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該怎么曬太陽和怎樣的曬太陽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6分步閱讀
曬太陽時,隔著玻璃是達不到效果的,最好是在戶外,使皮膚暴露在陽光下,讓肌膚與太陽直接接觸,才是正確的做法,與此同時,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在強光下看書、手機等
2/6
曬太陽的時間也是很關鍵的,一般來說早上的6點到10點和下午的4點到5點是曬太陽的最好時間,因為在這段時間里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對我們的皮膚的損害比較弱,夏季的時候4點到5點可能還是比較熱,可以適當的往后延
商品-淘寶熱賣,鉅惠價格!
廣告
3/6
曬太陽的時候要多曬背部、手腳和腿,曬手腳和腿可以增加鈣的吸收,讓自己的骨骼更加健壯,曬后背可以驅除寒氣
4/6
每天曬太陽的時間15分鐘即可,不宜過長,在紫外線強的情況下,盡量少待,以免對自己的皮膚造成損傷
衛星地理地圖高清衛星地圖,家都可以看得這么清晰!
5/6
對于不同人群,曬太陽有不同的講究,首先,對于孕婦來講,因為也要增強小寶寶鈣的吸收,所以在夏季的時候每天曬太陽不少于半小時,在冬天的時候每天不少于1小時,這樣才能使得孕婦和寶寶都能等到足夠的鈣;對于孩子,他們正處在成長發育、長個子的階段,更應該注意每天都要曬太陽;老人也是缺鈣的重點,所以每天曬太陽也是必要的
6/6
曬太陽前應避免吃些光敏性事物,例如:灰菜、芹菜、菠菜、小白菜等,除此之外,某些中藥,如:白芷等也含有光敏性物質;曬過太陽后,要多補充水份,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防止黑色素的形成
“陽光是個寶,曬曬身體好”。曬太陽有益健康,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曬對了太陽才能達到保健效果。上午十點和下午四點曬太陽最好。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又避免傷害皮膚。下午4--5點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促進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要注意每次曬太陽不超過1小時。
不要隔著玻璃曬。研究表明,隔著玻璃,紫外線透過不足50%,若在距窗口4米處,紫外線不足室外的2%。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么作用。應選擇性地到--些綠化較好、空氣清新的公園曬太陽,在陽臺上也可以。多曬手腳、腿以及背部。曬手腳、腿能很好地驅除關節及腿部寒氣,加速鈣質吸收,讓手腳骨骼更健壯。
曬后背,能驅除脾胃寒氣,有助改善消化功能,還能疏通背部經絡,有利心肺。最好穿紅色衣服。不要穿白色衣服,尤其是紫外線照射強的夏季,白色衣服會將紫外線反射到臉上或***的胳膊上,讓皮膚受傷。最好穿紅色服裝,因為紅色服裝的輻射長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不要戴帽子,否則遮擋陽光,失去曬太陽的意義。如果怕刺眼,可以戴上墨鏡。
孩子曬太陽,時間不要長。每次控制在半小時以內,曬前可以給寶寶喂些魚肝油。3歲以下的寶寶,放在小推車里時距離地面過低,陽光反射多,此時要把寶寶抱起來曬。如果出現皮膚變紅、出汗過多、脈搏加速,應立即回家并給予清涼飲料或淡鹽水。
曬太陽前不宜吃無花果。以免引起光敏性藥疹或日光性皮炎。曬后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C,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科學曬太陽的正確***
科學曬太陽的正確***,現在很多人都越來越注重養生,也了解到曬太陽有益身心健康,但不是全天都在外面曬太陽,曬太陽也要找到合適自己的科學的***,下面來看科學曬太陽的正確***吧。
科學曬太陽的正確***1
如何正確的曬太陽
1、曬太陽時,隔著玻璃是達不到效果的,最好是在戶外,使皮膚暴露在陽光下,讓肌膚與太陽直接接觸,才是正確的做法,與此同時,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在強光下看書、手機等。
2、曬太陽前應避免吃些光敏性事物,例如:灰菜、芹菜、菠菜、小白菜等,除此之外,某些中藥,如:白芷等也含有光敏性物質;曬過太陽后,要多補充水份,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防止黑色素的形成。
