為五言,常以山林、寺觀為題材,大都清新脫俗,寄情山水,蘊含佛理禪意,《題破山寺后禪院》尤為明顯,是其代表作,抒發了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情懷
曲徑通幽這個成語,我的理解是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在生活的道路上,我們的前方不可能總是光明的康莊大道。人生有時充滿了蜿蜒和曲折,正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要樂觀面對人生的挫折,勇敢地沿著曲折山路攀登探索,有時候看似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堅持走下去,卻往往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前方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有幽深雅致的美景呈現在你的面前,給你驚喜,慰勞你一路的奔波。朋友們,前路坎坷莫彷徨,曲徑通幽等君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