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南洋杉盆景怎么養和南洋杉盆景怎么養護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南洋杉(拉丁學名:AraucariacunninghamiiSweet),喬木,在原產地高達60~70米,胸徑達1米以上,樹皮灰褐色或暗灰色,粗,橫裂;大枝平展或斜伸,幼樹冠尖塔形,老則成平頂狀,側身小枝密生,下垂,近羽狀排列。南洋杉不耐寒,忌干旱,冬季需充足陽光;原產大洋洲東南沿海地區,現在中國廣東、福建、臺灣、海南、云南、廣西等地庭院露地栽培。
生長習性:
南洋杉,喜光,幼苗喜陰。喜暖濕氣候,不耐干旱與寒冷。喜土壤肥沃。生長較快,萌蘗力強,抗風強。
冬季需充足陽光,夏季避免強光暴曬,怕北方春季干燥的狂風和盛夏的烈日,在氣溫25℃—30℃、相對濕度70%以上的環境條件下生長最佳。盆栽要求疏松肥沃、腐殖質含量較高、排水透氣性強的培養土。
養殖:
繁殖方式
根插繁殖
1、采根穗母株的選擇
根穗母株是提供優質種條的繁殖母體,必須嚴格選擇,才能保證保持母本的優良特性。一般采用5-10年生,適合做綠化苗木的樹木,其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葉色濃綠、輪枝緊密、表現性狀良好的植株。
2、根穗的采集
每年4-5月份是園林綠化的好時期,也是扦插繁殖的最佳時候。大量的綠化苗木出圃,借此機會,收集苗木挖掘后的剩余根系,也可挖取異葉南洋杉樹木離土層表面較淺部位的部分根系。做為扦插繁殖的材料。
3、根穗的處理
無性繁殖中的根穗處理是關系到扦插成活生根的重要環節,異葉南洋杉根穗耍及時處理,做法是:選以斷面為0.8-1.2Cm的根,剪取10cm左右,按頭尾依次排列,以20-30根為一捆,放在陰涼通風處,促使肉質根蒸發過多的水分以防止腐爛,晾干時間一般為一周左右為宜。扦插基質和環境的選擇扦插基質的選擇選擇過篩的粒徑大小在0.5-1.Omm的純凈河砂為扦插基質,其具有通氣性、排水性良好的優點。
4、扦插床的建造
扦插床用磚砌成,高25m,寬10Ocm,長度以扦插數量而定,床底平整,床內放大扦插基質,稍微整平壓實即可投入使用。
5、扦插環境的選擇
扦插環境的選擇對扦插成活十分重要,異葉南洋杉適宜的生根溫度為15-25度,濕度為70%-80%,并有足夠的光照,以弱度遮蔭為好,選擇在這樣濕潤條件下設置的扦插場所進行扦插繁殖,容易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成活率高。
扦插***根插以行插為好,株距4cm,行距6cm為宜,用寬6cm,長100cm,厚2cm的板條為尺子,放在沙床上為行距,用小鏟沿著木板的邊緣開斜溝,深度為7cm左右,穗條插入沙床以2/3為好,然后以4cm左右的等距離將穗條整齊地擺在溝內,務必將頭朝上,然后覆沙壓實,插完后澆一次透水。
播種繁殖
播種法繁殖因種皮堅實、發芽率低,故種前最好先破種皮,以促使其發芽。另外,播種的幼苗易受病蟲危害,因此所用的土壤應經嚴格的消毒。種子最好經砂床催芽或上述破殼播種法,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一般約30天左右可發芽。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較為容易,被廣泛采用。一般在春、夏季進行扦插,但須選擇主枝作插穗,用側枝作插穗長成的植株歪斜而不挺拔。插穗長10至15厘米,插后在18℃至25℃和較高的空氣濕度條件下,約4個月可生根。如在扦插前將插穗的基部用200ppm吲哚丁酸(IBA)浸泡5小時后再扦插,可促進其提前生根。
要想獲得更多的主枝作為插穗,可將幼樹截頂,使頂端抽生出許多直立新梢,春季剪下作為插穗。這種剪頂的母株以后仍可繼續長出頂芽,作為永久性繁殖母株之用。盆栽南洋杉的土壤,宜用40%泥炭土、40%腐葉土和20%河沙配合而成。生長期應保持盆土濕潤,過干時會使下層葉片垂軟,但冬季要保持稍微干燥的狀態。冬季室溫應保持在5%以上,低溫會使生長點受凍枯死。