3、曬太陽的時候要多曬背部、手腳以及腿,曬手腳和腿可以增加鈣的吸收,讓自己的骨骼更加健壯,曬后背有利于驅除寒氣。
4、每天曬太陽的時間15分鐘即可,不宜過長,在紫外線強的情況下,盡量少待,以免對自己的皮膚造成損傷。
5、對于不同人群,曬太陽有不同的講究。首先,對于孕婦來講,要想增強小寶寶鈣的吸收,所以在夏季的時候每天曬太陽不少于半小時,在冬天的時候每天不少于1小時,這樣才能使孕婦和寶寶都能等到足夠的鈣。
對于孩子,他們正處在成長發育、長個子的階段,更應該注意每天都要曬太陽;老人也是缺鈣的重點,所以每天曬太陽也是必要的。
曬太陽的好處
降低卵巢癌風險
美國一大學的研究表明,生活在較低緯度的女性和高緯度者相比較,較低緯度的女性卵巢癌發病的危險較低,因為接受日光照射的時間長,攝入維生素D的含量高,比后者更利于防癌。
減少多發性硬化癥
多發性硬化癥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癥狀包括視覺障礙、肌肉無力等,甚至是殘疾等嚴重問題。研究發現,在高緯度光照少的地區,人們患多發性硬化癥的幾率要高于生活在赤道附近居民。
2014年的一項研究也發現,改善維生素D缺乏能夠減緩多發性硬化癥的病情,并減少相關腦損傷。
降低胰腺癌風險
胰腺癌是世界第十二大常見癌癥,也是第七大致命疾病。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的研究發現,該疾病在光照最少的國家中發病率最高。
負責此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指出,如果生活在高緯度地區,或者經常陰天的地區,人們很難靠曬太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這會導致該地區居民患胰腺癌的幾率高于此疾病的平均發病率。
延長壽命
從1980年起,丹麥科研人員對440萬丹麥人進行了長達26年的研究發現,多曬太陽能延長壽命。瑞典也有研究發現,與夏日接受日光浴的女性相比,不曬太陽的女性死亡率高兩倍。丹麥癌癥研究所認為,常曬太陽的人比總呆在家里或辦公室的人,更常去戶外運動,這也是曬太陽有益健康的重要原因。
有利于降血壓
一般來說,高血壓容易發生在冬季以及遠離赤道的地區,對此,2014年《皮膚病學研究》雜志發表的一篇文章給出了可能的解釋:暴露在陽光下會讓皮膚中的一氧化氮被血液吸收,從而幫助降低血壓。參與該研究的英國華威大學認為,這一研究使得曬太陽的益處超出了有益補充維生素D的范疇。
改善心情
美國紐約大學蘭貢醫學中心指出,陽光可以激發大腦釋放“快樂激素”血清素,所以曬曬太陽有助于改善心情,釋放壓力。不少人一到冬天和陰雨天就易失眠、胸悶、煩躁,這跟日照時間的減少有一定關系。
據調查,緯度高的國家比緯度低的國家居民患抑郁癥的可能性高很多,比如,芬蘭抑郁癥的患病率高達20%。
降低關節炎風險
研究發現,在美國光照最充足的夏威夷和亞利桑那州,女性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幾率比在光照最少的阿拉斯加州和俄勒岡州低21%。不過有趣的是,這一結果僅在老年女性身上表現明顯。研究人員分析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年輕女性更注意防曬或曬太陽的機會相對較少。
有助保護血管
英國一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D含量低的人群罹患心臟病、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更高。多項研究也證實,在紫外線比較缺乏的冬季,患心肌梗死的病人會明顯增多。研究還發現,維生素D缺乏越嚴重,心臟病發病率越高。
降低乳腺癌風險
一項報道稱,接觸陽光可能會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連續10年每天至少從事1小時戶外活動的女性比每天少于1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低。
曬太陽最佳時間
早晨6點至10點這段時間最適合曬太陽。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再有下午4點至5點也是曬太陽的最好時間,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但夏季日照時間較長,下午4-5點又正是熱浪滾滾的時候,曬太陽的時間可以稍稍推后一點。
結語:曬太陽之前,最好是不要吃一些芹菜、菠菜以及小白菜等光敏性的食物。曬太陽的時候要多曬曬背部、手腳以及腿部,有利于促進鈣質的吸收。曬太陽還可以幫助降低血壓、降低卵巢癌風險以及保護血管。但是曬太陽的時間要把握好,注意涂抹一些防曬產品。
科學曬太陽的正確***2
怎么曬太陽最科學?
