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綜合目前,國內疫情呈多點散發態勢,全國10多個城市有本土病例出現。
疫情公布后,各個城市都會發布流調。這幾天,湖北武漢和荊州的兩個流調內容,因為軌跡公布內容比較細,被很多人討論,甚至有人調侃:“千萬人口的武漢市全城核酸檢測,同時荊州市城區全員檢測,始作俑者總結起來就是“武漢出軌事故與荊州愛情故事”:三個人的愛情,一座城的核酸;兩個人的異地,一座城的隔離。”
微博上還出現了“武漢海王”這樣的話題詞。
先是湖北荊州爆出不到20歲小情侶的活動軌跡,流調中寫明了兩人的男女朋友關系,每個行程具體到幾點幾分,騎共享電動車去超市買水、購物、去藥房購買生活用品等細節。通過軌跡,有網友算出了他們在留在客棧的時間……
再是武漢爆出確診病例。淮安某旅行團從張家界旅游后,乘D3078次列車返回。而D3078次列車,曾在湖北荊州高鐵站停留。在排查中發現,一位名叫唐某的外來務工人員,曾于27日在荊州高鐵站和淮安旅游團的活動軌跡出現了重疊。8月2日中午,武漢市將疫情情況對外界通報。
此后,唐某的活動軌跡也被通報,也是具體到幾點幾分的行程,包括他停留過的小區門牌號,并用了“留宿”等詞語。后來又有一個女子的流調信息被公布,寫明為唐某的密接者,并寫了和唐某的行程。網友又通過這些流調,推測唐某有2個女朋友,第一天在前女友處過夜,第二天和現女友去吃螺獅粉……
疑似當事人辟謠回應:“我和唐某只是普通朋友關系。”
雖然有吃瓜網友,但更多網友指出:流調完全可以用“朋友”一詞代替流調報告里的“前女友”、“現女友”。發布流調信息時候,應該對個人信息作脫敏處理。
去年成都市確診女孩曾因流調被網暴
當流調報告信息泄露,并經社交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后,涉及的確診患者遭遇了來自網絡、***、短信等多種形式的攻擊與指責。
去年12月9日,成都市確診女孩通過今日頭條平臺認證賬號發文向成都市民道歉,稱:“給大家帶來麻煩,打破了大家原本平靜的生活。”
文中另稱:“我的身份被曝光后,每天都有人給我打***,多的時候一分鐘就有六個***,導致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打過來也都占線,我盡量沒有去看網上的負面評論,但是一直有人給我發短信,對我人身攻擊。”
新華社隨即發表題為《姑娘,該道歉的不是你!》的時評,稱女孩第一時間配合防疫部門做流調,如實上報自己的行蹤,后續在醫院積極治療、隔離,理應得到民眾關心、幫助。真正需要道歉的是網絡暴力和謠言的制造者。
隱私保護不妨參照上海模式
武漢的事件,有網友評論:“學學上海…”
在今年年初,上海的疫情流調通報模式就被點贊過一波。
自今年1月22日起,上海市在通報確診病例流調信息時,并未披露患者年齡、性別等信息,也未詳細通報其行動軌跡,只公布了病例所涉的公共區域和場所情況,贏得輿論廣泛好評。
這項政策,不再讓個人信息“裸奔”,也是提醒大家: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疫情,而不是那些不幸的感染者。
向社會公布流行病學調查的信息,是相關機構的義務,但這也是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詳實充分的流調,有助于公眾及時進行自我排查,有助于防控工作高效進行,但在公布相關信息時也必須讓公眾明白:病例的私生活不是公共話題,疫情防治才是。
有網友開玩笑說:今天我高高興興吃人家的瓜,哪天輪到我可能也架不住人家吃我的瓜。還有網友說:流調不是給你們調愛情的……
光明日報評:只提地點不提人,弱化病例的壓力,尊重人的隱私,這是文明社會該有的基本素養,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之義,應該向上海學習。
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