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期我們計劃在新加坡設立新的辦公室,開始布局東南亞市場的股權投資。”一位國內大型創投機構合伙人向記者透露。
這也是今年以來國內眾多創投機構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的一個縮影。
此前,順為資本在新加坡注冊發起名為SWCGlobal的子公司,通過派遣部分中國員工與招募當地投資人才,計劃拓展東南亞市場的股權投資。
市場傳聞源碼資本、元璟資本等十多家國內創投機構正在新加坡設立分部,作為投資東南亞地區高科技企業的“橋頭堡”。
這背后,是東南亞經濟蓬勃發展與眾多新經濟產業迅猛成長,正令當地成為新的股權投資熱土。
另類資產投資研究公司Preqin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東盟地區的創投交易金額達到創紀錄的200億美元,同比大漲160%,其中,新加坡的創業投資交易額最大,占交易總額的46%,印度尼西亞次之,占比達到37%。此外,去年菲律賓與越南的創業投資交易金額增速也達到過去5年平均值的6.9倍。
記者注意到,在東南亞國家,早期項目股權投資的火熱度遠遠超過中后期項目。
通聯數據Datayes顯示,去年東南亞地區的企業D輪、E輪階段股權投資交易總額為35億美元,較2020年與2019年分別僅增長5%與3%,與此對應的是,去年東南亞地區高科技初創公司共獲得約257億美元股權融資,是2020年94億美元的逾兩倍。
一位美國創投機構駐亞太區首席代表向記者指出,究其原因:一是,東南亞眾多新經濟高科技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投資初創企業所獲得的股權投資回報更加可觀;二是,今年歐美國家IPO不景氣,導致全球創投機構對東南亞中后期項目的股權投資熱情有所降溫。
但是,在東南亞新經濟產業蓬勃發展與創投資本持續加碼投資的共振下,東南亞地區獨角獸企業的數量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
DealStreetAsia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東南亞獨角獸企業達到46家,相比2020年增加25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創投機構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也面臨日益激烈的優質項目競爭壓力——目前,全球富豪家族辦公室、歐美創投機構、當地股權投資基金都在爭相擴大當地電商、WEB3.0、加密數字資產、電動汽車、新能源、智能制造、游戲、金融科技等領域的投資布局。
上述國內大型創投機構合伙人向記者透露,相比而言,中國創投機構也有自己獨特的項目競爭優勢:一是,將中國新經濟高科技企業的業務拓展歷程分享給東南亞相關企業,助力他們走得更好更穩;二是,借助中國企業業務出海“東風”,給東南亞企業創造更廣泛的業務合作空間;三是,幫助東南亞企業引入***人才,賦能企業構建更完善的人才儲備。
“事實上,眾多東南亞新經濟高科技企業也在積極借鑒中國相關企業的成功發展經驗,令中國創投機構受歡迎度相當高。”他指出。
一位此前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的國內PE機構副總裁向記者表示,他們之所以關注東南亞地區股權投資機會,一個重要原因是越來越多投資企業將業務出海首站選在東南亞地區。
“通過市場調研,我們發現東南亞地區存在越來越廣泛的股權投資機會。”他表示,一是,東南亞國家享受到部分產能遷徙紅利,給當地制造企業通過數字化管理與智能化生產,實現業務更快發展創造了更大機會;二是,東南亞地區龐大的人口,以及移動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不斷增加,給電商、游戲、智能出行、金融科技等產業締造巨大的發展空間;三是,東南亞不少國家正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供相對優惠的稅收政策與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環境,正帶動元宇宙、WEB3.0、區塊鏈等前沿科技產業快速發展。