幼苗移植
南洋杉性喜溫暖濕潤,耐陰,不耐寒,籽播幼苗直根長、須根少。幼苗移植時,容易死苗。提高南洋杉幼苗移植成活率,應抓好以下幾個技術要點。
一、護根
由于南洋杉幼苗側根稀少,毛根細,稍不注意就會萎縮干枯,因此,保護幼苗根系很重要。首先,應連盆帶土運輸,并保持原培養土濕潤。其次,幼苗買回后要馬上定植,若一時來不及定植,應放在陰涼濕潤處,不能曝曬,以保護幼苗特別是根系鮮活。此外,冬季氣溫較低時,運輸中根系易受凍,應注意保溫。
二、細植
定植時幼苗盡量帶原土,定植土壤要疏松精細,不能太用力壓根部土壤,植后澆足定根水。另外,籽播南洋杉幼苗直根長,定植宜深些,以免根系暴露和倒伏,影響成活。
三、保溫
南洋杉不耐寒,若是冬季或早春買苗定植,除運輸過程要注意防凍外,定植后也要有保溫措施,如種在溫室內,或用地膜拱形覆蓋。
四、遮陰
南洋杉為耐蔭花卉,幼苗更怕曝曬,因此定植后要馬上遮陰
五、斷殘幼苗處理
南洋杉幼苗組織幼嫩,易斷殘,可采取以下辦法補救。對斷根幼苗可用清水洗后插于素砂中,適溫下經1—2周即可從斷面重新發根,待根系發達后再定植。對斷芽斷莖帶葉的幼苗,可照常定值,成活后經一定時間就會萌發新芽。
盆栽管理
松土澆水
定植后及時澆水和松表土,減少水分蒸發。平時澆水要適度,生長季節勤澆水,每周澆2~3次,滲深10~15厘米為宜。隨著苗木的生長,澆水次數減少,經常保持盆土及周圍環境濕潤,嚴防干旱和漬澇。高溫干旱時節,應常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水或噴霧,增加空氣濕度,保持土壤濕潤。忌夏季盆土過干或冬季水量過大,過干或過濕都易引起下層葉垂軟。夏季避免強光曝曬,可置于棚內遮蔭處,經常灑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整形管理
南洋杉以株姿直立挺拔為美,在扦插苗的第2年,或者播種苗長至50厘米左右時,應立棍裹扎支撐,以防植株扭曲,影響觀賞效果。幼樹宜每年或隔年春季換盆1次,五年以上植株每兩三年翻盆換土1次,并結合噴灑矮壯素,控制南洋杉的高度。北方地區于4月末或5月初出室放避風向陽處養護,盛夏需適當遮蔭,生長季節適時轉盆,以防樹形生長偏斜,影響觀賞。南洋杉不耐嚴寒,北方地區于9月末或10月初(寒露)移入室內,放陽光充足、空氣流通處,禁肥控水,室溫不得低于8℃。
勤施肥料
盆栽南洋杉宜用腐葉土、草炭土、純凈河沙及少量腐熟的有機肥混合配制。盆土以3份壤土、1份腐葉土、1份粗砂和少量草木灰混合為好,土層的深度掌握在上層生根的芽點剛好露在土面上。自春季新芽萌發開始,每月追施1~2次腐熟的稀薄有機液肥和鈣肥,可保持株姿清新,葉色油潤。
導致南洋杉黃葉的原因可歸結為以下5點:
1、光照過弱。在光照良好處養護,南洋杉生長良好,長期在光線較如處,則會表現出葉片黃化并伴隨有葉片脫落的現象,這需要將其追件移至光照較好處,否則植株會進一步加重病情。
2、澆水過多。南洋杉的澆水原則是見干見濕,切不可澆水過多或過勤,盆土不干不澆,否則根系缺氧會腐爛,造成難以吸收水分和養分,植株則出現不適的癥狀。
3、低溫或高溫危害。南洋杉在溫度低于5度時就會葉片發黃,且有少量脫落。在高溫期如果空氣濕度低,就會出現大量的黃葉。
4、空氣濕度太低或風太大造成葉片急性脫水、黃化。這需要將其放在避風處,或經常噴水、灑水,提高空氣濕度。
5、病害的侵染。一般要用多菌靈、百菌清等藥物噴灑預防。
異葉南洋杉是南洋杉科南洋杉屬植物,喬木,原產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世界各地有引種。異葉南洋杉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稍耐半陰,生長適溫18-28℃。春夏秋三季為其生長季節。
異葉南洋杉喜歡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喜好陽光,但幼苗喜陰,冬季需要充足的陽光,而夏季要適當遮陰,避免陽光暴曬。南洋杉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在氣溫保持25℃—30℃的情況下生長最佳。室內盆栽養殖,要放在空氣流通處,室溫不能低于8℃。
