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兒童正常體溫早中晚各是多少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幼兒正常體溫早中晚各是多少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體溫不超過口表37℃,肛表37.6℃是正常體溫。
孩子出生后,正常的體溫較成人稍高,且易波動。這是因為小兒新陳代謝旺盛,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育尚未完善。
一般小兒的正常體溫在37~37.2攝氏度左右,少數小兒一天中最高體溫可達37.4攝氏度。除此之外,小兒體溫在一日之間可有較***動,年幼兒一日之間體溫可相差0.5~1攝氏度,稍大點的則在1攝氏度以上。飯后、運動后、洗澡后、大哭后、大量出汗后及天熱、午后體溫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時體溫較低。
由于個人的正常體溫有差異,因此,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體溫均能達到37.2攝氏度,或每日上下午體溫均有0.5~1攝氏度的波動。在一些疾病早期,病情較輕時,孩子都有低燒現象,如果這些孩子平時的正常體溫低于37攝氏度的話,在其患病的早期階段,低燒溫度則可能只在37.5攝氏度左右,對于這種情況則必須予以重視。
正常體溫的測量***是在早晨8點左右、午后3點左右、晚上8點左右各測一次體溫,連續(xù)測量幾天,取其最穩(wěn)定的值即為正常體溫。
人體的正常體溫一般維持在36.5到37度左右,兒童和成人不同。兒童新陳代謝旺盛,加上體溫調節(jié)方面的中樞發(fā)育不完善,一般兒童正常體溫在37~37.2攝氏度左右,少數兒童一天最高體溫可達37.4攝氏度。
飯后,運動,洗澡,哭,出汗,天熱,下午體溫高。相反,早晨和睡眠時體溫較低。因為個體正常體溫是有差異的,并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體溫都能達到37.2攝氏度,或者每天早晚體溫在0.5-1攝氏度之間波動。
因為孩子的基礎代率比較高,身高體重等具體體重比較小,全身循環(huán)比較短,可以有心率更快,呼吸更快的表現。基礎代謝率提高后,他們的體溫會相對較高,所以有些孩子的體溫可以在36.5度到37.5度之間波動,特別是夏天,活動后或者下午,孩子的體溫在37.5度以內都是正常的。
添加輔食時需要注意:
1、選擇健康的食材
給寶寶尤其是年齡小的寶寶添加輔食一定要注意食材必須新鮮,最好是當天買當天吃。另外就是注意選擇皮、殼比較容易處理的食物,盡量減少使寶寶攝入殘留農藥和其他細菌的機會。
2、烹飪時要注意衛(wèi)生
***前必須剪短指甲,用肥皂反復洗手;患傳染病或手部發(fā)炎時,不要為寶寶做食物。用來***和盛放食物的各種工具要提前洗凈并用開水燙過。不管是蔬菜還是水果都最好反復清洗,另外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套專用的工具,如榨汁機、研磨器、干凈紗布等等,不要和成人的用具混用。
3、***輔食的注意事項
注意根據寶寶的消化能力調節(jié)食物的形狀和軟硬度。開始時將食物處理成湯汁、泥糊狀,慢慢地過渡到半固體、碎末狀、小片成形的固體食物。烹飪時最好不要加調味料,香料、味精及***性強的調味料更是嚴禁使用。
4、輔食要注意營養(yǎng)搭配
不同事物的營養(yǎng)成分在互相搭配的時候會產生互補、增強和阻礙的作用。媽媽們在給寶寶準備輔食的時候同樣要注意食材的搭配,給每一種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檔”,或者選擇互補的食材,更利于寶寶營養(yǎng)的吸收。
正常小孩的體溫都是在36.9℃-37.5℃之間,在此期間上下波動,都屬于正常的現象。因為新生兒的體溫在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是不一樣的,直腸的溫度相對來說就會低一點,腋下的溫度又比口腔低。
想要知道寶寶是否發(fā)燒,最直接的***就是測量體溫。可以測腋下,***,口腔處的體溫。正常情況下,體溫不超過38℃的發(fā)燒叫做低燒,超過38℃就屬于高燒。高燒的情況出現,就需要引起家屬們的重視。
當寶寶的體溫在38.5℃往下的時候,不需要使用退熱治療,可以給孩子多喝些白開水,促進排尿。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使用一些物理降溫的***,最好不要給孩子吃退燒藥。同時密切觀察狀況,如有不適的情況,最好去醫(yī)院治療。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