曬太陽是很有講究的',首先,應選擇上午10時前、下午3時后的時段,此時紫外線偏低,陽光較柔和。
其次,每天曬1小時、每次20至30分鐘即可。中青年人身體的新陳代謝較強,鈣質流失較快,需補充較多的維生素D,故而需要較長時間的日照,每天曬1至2小時左右為宜。老年人最好不要獨自躺著曬太陽,一不留神睡著了容易著涼感冒。
體質虛弱的人千萬別曬太長時間,如果感覺不舒服應馬上回屋,以免虛脫。白內障患者需要戴防護鏡,以防紫外線直射眼睛。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窗玻璃能阻擋90%以上波長300nm以下的光線,隔著玻璃曬太陽顯著影響皮膚合成維生素D。同時,防曬霜可以減少95%以上的維生素D皮膚合成,對于可能缺乏維生素D的人群最好不要過度使用防曬霜。
步驟一:選擇正確的時間。
兩個時段最宜曬太陽。第一段是上午6時到10時,此時太陽會釋放出紅外線,被照射的人會感覺溫暖柔和。第二段是下午4時到5時,此時太陽會釋放出對人體有益的紫外線,被照射的人會感覺安逸舒適。
從中醫上講,春秋季每天堅持曬太陽20~30分鐘、夏季每天曬太陽5~10分鐘、冬季每天曬太陽30~60分鐘,即可平衡陰陽。
步驟二:曬太陽不能隔著玻璃窗。
最好是選擇戶外,空氣清新的江河邊、山上、公園,或是寬敞的陽臺上等。
步驟三:曬太陽時選合適服裝。
最好選擇紅色、白色的服裝,禁忌穿黑色服裝。因為紅色、白色服裝的輻射長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留下對人體有益的紅外線,所以曬太陽時,紅色、白色服裝為首選。
步驟四:如果是海灘等陽光充足的地方要涂上護膚霜。以免曬傷皮膚。
步驟五:未滿月幼兒不適合曬太陽。
最好是滿月后再曬太陽,且時間不要太長,先從手和臉開始,剛開始每次控制在7分鐘左右,一天3次,然后逐步延長時間和次數。曬太陽時,嬰幼兒的眼睛應用布蓋起來,以避免陽光直射。
步驟六:多曬手腳、腿以及背部。
曬手腳、腿能很好地驅除關節及腿部寒氣,加速鈣質吸收。
步驟七:曬太陽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個小時。
某些人長時間曬太陽時間太長會引起皮炎。
科學曬太陽的正確***3
曬太陽雖有益身心健康,但也不應選擇日正當中連續三兩個小時近乎全【裸】地曝曬。吸收少量陽光能“養形養神”,讓人健康有活力,過多則耗精氣神,還有患皮膚癌之虞。
應隨季節變化,根據自身經驗來決定曬多久才能獲得好的效果,而且要合成維生素D根本無需全【裸】地曬太陽,穿短袖襯衫和短褲即可。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過多地接受曝曬很容易使人體的黑痣轉為黑素瘤或皮膚癌,曬太陽時一定要穿戴防曬衣物將有痣的部位遮蓋起來。
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服裝,因為紅色服裝的輻射長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最好不要穿黑色服裝。
曬太陽時要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盡量將皮膚暴露在外,讓陽光與皮膚親密接觸。曬太陽若隔著玻璃窗,是達不到效果的。最好在戶外,或寬敞的陽臺上。
擴展資料
曬太陽能夠幫助人體獲得維生素D,這也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又叫“陽光維生素”,人體皮膚中所含的維生素D3源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制造、轉換成維生素D,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
對嬰兒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對大人則有防止骨質疏松、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功效。曬太陽能夠預防皮膚病。皮膚適當的接受紫外線的照射,可以有效殺除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的抵抗力。