養殖異葉南洋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山地或丘陵地。種植前先清理林地地被物,然后挖穴整地,植穴規格50×50×50厘米,每穴施腐熟的土雜肥3-4千克或復合肥100克。宜在雨季陰雨天造林,株行距3×3米。也常盆栽作為觀賞盆景,并應根據苗的大小選擇相宜的花盆。每2-3年換1次盆,以防植株長得過高。宜于早春進行。養殖異葉南洋杉盆景的時候,要盡量用養分充足的土壤來種植,可以使用園土+腐葉土+粗砂混合比例為2:1:1的方式進行配制。注意不要種得太深,最好使上層生根的芽點剛好露在土面上。盆栽時間宜在春季到秋季間,可放在室外通風良好、陽光充足處養護,應多澆水,但忌盆內積水,澆水做到“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并在空氣高溫干燥時向植株噴水,降溫增濕,以使葉色清新;澆水要及時。自秋末以后,逐漸減少澆水,以增強其抗寒力。生長季節應每隔2周追施1次肥料,以含氮、鉀的復合肥為宜。一般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為使葉色濃綠,可噴施葉面寶等葉面肥。冬季放在避風向陽處越冬,若遇寒流可移至室內,也可在冷室內越冬,控制澆水,保持盆土0℃以上不結冰即可。它喜歡濕潤的生長環境,除了平時保持土壤的潮濕之外,還需要經常在植株上噴水進行保濕。尤其是到了冬季,空氣的濕度非常的低,可以用潮濕的抹布擦拭葉片來增加濕度。
為避免主干向一面傾斜,宜半月轉盆1次,讓植株均勻受光。此外,幼樹樹干脆弱,容易彎曲變形,宜從幼株時就立支柱固定主干。平時要注意保護好側枝,以免被損害而影響株型。在正常情況下,不必修剪枝條,讓其自然生長。異葉南洋杉頂端優勢較強,當植株長到一定的高度后,可將頂部截去,以控制植株高度;對于側枝也要疏剪,以使其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合乎造型要求,但對于輪生枝則要有選擇地保留,以突出品種特色,保持其特有風貌。每1至2年的春季翻盆一次,盆土宜用疏松肥沃,含腐殖質豐富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
注意事項:幼樹勤換盆,南洋杉的幼樹最好每年或者隔年春季換一次盆,五年以上的植株最好每兩三年換盆翻土一次。保持環境濕度,南洋杉不耐旱,所以在高溫干旱的季節,要經常向葉面和周圍噴水、噴霧,增加空氣濕度,保持土壤濕潤。切忌盆土過干或者過濕,容易引起下層葉片的垂軟。勤施肥料,盆栽南洋杉宜用腐葉土、草炭土、純凈河沙及少量腐熟的有機肥混合配制。春季新芽萌生,每月應該追施1—2次腐熟的稀薄有機液肥和鈣肥,保持葉片顏色的潤澤。
防病害:有葉斑病、針葉棕化病、針葉枯病、葉和莖凋萎病、根腐病和小枝頂枯病。幼樹每周1次定期噴射0.5%波爾多液,以防猝倒病。對已發病的葉斑病等,可用50%百菌清、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
防蟲害:若發生介殼蟲危害植株,應及時用肥皂水沖洗或用40.7%毒死蜱乳油和40%氧化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在南洋杉生長旺季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給它進行澆水。也可以在它的葉片或者周圍撒點水來增加土壤和空氣濕度。當然澆水也不能交太多了,老掉牙的問題就是會積水然后爛根,雖然經常有提醒,但是在實際情況下,還是會有很多人忘記這個問題。這些我們能避免的情況就盡量避免。
然后是南洋杉的光照,它是喜歡陽光的,所以盡量將它多放置在陽光底下沐浴。不過等到夏季的時候,如果是放在室外的話,就要給它上一層遮陽傘了,對它的防曬工作是必須要做到的,如果不進行防曬就會曬傷,葉子會被灼燒。
