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桂靈
近日,中國計量大學校長徐江榮在該校2022級新生開學典禮上致辭中表示,有一些大學生認為“上了大學就輕松了”,這是對大學學習的一個嚴重誤判。徐江榮分別向老師、同學和家長提出忠告,給同學的忠告是:網(wǎng)絡游戲是最大的校園毒品,每年被取消學籍的同學90%因為游戲,100%不值得同情。
別以為沉迷于游戲的只是少不更事的中小學生,考入高等學府的年輕人群體中也不乏其人。徐江榮校長披露“每年被取消學籍的同學90%因為游戲”的重磅信息,揭示出一些大學生沉迷于網(wǎng)游的“驚人”狀況。這應該引起包括高校在內全社會的反思與警覺——是時候考慮如何提升大學生自控與自律能力了。
高校學生已是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本應該具有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基本認知與能力。但在獨自面對外面世界和***式大學生活時,在遠離父母監(jiān)護和他律監(jiān)督缺失的環(huán)境里,一些大學生容易缺乏對于游戲的自制力。網(wǎng)絡游戲的誘惑與引力,足可讓一些大學生流連忘返、廢寢忘食、滋長惰性。校長那句“100%不值得同情”的冷酷狠話背后,其實寄予著對這些學生愛之愈深責之愈切的深厚情感。
大學生人到成年,其思想認知、價值取向、是非觀念和自控意識也應當與時俱進。“因為游戲”被取消學籍,首先錯在大學生難敵誘惑的意志力薄弱,而不能完全歸咎于網(wǎng)絡游戲的吸引力太強。故此,幫助大學生主動遠離網(wǎng)絡游戲,避免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既需要來自大學生自身的理智感悟和理性思考,也需有高校老師的教育引領與適當約束。
不夸張地說,沉迷網(wǎng)游并非只表現(xiàn)于學校校園,而是漸漸成為一種社會通病。因此,防范大學生沉迷網(wǎng)游,就不能只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是要從多個層面綜合施治。一是要從學校領域自下而上都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日前,河北秦皇島一所中學門口擺放貼有“免費碎手機”標識的桌子,并放置一把錘子的視頻流傳,引發(fā)網(wǎng)民關注。此舉雖飽受爭議,卻再一次推高了“中小學生禁止帶手機進校”的話題討論。有序使用手機、適度觀看網(wǎng)游,應該是從小就注意培養(yǎng)的良好上網(wǎng)習慣,對大學生也不能放松和放任。
二是高校要營造節(jié)制網(wǎng)游的管理氛圍。當下,一些學生存有“上了大學就輕松了”的惰性觀念,坊間還流傳著“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等言論,但“快樂”不等于娛樂化,“***式”也不等于放任不管。對沉迷網(wǎng)游、屢教不改、混時度日、荒廢學業(yè)者,予以外科手術式的“取消學籍”是必要的。不過,不能因此放松日常性的“育人”職責,或是采取以罰代管的方式,加強必要的教育疏導仍然不可或缺。
此外,家庭的教育管束也至關重要,培育孩子們的健康上網(wǎng)習慣,家長要率先垂范;要與學校的嚴管相向而行、步調一致,謹防校緊家松的“兩張皮”。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