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比光速快1300萬億倍的物質,以及比光速快一萬倍的速度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哪個,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世界上沒有比光速還快的東西,宇宙內光速是物質速度的上限,根據相對論,當一個物質無限接近光速時,物質的質量會趨近無窮大。如果非要說比光速快的東西,那就是想象力了,可以在瞬間想象出來幾百光年外的星星是什么樣的。
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它與觀測者相對于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即相對于光源靜止和運動的慣性系中測到的光速是相同的。
擴展資料:
在20世紀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質能等價理論的推論,即著名的方程式E=mc^2,式(質能方程)中為E能量,單位電子伏特(eV),m為質量,c為光速;也就是說,一切物質都潛藏著質量乘以光速平方的能量。
一個靜止的物體,其全部的能量都包含在靜止的質量中。一旦運動,就要產生動能。由于質量和能量等價,運動中所具有的能量應加到質量上,也就是說,運動的物體的質量會增加。當物體的運動速度遠低于光速時,增加的質量微乎其微,如速度達到光速的10%時,質量只增加0.5%。但隨著速度接近光速,其增加的質量就顯著了。如速度達到光速的86.6%時,其質量增加了一倍。
這時,物體繼續加速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當速度趨近光速時,質量隨著速度的增加而成幾何倍數上升,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時,質量趨向于無限大,需要無限多的能量。因此,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可能達到光速,只有質量為零(在宇宙大爆發時,即大爆炸初始普朗克時期開端之間有很多能量不為0的粒子的質量為0)的粒子才可以以光速運動,如因科學研究虛構的“光子”、“引力子”這個名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光速
沒有比光速還快的物質。
物體的質量還跟它運動的速度有關(前提是物體的速度要相當大,能跟光速能比較,比如說是四分一的光速),物體的質量將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的質量將趨于無窮大,所以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只有靜止質量為零的光子,才始終以光速運動著。
實驗室***
光速測定的天文學***和大地測量***,都是采用測定光信號的傳播距離和傳播時間來確定光速的,這就要求要盡可能地增加光程,改進時間測量的準確性。
這在實驗室里一般是受時空限制的,而只能在大地野外進行,如斐索的旋輪齒輪法當時是在巴黎的蘇冷與達蒙瑪特勒相距8633米的兩地進行的,傅科的旋轉鏡法當時也是在野外,邁克耳遜當時是在相距35373.21米的兩個山峰上完成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可以使用更小更精確地實驗儀器在實驗室中進行光速的測量。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光速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22日報道,歐洲研究人員發現了難以解釋的中微子超光速現象,這一現象違背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研究人員目前對此持謹慎態度,希望全球科學家能共同探究原因。據報道,意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下屬的一個名為OPERA的實驗裝置接收了來自著名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兩地相距730公里,中微子“跑”過這段距離的時間比光速還快了60納秒(1納秒等于十億分之一秒)。參與實驗的瑞士伯爾尼大學的安東尼奧·伊拉蒂塔托說,他和同事被這一結果震驚了,他們隨后反復觀測到這個現象1.6萬次,并仔細考慮了實驗中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認為這個觀測結果站得住腳,于是決定將其公開。光速約每秒30萬公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沒有任何物體的速度能夠超過光速,這成為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礎。如果真的證實這種超光速現象,其意義十分重大,整個物理學理論體系或許會因之重建。由于事關重大,一些專家對觀測到的這種超光速現象持謹慎態度。伊拉蒂塔托就此表示,歡迎來自外界的質疑,他和同事正是因為找不出任何解釋,才公布結果希望尋求全球科學界同行的幫助。2007年,美國研究人員在從費米實驗室向另一個名為MINOS的實驗裝置發射中微子時也觀測到類似的超光速現象,但當時研究人員對整個實驗的精確度不是很有信心。如果超光速現象確實存在,勢必需要新的理論解釋。有研究人員猜測,可能如弦理論預測的那樣,在空間中還存在其他未知的維度,這些中微子就是抄了其他維度的“近路”而“跑”得比光還快。
比光速快1300萬億倍的物質不存在,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得出。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
相對論的推論是沒有任何物體能加速到光速。不管建造動力多么強勁的火箭飛船,它們也永遠不能到達光速。這是因為物體運動得越快,其動能越大,慣性也越大。愛因斯坦在他的質能方程中指出,能量和質量或者說慣性相關聯。因此,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加,它的慣性也增加,從而越來越難繼續加速。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