如果有一些只干是病殘的,或者業者是曬傷啊,又或者是腐爛落下的,就要及時的將這些給清除修剪掉。修剪工作在盆景當中顯得尤為重要,是提高它美觀度的重要一步。所以處理掉這些,即是為了提高它的美觀程度,又是為了預防這些日后引起的病蟲害問題。
南洋杉出現病蟲害問題還是很常見的,一旦出現了就要及時的解決。但還不是特別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借助自己家有的一些工具手動的將這些摘除清理,又或者是用風油精,洗衣粉,這些看能否解決,可以的話盡量解決,但如果這些都解決不了,病蟲害的面積是比較大,又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就可以去采用化學藥劑來進行處理。
南洋杉是一種屬于南洋杉科植物。又常被人們稱為肯氏南洋杉、花旗杉,壽命可以長達450年,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南洋杉盆景的養殖***和注意事項。
南洋杉是常綠喬木,有一尖塔形或稍為平頂的樹冠,高度一般可以達到15米。枝輪生,上部枝上升,幼葉針形,背面有棱而下延,老葉堅硬,成一種緊密的復瓦狀排列,和枝合生。花單性,雌雄異株,偶同株。花期一般是每年的春夏兩季。
本植物原產于澳洲。樹冠雄偉蒼綠,是一種十分漂亮的觀賞樹木。
扦插繁殖,但成活率不大,僅限于花房中進行。關于南洋杉盆景繁殖***這里就不作介紹了,我們來看看南洋杉盆景的養殖***和注意事項。
1、土壤:南洋杉盆景的盆土一般主要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進行混合而成,比較一般是各1/3另加少里基肥配制最適合。
2、澆水:南洋杉盆景喜歡濕潤環境,一般在干旱季節和夏季應注意經常向葉面噴灑清水,這樣做既能增加空氣濕度,又可保持葉色清新光亮。到了夏天澆水一定要充足。但是要注意盆土不能有積水。一般保持盆土濕潤就可以了。
3、光照:南洋杉盆景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北方地區一般于5月上旬搬到南面陽臺上或庭院向陽處,入夏后注意適當遮陰,避免曝曬。北方地區蒔養,9月底10月初就要移入室內,放在陽光充足處,控制澆水
4、溫度:南洋杉盆景的耐寒性不太強,一般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7一24℃。如溫度比較高可以提高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
5、施肥:南洋杉生長較迅速,因此在其生長旺盛季節,需要經常施追肥,以補充其生長所需養分。一般從春季新芽萌發時開始,每月注意追施1-2次腐熟稀薄餅肥水,供其吸收利用,才能生長健壯。
6、修剪:南洋杉盆景如果出現下部枝葉逐漸枯黃脫落的情況就需要進行修剪,為了盆景造型的美觀,更是需要精心的處理。
7、蟲害:南洋杉的病害有葉斑病、枝枯病和根瘤病等。葉斑病、枝枯病可選川70%甲基托布津8(”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一600倍液噴灑防治;潰瘍病用40%福美砷100倍液或高錳酸鉀1001〕倍液涂抹消毒;根瘤病用鏈霉素1000倍液浸泡。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危害,少量發生時,用清水沖洗葉片,較嚴重時,可用40%的氧化樂果乳劑500一100()倍液噴殺。
南洋杉盆景可以擺設在家居客廳、書房以及庭院等地方,在許多家里都有看到,其實也是比較容易養護的一種植物,而且也十分的美觀。
好了,南洋杉盆景怎么養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南洋杉盆景怎么養護、南洋杉盆景怎么養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