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小血藤的藥用價值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小血藤的藥用價值和功效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拉狗蛋”的學名叫做拉拉秧,桑科葎草屬一種野生的攀藤植物,徑上面有刺,俗稱剌剌央,中文學名葎草,生于耕地,尤其在溝邊,路旁和荒地,長勢旺盛常形成單一群落,是麥田和果園中的主要害草。
分布于東北、華北、華南、華東、臺灣等。別名有鋸鋸藤、拉拉秧、拉拉腕、娃娃拳、拈拈草、小活血、活血草、紅茜草、四輪車、掛拉豆、紅線草、小血藤、血見愁、拉拉纓、拉狗蛋、沙沙秧根等多個。
擴展資料
藥用價值:
1、出血癥
本品味苦性寒,善走血分,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活血行血,故可用于血熱妄行或血瘀脈絡之出血證,對于血熱夾瘀的各種出血證,尤為適宜。如治吐血不止,單用本品為末煎服;
若治衄血,可與艾葉、烏梅同用,如茜梅丸;治血熱崩漏,常配生地、生蒲黃、側柏葉等;若與黃芪、白術、山茱萸等同用,也可用于氣虛不攝的崩漏下血,如固沖湯;治尿血,常與小薊、白茅根等同用。
2、血瘀經閉
本品能通經絡,行瘀滯,故可用治經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血瘀經絡閉阻之證,尤為婦科調經要藥。如治血滯經閉,單用本品酒煎服,或配桃仁、紅花、當歸等同用;
治跌打損傷,可單味泡酒服,或配三七、乳香、沒藥等同用;治痹證,也可單用浸酒服,或配伍雞血藤、海風藤、延胡等同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拉拉秧
血藤功用主治:散血藤的功效,祛風濕,解熱毒,治瘀血凝滯,筋骨風痛及瘡毒紅腫。治急、慢性闌尾炎,風濕痹痛,赤痢,血淋,月經不調,疳積,蟲痛,跌撲損傷。
敗毒消癰,活血通絡。
藥物配伍:配敗醬草,清熱解毒,活血消癰,配連翹,瀉火清熱,配苦參,清熱解毒。
擴展資料:
生藥材鑒定
干燥莖呈圓柱形,略彎曲,通常截成長約30厘米的段狀,直徑1~3厘米,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淺的縱槽紋及明顯的橫裂紋,有時可見膨大的節部及略凹陷的枝痕或葉柄痕,栓皮常呈鱗片狀開裂,脫落處露出淡紅棕色的內皮部。
質堅韌,有彈性,折斷面裂片狀,平整的橫切面,木質部黃白色,導管呈細孔狀;髓射線棕紅色,放射狀排列。氣異香,味淡微澀。以條勻、徑粗者佳。本品在華北、東北、中南地區作雞血藤使用。顯微鑒定:莖橫切面。
木栓層為多列木栓細胞,較老莖的木栓細胞內壁木化增厚,皮層窄,維管束約12個,由寬狹不一的射線所間隔;韌皮部有多數含黃棕色物的分泌細胞,常切向相接,與篩管組織相間、互列成數層;束內形成層明顯。
木質部導管巨大,類圓形,直徑至370μm,常單個散列或2個并列;木纖維壁厚,髓較窄。本品薄擘組織中散有石細胞群,石細胞腔內有時含草酸鈣方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血藤
【功用主治-血藤的功效】養血消瘀,理氣化濕。治癆傷吐血,肢節酸疼,心胃氣痛,腳氣痿痹,月經不調,跌打損傷。①《草木便方》:入血分,破瘀生新。療損傷積血,止痰血,鼻衄,臌脹,金瘡。②《分類草藥性》:治一切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吐血;通氣,又治惡毒。③《貴州民間方藥集》:舒筋活絡,通經破瘀。治跌打損傷,風濕麻木,調月經。④《貴州民間藥物》:治心氣痛。⑤《四川中藥志》:通經活血,強筋壯骨。治五癆七傷,跌打損傷,風濕血痹,筋骨肢節酸痛及腳氣,痿躄。⑥《貴州草藥》:除濕,理氣止痛。治胃氣痛。
又名:南五味子、土木香。
【出處】:出自《草木便方》《重慶草藥》:小血藤,性味、效用、用法同大血藤,香氣較大血藤濃,效用更好,但生長較少。中醫處方中常將大、小血藤并列,并用等分,沒有小血藤時,即以大血藤多用一份以代替。
【拼音名】:XiǎoXuèTénɡ
【別名】:鉆骨風、八仙草、鉆石風、五香血藤、滑藤、爬巖香、滿山香、香血藤、天青地紅、血糊藤、鉆巖尖、香巴戟、土巴戟、川巴戟、秤蛇根、老蛇斑、野五味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味子科植物鐵箍散的莖藤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hisandrapropinqua(Wall.)Baill.Var.SinensisOliv.
【采收和儲藏】:10~11月采收,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落葉或半落葉木質藤本,長2-3m。根圓柱形,木質而堅硬,略彎曲。老枝灰色,小枝棕褐色。單葉互生;葉革質;葉柄長0.5-1cm;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2cm,寬1-3cm,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呈圓形,邊緣具不明顯的疏齒,上面綠色,嫩葉上面有時有淺色斑紋,下面略被白粉,側脈6-8對,不明顯。花雌雄異株;花單生葉腋或簇生,直徑約1cm;花被6-9,排成3輪,最外3片較小;雄蕊6-9,花絲基部稍連合,雄蕊嵌于肥大的花托縫穴中;雌蕊群球形,心皮10-30,離生,結果時花托伸長約3-7cm。小漿果球形,直徑5-7mm,熟時鮮紅色。種子腎圓形,種皮光滑。花期6-8月,果明7-10月。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1.南五味子,別名紅木香、紫金藤、紫荊皮、盤柱香、內紅消、風沙藤、小血藤,拉丁文名Kadsuralongipedunculata,藤本植物,各部無毛。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徑4~6mm。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干癟,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五味子為名貴常用中藥材,集中在黃河流域以南。我國多地可產。
藥用價值:
性狀:
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徑4~6mm。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干癟,皺縮,
南五味子
果肉常緊貼種子上。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微酸。
性味與歸經: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2.八月瓜又名八月炸,木通和三葉木通的果實,野生果品。因八月果熟開裂而得名。果形似香蕉,富含糖、維生素C和12種氨基酸,以及人體不能合成的纈基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果味香甜,為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有“土香蕉”之稱。以天子山景區居多。索溪峪、楊家界等山麓谷地、林緣灌木叢中野生資源豐富。為上乘野果,現被有關部門列為重點開發項目。
產地:
生于山坡、路旁、河邊、林緣和闊葉林內。
生于山地雜木林或灌木叢中。
生于海拔600-1900m的石山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于河南、陜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四川、重慶、云南、貴州、***、湖南西南部。
好了,小血藤的藥用價值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小血藤的藥用價值和功效、小血藤的藥用價值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