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3日電(記者李棟)眼下,我國秋糧生產進入關鍵期。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中稻旱情正在陸續緩解,全國大部分地區秋糧生產進展順利。
“現在是水稻最需要用水的時候,看到田塊干裂,我們一度很著急。現在臨時泵站能把白塔河的水抽提到農田,終于放心了。”安徽省天長市種糧農民李登貴說。
今年夏季,長江地區持續高溫,加上降雨偏少的旱熱疊加氣候災害給秋糧生產帶來不小的挑戰。當前正值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有關部門和地區加強部署,落實相關舉措,努力打贏秋糧豐收保衛戰。
“通過調試設備、建立臨時泵站、巡檢維修,我們輾轉于多個鄉鎮,解決農戶的澆灌難題。過去100多天里,78個新建的臨時泵站和新架設的管道讓河水灌溉了100多萬畝稻田中,為農戶解了燃眉之急。”天長市防汛抗旱服務隊隊長王澤彬介紹。
近日,財政部會同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研究,緊急通過中央預備費安排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100億元,支持各地做好抗旱救災、秋糧防災穩產、保障群眾飲水安全等相關工作。
其中,安排水利抗旱救災資金65億元,支持受災地區開展水利調水、增打機井、興建救災所需抗旱水源,重點保障群眾飲水及農業灌溉用水等。安排農業抗旱保秋糧生產資金35億元,主要用于支持受災農戶購買燃油、農藥、種子等農業生產恢復所需物資;同時,對噴施葉面肥、調節劑、抗逆劑、殺菌殺蟲劑等提高農作物抗旱性的混合藥劑給予補助,防范旱情發展蔓延,保障秋糧穩產豐收。
“長江流域是我國糧食重要產區,特別是秋糧所占比重更大,旱情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必須采取堅決有力措施,將旱情影響降到最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南方地區秋糧主產區由于抗旱措施有力,整體上對秋糧生產影響不大。
眼下距離秋糧陸續收獲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總農藝師王積軍表示,南方地區要積極應對干旱影響,同時要預防旱澇急轉。近期通過組織線上培訓班等方式,動員各級農技推廣部門,深入一線分類指導,確保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到位,千方百計奪取秋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