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出現高原反應怎么處理這個問題,高原反應有什么解決辦法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果高原反應比較小,可采取靜養的辦法,多飲水,少運動,休息一段時間癥狀就會消失會減弱。可服用一些緩解高原反應的藥品:紅景天、奧默藍養片,葡萄糖液等。嚴重高原反應適量吸氧。對于高原適應力強的人,一般高原反應癥狀在1-2天內可以消除,適應力弱的需3-7天。
高原反應是因為人體不適應環境而導致的病癥,是高原地區常見的疾病,那么有高原反應應該怎么治療,以下是由我整理關于高原反應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高原反應的癥狀
高原反應常見的癥狀有頭痛,失眠,食欲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頭痛是最常見的癥狀,常為前額和雙顳部跳痛,夜間或早晨起床時疼痛加重。肺通氣增加如用口呼吸,輕度活動等可使頭痛減輕。
高原反應的發病率與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時間以及體質等有關。一般來講,平原人快速進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時,50%~75%的人出現高原反應,但經3~10天的習服后癥狀逐漸消失。本病的發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高原反應的發生率與男性的體重指數呈正相關,與女性的體重指數無關,說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高原反應的治療***
1、輕癥者??刹挥杼幚?,一般經適應1~2周癥狀自行消失。反應較重者酌情選用鎮痛、鎮靜、止吐等藥物對癥治療,如去痛片、***、甲氧氯普胺等。頭痛及嘔吐還可用“氨撲苯”及“消嘔寧”,后者主要作用于嘔吐中樞而對其他區域無抑***用。
2、重癥者。可予間斷或持續吸氧,不主張長時間吸氧,因有礙機體對低氧環境習服。必要時可用輕緩利尿劑如醋氮酰胺或用氨茶堿口服等治療。
治療基本原則是早期診斷,避免發展為嚴重高原病。輕型患者無特殊治療,多數人在12~36小時內獲得充分適應后,癥狀自然減輕或消失。
高原反應的急救治療***
1、出現高原肺水腫時,絕對半臥位休息,兩腿下垂,立即充分吸氧,最好是含有50%~70%酒精的氧氣,流量6~8升/分;立刻口服***(速尿)40毫克/日。使用速尿可能會出現輕微惡心、腹瀉、藥疹、視力模糊、直立性眩暈、肌肉痙攣、口渴等,注意開始用量不要過大,根據情況可加至80毫克,2次/日。硝苯地平減少肺水腫。
2、發生感冒時,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原地區應盡量避免感冒。高原感冒時發燒溫度有假象,測體溫的溫度常會低于實際溫度1度,所以易被忽視。呼吸道感染即使很輕微,也可增加發生高原肺水腫的危險性。因此,要加強保暖預防。進入高原后,減少洗澡次數或不洗。發現感冒初起癥狀,立即服用抗感冒藥。若兩天以后再服抗感冒藥,一般已無效。
3、發生高原腦水腫時,要迅速、連續給含5%二氧化碳的氧氣直至清醒,清醒后仍間斷給氧。有條件的應用高滲葡萄糖、甘露醇、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色素C等治療以減輕腦水腫,促進恢復。
4、發生呼吸性鹼中毒時,用報紙卷成圓錐狀,在錐尖處撕開一個直徑1-2厘米的小孔,將圓錐狀的報紙緊貼面部,使呼出的氣體再度吸回來,也就是將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吸回來,改善體內的酸堿度,糾正呼吸性鹼中毒。
高原反應的臨床表現
1、由平原快速進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由高原進入海拔更高地區,在數小時或1~3天內發病。
2、有下列表現之一或一種以上者應考慮本病。
①有頭痛、頭昏、惡心嘔吐、心慌氣短、胸悶胸痛、失眠、嗜睡、食欲減退、腹脹、手足發麻等癥狀,經檢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釋者。評價癥狀的程度主要依據頭痛及(或)嘔吐的程度(輕、中、重度),并結合其他癥狀。
②休息時僅表現輕度癥狀如心慌、氣短、胸悶、胸痛等,但活動后癥狀特別顯著者。
③有下列體征者,如脈搏顯著增快、血壓輕度或中度升高(也有偏低),口唇及(或)手指發紺,眼瞼或面部浮腫等。
3、吸氧或適應1~2周,或轉入低處后上述癥狀或體征明顯減輕或消失者。
高原反應的檢查
1、接觸高原的狀況是初次進入高原或回到平原居住一段時間后重返高原,或從高原至另一更高處。
2、發病地區的海拔高度。
3、從進入高原到發病經歷的時間。
4、發病有無明顯的誘因,如登高速度過急、體力活動過大、寒冷或氣候改變、饑餓、疲勞、失眠、暈車、情緒緊張、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
5、病后有無經吸氧或轉往低處(3000m以下)病情自然好轉史。
6、進入高原前或發病前有無類似癥狀發作。
下一頁更多有關“高原反應的注意事項”的內容
如果高原反應比較小,可采取靜養的辦法,多飲水,少運動,休息一段時間癥狀就會消失會減弱。可服用一些緩解高原反應的藥品:紅景天、奧默藍養片,葡萄糖液等。嚴重高原反應適量吸氧。對于高原適應力強的人,一般高原反應癥狀在1-2天內可以消除,適應力弱的需3-7天。
1、休息。一旦考慮急性高原反應,癥狀未改善前,應終止攀登,臥床休息和補充液體。輕癥者可不予處理,一般經適應1~2周癥狀自行消失。
2、氧療。經鼻管或面罩吸氧(1~2L/min)后,幾乎全部病例癥狀緩解。
3、藥物治療。頭痛者應用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普魯氯哌嗪;惡心嘔吐時,肌注丙氯拉嗪(或甲哌氯丙嗪)。
4、宜地治療。癥狀不緩解甚至惡化者,應盡快將患者轉送到海拔較低的地區。
擴展資料:
進入高山前應對心理和體質進行適應性鍛煉,如有條件最好在低壓艙內進行間斷性低氧***與習服鍛煉。
初入高山者如需進4000m以上高原時,一般應在2500~3000m處停留2~3天,然后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過600~900m。
到達高原后,頭兩天避免飲酒和服用鎮靜催眠藥,避免重體力活動,輕度活動可促使習服。避免寒冷防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高原反應
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