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救援官兵搜救轉移群眾不落一人一戶;空中,直升機、無人機、運輸機勘察地形、搜尋轉運傷員、投送物資有條不紊;水面,沖鋒舟來回穿梭轉運群眾,大型機械緊急投入道路搶修……
連日來,在四川瀘定地震救援現場,水陸空一體聯動、立體救災彰顯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優勢。
深夜受命,星夜出征。抽組精干力量編成的西部戰區前進指揮組有序高效組織抗震救災工作。
9月6日上午,戰區前進指揮組抵達震中磨西鎮后,第一時間成立臨時黨委,下發抗震救災八條紀律嚴令,對接地方了解災情掌握需求,隨即分片劃區、明確責任。
針對來自陸軍、空軍的空中救援力量,前進指揮組指定***人員規劃航線、分配任務,確保救援力量分配科學、飛行安全。某陸航旅參謀長時金勝介紹,在前進指揮組統一指揮下,既規避了飛行風險,又保證了空中救援行動精準高效。
9月7日下午,磨西鎮上空烏云密布。前進指揮組立即加強前后方聯動,精準監測氣象水文變化。參與救援的武警四川總隊雅安支隊副支隊長陳孝文告訴記者:“氣象水文預測精準及時,為前方高效救援提供了重要幫助。”
從軍種指揮調度到軍地協調配合,在聯合指揮機構的指揮下,戰略資源申請、力量使用分配、空域管理劃分等工作愈發高效。
聯合指揮解決的是統一指揮問題,而聯合行動則從“行動鏈”上突出重難點問題協同解決。
9月10日上午,在某工兵旅官兵共同努力下,一座門橋渡場緊急開設完成。只見工程機械搭乘門橋向下游開進,1個多小時后就順利抵達卸載點。看似簡單的漕渡,其實是一場涉及軍地多部門的聯合行動。
為盡快打通省道211線,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決定在多個點位組織軍地多支救援力量聯合行動。此前,西部戰區氣象水文隊對河水深度、荷載量、周邊地質情況等進行精準測算,向指揮部提交相關航運數據,為水上救援行動提供科學支撐。
聯合行動既離不開聯合指揮,也要有聯合保障。
“今晚受災群眾能不能吃上熱乎飯,就看我們的了!”地震發生后,***軍區川藏兵站部組織官兵趕赴震中,為災區群眾和救援人員提供熱食和供電保障。西寧聯勤保障中心所屬西部戰區總醫院啟動應急預案,整合急診醫學科、創傷救治中心,收治后送傷員,組織獻血3萬余毫升。
與此同時,軍地有關部門緊密配合,在震情監測、災情勘察、聯合救援等方面通力協作。戰區前進指揮組組長黃宏愿說:“戰區成立以來,參加過雅安、九寨溝等多次抗震救災行動,如今抗震救災指揮越來越高效、行動越來越快速,充分展現了聯合作戰指揮的體制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