“去年底我們在新加坡已設立一個辦公室,派遣兩位員工并在當地招募多位具有創投經驗的人才,開始在東南亞地區尋找優質項目投資。”這位創投機構副總裁指出,這個舉措也得到美元基金眾多出資人(LP)的支持——隨著全球經濟環境變化與國際形勢驟變,這些LP也希望更分散的股權投資降低風險。
記者獲悉,目前中國創投機構在東南亞地區的股權投資,主要以他們發起的美元基金為主,投資范疇主要涉足電商、游戲、智能出行、金融科技、電動汽車、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領域。
通聯數據Datayes顯示,去年中國投資機構在東南亞地區參與24個項目的股權投資,累計投資額約在59.54億美元,占到去年東南亞當地股權融資總額的逾40%。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創投機構在東南亞地區的股權投資方式,正出現一系列新變化。
近期,專注新興市場的品牌電商一站式服務商——JetCommerce完成由錦秋基金、隱山資本、浙江絲路基金聯合領投的逾6000萬美元B輪融資。資料顯示,2017年JetCommerce在印尼誕生起,一直在快速擴展東南亞國家業務版圖。2020年完成業務整合并在杭州設立全球集團總部。
記者獲悉,如今不少華人紛紛在東南亞國家創建電商、游戲、金融科技等高科技平臺,等到業務發展達到一定規模后再將總部遷回中國,此舉既能讓眾多國內創投機構“足不出境”,就能投資東南亞高成長企業,又能借助中國電商、游戲、金融科技領域運營人才與科技研發優勢,在東南亞地區構筑更強的業務競爭優勢與客戶體驗,實現更快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創投機構布局東南亞市場,正面臨日益激烈的優質項目競爭壓力。
谷歌等數家機構聯合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東南亞地區在數字經濟領域的規模將達到3000億美元。這足以吸引眾多歐美創投機構、全球富豪家族辦公室、東南亞當地創投機構爭相加快布局這片前景廣闊的創投熱土。
新加坡金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新加坡金管局一共接到143只富豪家族辦公室的申請,目前落戶新加坡的富豪家族辦公室數量已超過400家。
記者獲悉,多數落戶新加坡的富豪家族辦公室都將股權投資作為重要的資產分散配置方向,他們也愿意為東南亞地區具有獨角獸企業潛質、處于高成長的數字經濟企業投入巨額股權投資資金。
前述創投機構副總裁告訴記者,事實上,東南亞地區的股權投資項目競爭并未如市場想象般激烈。究其原因:一是,不同創投機構的投資策略截然不同,比如歐美大型PE機構仍傾向投資業務模式相對成熟的獨角獸級別企業,但中國眾多創投機構喜歡投資具有高成長性的初創期企業;二是,不少富豪家族辦公室偏愛投資當地大型企業集團內部孵化的新技術新經濟項目,但歐美與中國創投機構更青睞具備全球視野與海外留學經驗,且擁有獨特技術研發能力的草根創業者;三是,歐美創投機構更看重東南亞初創企業的治理架構是否契合歐美企業現代化管理章程,中國創投機構更愿與精通中文且擅于融合中西方企業文化的當地創業者打交道。
ACVentures管理合伙人黃佩華指出,多數中國VC出海投資,與中國企業業務出海與業務全球化趨勢“同步”,因此國內創投機構與海外創投同行的“交集”未必很多。
記者獲悉,盡管東南亞優質項目競爭日益激烈,但中國創投機構依然有自己的獨特“法寶”,吸引當地企業接受來自中國VC/PE的資金。一是,中國創投機構可以分享國內眾多新經濟高科技企業的發展歷程與業務拓展得失,對他們而言是寶貴的“財富”;二是,越來越多東南亞高科技初創企業也希望與中國同行形成更緊密的業務協同聯動效應,尤其在供應鏈管理、技術合作、市場拓展等方面,東南亞高科技初創企業希望中國創投機構能“牽線搭橋”,讓他們與中國同行拓展更大合作空間。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表示,此前他們在印尼投資一家化妝品企業,正借鑒中國企業的一些成功運營經驗,伴隨著中國電商業務出海,相關物流等產業鏈的協同合作機會已經悄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