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釣魚人,凡是和魚有關(guān)的事情都比較感興趣,況且小飛還是一個自媒體的主編,平常都有看新聞的習慣,順便也了解一下全國各地的魚情
我發(fā)現(xiàn)這兩年自然水域的入侵物種越來越多,無論是種類還是數(shù)量都有所上升,為什么呢?很大一部分是盲目放生惹的禍!
對于那些入侵物種我曾經(jīng)寫過文章,比如羅非魚、清道夫、鱷龜、巴西龜?shù)鹊龋氡卮蠹叶家姽植还至?/p>
今天介紹的“入侵魚”有點意思,它長得很像羅非魚,特別貪吃
我要說的魚可能大家也釣到過,它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太陽魚!就那個巴掌大小、傻乎乎、特別能吃的家伙!
太陽魚原產(chǎn)于北美,屬淡水小體型魚種,其適應(yīng)能力強、食性較雜,能在1~38℃下生存,所以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可以在自然水域中越冬
我第一次在野河釣起來的時候還以為是羅非魚,乍一看確實有點像,但是它比羅非魚更漂亮,身上的花紋也更鮮艷
太陽魚有30多個品種,但有個共同點,就是鰓蓋后面有一個黑色形似耳狀的軟膜,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這也是區(qū)別羅非魚的***之一
雖然太陽魚的食性比較雜,但總體來說還是偏向肉食,比較兇猛
以前在水庫用路亞擼上來過,只需要掛個亮片勻速回收即可,沒有太多手法上的講究,也可能是我釣的那個地方魚多
手竿就更簡單了,蚯蚓或是腥味的商品餌都可以,釣法上和羅非差別不大,這種魚貪吃的很,一不小心就深喉。
提醒大家,萬一深喉,取鉤時要小心點,太陽魚背上的刺鋒利的很,被扎去可不好受,最好裹上毛巾
太陽魚和羅非魚刺都很少,但口感上太陽魚好吃太多,野釣時如果碰到就別放回去了,拿回家紅燒一下,可以做下酒菜,或者養(yǎng)在魚缸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釣到過這種魚,我釣上來很多次,但都是巴掌大小,半斤以上的沒見過。但是從百科上看,大的太陽魚可以長到2公斤,不知道是品種不一樣還是什么,希望知情的釣友留言評論
聲明:文中圖片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需刪除請及時聯(lián)系,內(nèi)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