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大盆菜自下而上分五層,分別為蘿卜、菜頭、浮皮、魷魚、鵝或豬肉、雞,后來大盆菜通常由九、十層組成,寓意長長久久、十全十美。材料有白切雞、燒鴨、南乳豬肉、魷魚、鱔魚、冬菇、腐竹、蘿卜、豬皮。通常以蔬菜墊底,下層是冬菇、腐竹、蘿卜、豬皮;中層是豬肉和魚;上層是雞鴨等較好的材。
大盆菜的寓意:
大盆菜象征“百鳥歸巢”,團圓富貴,企盼來年國泰民安、五谷豐登。每逢喜慶及紅白喜事需要宴請賓客,主人家便請***廚師***盆菜供客人享用。一盆菜吃完,宴席就結束。下沙族人自立村以來就有“元宵”節吃“盆菜”的傳統,每到正月十五,搭“燈棚”,點花燈,唱粵劇,全村老少歡聚一堂,很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