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的去濕氣作用。
濕氣有外濕、內濕的不同,外濕多由氣候潮濕,淋雨涉水,居住潮濕等因素所致;而內濕則由脾失健運,津液不布,水濕凝聚而成,而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脾胃寒癥,胃寒嘔吐,肺寒咳嗽,解魚蟹毒,對于因濕氣造成的脾胃失和、體寒之癥具有很好的效果。
干姜和生姜在患者寒濕比較重時均可服用。
1、如果體內由于陽虛證所出現的寒濕,干姜效果優于生姜。
2、如果是由于外感寒邪所出現的寒濕癥狀,生姜效果優于干姜。
寒濕有內外之分,如外寒主要是由于身體感受自然界中外來寒邪的侵襲,所出現一系列癥狀,內寒主要是由于體內陽氣不足,由于陽虛所導致,雖然干姜、生姜都具有一定溫熱特性的藥物,但在具體功效還是有所區別:
干姜具有溫中散寒作用,對于體內陽虛所出現的一系列寒證表現,有較好治療效果,生姜偏重于治療外感寒邪所發生的疾病,因此如果寒濕之邪是由于體內陽虛、陽氣不足導致生的內寒與濕邪搏結所出現一系列癥狀,用干姜的治療效果更好;而如果是外感寒邪結合體內濕邪所出現的一系列表現,使用生姜的治療效果反而好于干姜。
單獨用生姜煮水也能起到去濕氣的作用,但若是搭配一些同樣具有去濕作用的中藥材一起煮水效果會更好,如:茯苓、薏米、赤小豆、白茅根、扁豆、五指毛桃等。
可以用艾草、生姜、花椒搭配泡腳去濕氣,因為艾葉氣香、味辛、性溫散寒,可以溫通經脈、逐寒濕而止冷痛;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花椒性熱、味辛,歸脾胃經,有溫中散寒、殺蟲解毒、除濕止痛的功效,三者搭配泡腳可以很好的去除體內寒濕,尤其是對于四肢手腳冰涼、胃腹冷痛、咳嗽痰白等體內有寒濕的人,適當用一些艾草生姜花椒泡腳,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血液流通,而達到溫陽除濕的效果。
調理排濕多久見效需要看患者體質而定。
根據中醫基礎理論,濕邪致病,遷延不愈,所以治療時間會比較長。一般濕氣不太重的人大概需要調理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就會有很明顯的改善,而濕氣較重的則需要3-5個月。
對于濕氣太重的情況,可以口服一些芳香化濕、清熱利濕、祛風除濕等藥物進行治療。對于中焦濕邪比較重的情況,一般口服一些芳香化濕的藥物進行調理。對于下焦濕邪比較重,可以口服清熱利濕的藥物。
濕氣往外排的途徑有發汗,利小便,通大便,濕氣重的癥狀減輕,一般出汗通暢,小便痛快,大便順暢了不粘膩了,頭暈頭重的感覺沒有了就說明濕氣往外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