曬太陽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活力。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一般細菌和某些病毒在陽光下曬半小時或數小時,就會被殺死。
日光在調節人體生命節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調節中樞神經,從而使人體感到舒展而舒適。
曬太陽能夠提高男性雄性激素水平,增強***,提高***質量。因為人體血液內睪丸激素的水平,會隨著體內維生素D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研究還再次證實,每天曬太陽1小時,人體內睪丸激素便可增加69%。
1.要把握曬太陽的好時機
一天之中,有兩個時間段最適合曬太陽了。
第一,上午6點到10點,這個時候紅外線占上風,紫外線偏低,人會感覺到溫暖,還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第二,下午4點到5點,這個時候正值紫外線中a光束占上風,能促進腸道里鈣和磷的吸收,這樣有利于增強體質,同時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健康人最好每天堅持曬太陽30至60分鐘哦,有益健康。
2.不要穿太多曬太陽
冬天,很多媽媽會給寶寶穿太厚,像球一樣,這樣就很難達到曬太陽的目的。因為冬天太陽中紫外線相對較弱,如果穿太厚,紫外線難以透過衣服到達皮膚。所以盡量不要穿太多,而且最好選擇寬松、柔軟的棉質類衣服,這樣對皮膚也好。
曬太陽時,還可以給寶寶戴一頂有帽檐的小帽子。因為年齡特別小的寶寶,毛發比較稀疏,而且頭顱骨骨板薄,對紫外線的抵抗能力較差;另外,帶帽檐的帽子還可以保護寶寶的眼睛。
3.太陽曬久了容易傷皮膚
曬太陽的時間不用太久,半個小時左右足夠了,或者曬一會兒太陽,到樹下涼會兒,然后再曬,特別注意的是太陽光線猛烈的時候不要曬傷皮膚哦。
4.去空氣新鮮陽光明媚的地方曬太陽
冬季天氣寒冷,有些人喜歡在屋里隔著玻璃曬太陽。但是隔著玻璃曬太陽能補鈣嗎?中醫專家指出,隔著玻璃曬太陽,基本沒什么效果。因為玻璃會吸收發揮作用的紫外線。專家建議人們應該走出去,在空氣新鮮陽光明媚的地方曬太陽。
5.紅色衣服是曬太陽最好的裝備
專家表示,冬天曬太陽最好選擇紅顏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輻射波能迅速“吞”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有益健康哦~
6.多曬手腳、腿部和背部
怕臉曬黑的人可以把手腳伸出去直接曬,也可以曬后背,不論身體哪部分皮膚,只要太陽能直接曬著就可起到同樣作用。同時,曬手腳還可以去寒氣,利關節,曬后背,則能驅除脾胃寒氣,有助改善消化功能,還能疏通背部經絡,有利心肺。
7.不要在曬太陽前后沐浴
因為洗澡會將皮膚中合成活性維生素D的材料7-脫氫膽固醇洗去,降低了陽光促進人體吸收鈣的作用。所以,特別注意的是:媽媽們帶寶寶曬太陽的前后,不要給寶寶洗澡,以免影響寶寶對鈣的吸收。
8.吃太飽不要曬太陽
有人認為,吃飽后曬太陽可促營養吸收,這是不可取的做法。曬太陽前不要吃芥菜、萵苣、螺、蝦、蟹、蚌等光敏性食物,以免引起光敏性藥疹或日光性皮炎。
9.冬天也要避免陽光直射
雖然冬季的陽光不如夏季來得“暴力”,但還是會對眼睛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曬太陽的時候別忘了配副墨鏡或者帶頂帽子,遮擋照射眼部的光線。
11.曬太陽后要及時補充流失的水份
曬太陽時寶寶因為流汗運動等原因會損失一部分水分,所以曬完太陽之后家長應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同時,應該及時給寶寶洗臉并涂上潤膚露,避免寶寶皮膚過于干燥而出現皮膚問題。
12.享受好陽光不要急著進房間
由于室外光線較強而屋內相對較弱,眼睛一時間難以適應,會出現眼花看不清的現象。為了防止眼睛昏花,最好花幾分鐘時間先讓眼睛看看暗處,再動身進入室內。
如何曬太陽?
