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生活的調劑,也是家人情感的紐帶。
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孩子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許多夫妻結婚后,特別期待著孩子的到來,有些家庭甚至做好了養育二胎的準備。
不過,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有些家庭由于種種原因,會選擇成為丁克家庭。也就是說,他們不打算生育小孩。那么,他們的生活就一定不幸福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丁克成了不少年輕人的選擇如果你足夠細心不難發現,我們的身邊有些家庭,夫妻并不急著要小孩,即使他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可仍未將生育孩子提上日程。
一方面,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本來就大,而養育孩子的成本、精力、責任都不小;另一方面,現在許多年輕也都有自己的理想與目標,不愿意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過得太沉重。
所以,現在有不少年輕人處于以上或其他各種各樣的考量,最終選擇成為了丁克。
不過,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丁克族也有其存在的優勢,但正如許多老人們擔憂的那樣,沒有孩子的丁克族晚年怎么辦?
張鐸和陳松伶提前設定的養老計劃,給自己的晚年生活留了條退路真人秀節目《婆婆和媽媽》中,張鐸和陳松伶一家引起了人們不少的關注。這一方面是因為陳松伶的婆婆“太難相處”,而另一方面是因為張鐸的表現又太值得老公們學習。
節目外,許多人還會關注到,陳松伶雖然有一定的年齡了,但她仍一代人心目中的“女神”,本身的名氣可能還要在張鐸之上的。
然而在節目中,陳松伶自曝不能生育的事實,也著實讓人遺憾,而她也表示,很理解婆婆這個年齡段老人的心情,也很感謝婆婆對自己的包容。
不過“吃瓜群眾”還是疑惑,丁克族的他們,未來的養老可怎么辦?對此,張鐸早就有準備。
用陳松伶的話說,他有每周、每月投資的計劃與安排,即便是夫妻倆日后沒有工作,也可以生活的很體面,而且也為將兩個人未來如何養老的問題都做了打算,如果有一人先走,另一個人也能夠好好地生活。
不得不說,他們夫妻的做法還是很值得丁克族借鑒的。
丁克族的詞典中沒有“養兒防老”,所以要對自己的后半生提前規劃正是因為丁克族的特點,所以他們往往比普通家庭更在意養老規劃。
▼保證晚年有足夠的經濟能力
無論是否為丁克家庭,晚年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都是體面生活的基礎。
因為按照正常的規律,也是人們到了年老時賺錢的能力大不如前,所以,建議丁克家庭要像張鐸、陳松伶那樣,提前做好經濟規劃,避免晚年拮據。
▼提前考慮好晚年想要的生活
關于在哪養老、如何養老,也是丁克族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喜歡熱鬧可以選擇服務較好的養老院,由***人員照顧;如果喜歡安靜可以選擇居家養老;如果喜歡旅行,還可三五成群地選擇親友旅居養老等,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
▼做好應對突發事情的準備
丁克族還要為日后的生活保障做好準備,比如提前考慮到自己生病問題,比如購買充足的保險,安排好應急問題的處理機制等,避免真的遇到問題驚慌失措。
其實做好準備以后,丁克一族其實也能活得很幸福丁克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態度,也是一種值得尊重地選擇。
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無論是誰,無論何時,陪伴自己到最后的不一定就是孩子。
只要做好準備和規劃,丁克夫妻相親相愛、互相尊重,同樣可以過得幸福、長久、美滿。
每日一問:你如何看待丁克族的養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