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展期貸款五級分類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展期貸款五級分類的要求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貸款五級分類為正常、關注、資級、可疑、損失,分別對貸款收回的可能性進行定義。不良貸款是指分類級別在次級及以下的三類貸款。
一、正常貸款核心定義:債務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債務人不能按時足額償還債務。
二、關注貸款核心定義:盡管債務人目前有能力償還債務,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三、次級貸款核心定義:債務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四、可疑貸款核心定義: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五、損失貸款核心定義: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拓展資料】
貸款是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來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簡單通俗一點的理解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錢。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不良貸款是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和呆賬貸款的總稱。逾期貸款指借款合同約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能歸還的貸款,呆滯貸款是逾期(含展期后到期)超過規定年限以上仍未歸還的貸款,或雖未逾期或逾期不滿規定年限但生產經營已終止,項目已停建的貸款;呆賬貸款是按有關規定列為呆賬的貸款。不良貸款預示著銀行將要發生風險損失。把不良貸款減少到最低限度,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首要目標。
貸款五級分類是指商業銀行根據借款人的實際還款能力對貸款質量進行五級分類,即按風險程度將貸款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類,后三類為不良貸款。
1、正常貸款
借款人和銀行簽訂合同后,按時還款,貸款的損失為0。
2、關注貸款
借款人有能力還款,但還款存在不利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貸款的損失不超過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
3、次級貸款
借款人還款能力存在明顯問題,無法償還貸款本息,需要通過抵押資產或其他方式還款,貸款損失會在30%-50%。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
4、可疑貸款
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有抵押和擔保也會造成損失,貸款損失幾率在50%-75%之間。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
5、損失貸款
借款人沒有償還貸款本息的可能,貸款肯定會虧本,對于這筆貸款,銀行將在辦理必要的法律手續后進行注銷,貸款損失在75%-100%。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在采取所有措施或所有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依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拓展資料:
一、貸款還款方式
(1)等額本息還款:即貸款本息之和采用等額月還的方式。多數銀行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都采用了這種方式。每月的還款金額是一樣的;
(2)等額本金還款:即借款人將貸款金額平均到整個還款期的每一期(月)回報,同時還清前一交易日至本還款日的貸款利息的一種還款方式。每月的付款就逐月減少;
(3)每月還本付息:即借款人在貸款到期日一次性償還貸款本金(適用于期限不足一年(含一年)的貸款),貸款計算按日計息,按月還本息;
(4)提前償還借款人向銀行申請的貸款,可提前償還部分貸款金額,一般為10000或10000的整數倍,待銀行發布新的還款計劃后償還,和到期還款金額的變化,但這種方式是一樣的,新的還款年限不得超過原貸款年限
(5)提前還清全部貸款:即借款人向銀行提出申請,可以提前還清全部貸款金額。還款后,貸款銀行將終止借款人的貸款并辦理相應的注銷手續。
(6)隨貸隨還:貸后利息按天計算,按日計息。可以隨時一次性結清而不受罰金。
貸款五級分類標準有關注到次級需要90天。
貸款五級分類如下:
1、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還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響貸款本息及時全額償還的消極因素,貸款損失的概率為0。
2、關注:盡管借款人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貸款損失的概率不會超過5%。
3、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需要通過處分資產或對外融資乃至執行抵押擔保來還款付息。貸款損失的概率在30%-50%。
4、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抵押或擔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損失,貸款損失的概率在50%-75%之間。
5、損失:指借款人已無償還本息的可能,無論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貸款都注定要損失了,其貸款損失的概率在75%-100%。
貸款逾期的定義:
貸款逾期通常是指該筆貸款到期后,借款人在未辦理相關展期或轉貸手續的前提下,未按照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時限向發放貸款的銀行歸還貸款本金及利息,從而造成貸款形成超出約定期限的一種現象。
征信的定義:
征信就是***化的、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為個人或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依法采集、客觀記錄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對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一種活動,它為***化的授信機構提供了信用信息共享的平臺。
2019年5月個人新版征信正式面世,征信信息的時長及精細程度將進一步提升。
個人貸款的定義:
個人貸款,又稱零售貸款業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一項重要的貸款業務。個人貸款是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向符合貸款條件的自然人發放的用于個人消費、生產經營等用途的本、外幣貸款。貸款人發放個人住房貸款時,借款人必須提供擔保。借款人到期不能償還貸款本息的,貸款人有權依法處理其抵押物或質物,或由保證人承擔償還本息的連帶責任。
五類貸款的定義分別為:
正常: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
關注: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次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
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
擴展資料:
貸款早期分類
1998年以前,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分類辦法基本上是沿襲財政部1993年頒布的《金融保險企業財務制度》中的規定把貸款劃分為正常、逾期、呆滯、呆賬四種類型,后三種合稱為不良貸款,在我國簡稱“一逾兩呆”。
逾期貸款是指逾期未還的貸款,只要超過一天即為逾期;呆滯是指逾期兩年或雖未滿兩年但經營停止、項目下馬的貸款;呆賬是指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確定已無法收回,需要沖銷呆帳準備金的貸款。中國商業銀行的呆帳貸款大部分已形成應該注銷而未能注銷的歷史遺留問題。
這種分類***簡單易行,在當時的企業制度和財務制度下,的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這種辦法的弊端逐漸顯露,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
比如未到期的貸款,無論是否事實上有問題,都視為正常,顯然標準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貸款即歸為不良貸款似乎又太嚴格了。另外這種***是一種事后管理方式,只有超過貸款期限,才會在銀行的帳上表現為不良貸款。
因此,它對于改善銀行貸款質量。提前對問題貸款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隨著不良貸款問題的突出,這類分類***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貸款五級分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