1、把握好曬太陽的時機
一天之中,有兩個時間段最適合曬太陽。第一,上午6時到10時,此時紅外線占上風,紫外線偏低,使人感到溫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功效。第二,下午4時到5時,此時正值紫外線中a光束占上風,可促進腸道內鈣、磷的吸收,有利于增強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健康人每天應堅持曬太陽30至60分鐘。
2、曬太陽時不要穿得太多
秋冬天,很多媽媽給寶寶穿得像球一樣,這樣很難達到曬太陽的目的。因為冬季太陽中的紫外線相對較弱,穿得太厚,紫外線難以透過衣服到達皮膚。所以盡量不要捂得太厲害,最好選擇寬松、柔軟的棉質類衣服。曬太陽時,可以給寶寶戴一頂有帽檐的小帽子。因為年齡特別小的寶寶,毛發較稀疏,而且頭顱骨骨板薄,對紫外線的抵抗能力較差;另外,帶帽檐的帽子還可以保護寶寶的眼睛。
3、曬太陽時間不用太久
曬太陽的時間不用太久,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或者曬會兒太陽又到樹下涼會兒再曬,特別注意太陽光線猛烈的時候不要曬傷皮膚。
4、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冬季天氣寒冷,有些人喜歡在屋里隔著玻璃曬太陽。但是隔著玻璃曬太陽能補鈣嗎?中醫專家指出,隔著玻璃曬太陽,沒有什么補鈣效果。這是因為玻璃能夠吸收發揮作用的紫外線,隔著玻璃曬太陽實際上沒什么作用。因此專家建議人們應該走出去,在空氣新鮮陽光明媚的地方曬太陽。
5、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衣
專家表示,冬日曬太陽最好選擇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輻射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
6、多曬手腳、腿和背部
怕臉曬黑的人可以伸出手腳直曬,也可以曬后背,不論身體哪部分皮膚,只要太陽能直接曬著就可起到同樣作用。同時,曬手腳還可以去寒氣,利關節,曬后背,則能驅除脾胃寒氣,有助改善消化功能,還能疏通背部經絡,有利心肺。
7、曬太陽前后最好不要洗澡
因為洗澡會將皮膚中合成活性維生素D的材料7-脫氫膽固醇洗去,降低了陽光促進人體吸收鈣的作用。所以,媽媽們帶寶寶曬太陽前后,不要給寶寶洗澡,以免影響寶寶對鈣的吸收。
8、不要吃飽后曬太陽
有人認為,吃飽后曬太陽可促營養吸收,這也是不可取的做法。曬太陽前不要吃芥菜、萵苣、螺、蝦、蟹、蚌等光敏性食物,以免引起光敏性藥疹或日光性皮炎。
9、防止陽光直射眼睛
雖然冬季的陽光不如夏季來得“暴力”,但還是會對眼睛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曬太陽的時候別忘了配副墨鏡或者帶頂帽子,遮擋照射眼部的光線。
10、曬完太陽要及時增加衣服
寶寶曬太陽后,身體可能會變得熱乎乎,有些家長會因此而不給孩子加衣服。實際上,陽光下毛孔是打開的,回到陰冷的室內容易吸收潮氣,導致感冒。除非你的居室環境很暖和,否則千萬要記得加衣服。
11、曬太陽后要及時補水
曬太陽時寶寶因為流汗運動等原因會損失一部分水分,所以曬完太陽之后家長應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同時,應該及時給寶寶洗臉并涂上潤膚露,避免寶寶皮膚過于干燥而出現皮膚問題。
12、曬完太陽不能馬上進屋
由于室外光線較強而屋內相對較弱,眼睛一時間難以適應,會出現眼花看不清的現象。為了防止眼睛昏花,最好花幾分鐘時間先讓眼睛看看暗處,再動身進入室內。
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