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guān)于李白唐詩三百首最經(jīng)典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唐詩三百首李白的詩有哪些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十首詩,家喻戶曉,經(jīng)典至極如下:
《登鸛雀樓》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在平時的登高望遠(yuǎn)中就能表現(xiàn)出來不凡的胸襟抱負(fù),從側(cè)面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jìn)取精神。
《相思》作者: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全詩情調(diào)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zé)o華,韻律和諧柔美。短短二十個字,卻讓人感覺到對友情的珍重,真可謂絕句之中的佳品。
《靜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短短二十字,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dá)了季節(jié)的寒冷,烘托出詩人羈旅他鄉(xiāng)的孤寂凄涼之情以及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涼州詞》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這首詩以豪邁曠達(dá)之筆,描寫了邊關(guān)將士們的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緒。
《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此詩語言樸素流暢,言簡意賅,情真意切,突出表達(dá)了作者思?xì)w的急切心情。
《楓橋夜泊》作者: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此詩裝句法最妙,似連而斷,似斷而連。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為唐詩開辟了新的風(fēng)氣,豪邁的氣象離別之作首次出現(xiàn)在唐朝詩壇。
8.《春望》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是老杜的代表作。
9.《涼州詞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整首詩蒼涼慷慨,悲而不傷,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diào),豁達(dá)廣闊。
10.《渭城曲》作者: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這首詩沒有極力渲染送別的不舍,只是截取了一個片段,卻讓人感受到那份依依不舍的朋友情。
1、《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fēng)送來花草的芳香。
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2、《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譯文:
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
3、《畫》
唐-王維
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
在遠(yuǎn)處可以看見山有青翠的顏色,在近處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
春天過去了,但花兒還是常開不敗,人走近了,枝頭上的鳥兒卻沒感到害怕。
4、《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昨天夜里風(fēng)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5、《草》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fēng)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1、《望廬山瀑布》山水詩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早發(fā)白帝城》唐詩三百首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贈汪倫》送別詩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別詩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5、《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6、《靜夜思》描寫月亮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7、《望天門山》山水詩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8、《獨坐敬亭山》小學(xué)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9、《登金陵鳳凰臺》唐詩三百首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10、《渡荊門送別》送別詩
唐·李白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境,云生...
11、《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描寫秋天
唐·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
12、《把酒問月》描寫月亮
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13、《春思》描寫春天
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
14、《春夜洛城聞笛》思鄉(xiāng)詩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
15、《古風(fēng)其十九》
唐·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西上一作:西岳)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
16、《關(guān)山月》思鄉(xiāng)詩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漢下白登道,胡窺...
17、《將進(jìn)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哲理詩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
18、《夢游天姥吟留別》唐詩三百首
唐·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
19、《菩薩蠻·舉頭忽見衡陽雁》思念詩
唐·李白
舉頭忽見衡陽雁。千聲萬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書也無。泣歸香...
20、《清平樂·禁庭春晝》
唐·李白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賭珠璣滿斗。日晚卻理殘妝...
21、《清平樂·禁闈清夜》
唐·李白
禁闈清夜,月探金窗罅。玉帳鴛鴦噴蘭麝,時落銀燈香□。女伴莫話孤眠...
22、《蜀道難》唐詩三百首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23、《送友人》送別詩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友情詩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5、《俠客行》
唐·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
26、《行路難其二》唐詩三百首
唐·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
27、《行路難其一》勵志詩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28、《行路難·有耳莫洗潁川水》唐詩三百首
唐·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29、《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唐詩三百首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fēng)萬里送秋...
30、《憶秦娥·簫聲咽》思念詩
唐·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
31、《玉階怨》唐詩三百首
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32、《古朗月行》描寫月亮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
33、《短歌行》惜時
唐·李白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麻姑垂兩鬢,一半...
34、《從軍行》戰(zhàn)爭詩
唐·李白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huán)。鼓聲鳴海上,兵氣...
35、《秋思》描寫秋天
唐·李白
春陽如昨日,碧樹鳴黃鸝。蕪然蕙草暮,颯爾涼風(fēng)吹。天秋木葉下,月冷...
36、《秋思》
唐·李白
燕支黃葉落,妾望自登臺。海上碧云斷,單于秋色來。胡兵沙塞合,漢使...
37、《峨眉山月歌》描寫秋天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38、《越中覽古》懷古詩
唐·李白
越王句踐破吳歸,義士還鄉(xiāng)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39、《從軍行》邊塞詩
唐·李白
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lǐng)殘兵千騎歸。...
40、《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合沓牽數(shù)峰,奔地鎮(zhèn)平楚。中間最高頂,髣髴接天語。...
《李白詩全集》百度網(wǎng)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提取碼:pbk7
??該小說講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xué)遺產(chǎn)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xué)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盡管離現(xiàn)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
唐詩三百首李白的詩有:《清平調(diào)?其三》《清平調(diào)?其二》《清平調(diào)?其一》《早發(fā)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玉階怨》《怨情》《靜夜思》《登金陵鳳凰臺》《夜泊牛渚懷古》《聽蜀僧浚彈琴》《送友人》《渡荊門送別》《贈孟浩然》《將進(jìn)酒》《行路難》《長相思其二》《長相思其一》《蜀道難》《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金陵酒肆留別》《夢游天姥吟留別》《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長干行其一》《子夜秋歌》《關(guān)山月》《春思》《月下獨酌》《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
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二十五歲起“辭親遠(yuǎn)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quán)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yuǎn)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dāng)涂令李陽冰,后卒于當(dāng)涂,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jù)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愿,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非凡的抱負(fù),奔放的***,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fā)的典型音調(diào)。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xiàn)實的沖撞時,便轉(zhuǎn)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jìn)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yīng),李白的詩歌在藝術(shù)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象神奇,變化無端,結(jié)構(gòu)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fēng)格。《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dāng)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fā)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xiàn)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shù)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jìn)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fēng)》59首);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fēng)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fā)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jīng)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jì)(在現(xiàn)在甘肅秦安東)。他于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位于今日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據(jù)《新唐書》記載其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皓)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幼年時期,李白和他的父親李客遷居到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他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游歷。其后李白曾經(jīng)在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ur]。是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決定了他不能夠為權(quán)貴所容,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
中年
后來他在洛陽和中國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甫相識,并且成為了好友。安史之亂爆發(fā)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fù)叛亂,曾經(jīng)應(yīng)邀作為永王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后,李白也獲罪入獄。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時他已經(jīng)59歲。
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lǐng)大軍討伐安史叛軍,于是他北上準(zhǔn)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dāng)時在當(dāng)涂(今屬安徽)當(dāng)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終年62歲。
作品
李白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xiàn)。他所鐘好的體裁主要是古體詩,包括古風(fēng)和樂府詩,但他在近體詩體裁如律詩、絕句中往往也有絕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詞,有兩首被認(rèn)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黃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有少數(shù)人懷疑它們不是李白所作。
好了,李白唐詩三百首最經(jīng)典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唐詩三百首李白的詩有哪些、李白唐詩三百首最經(jīng)典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jìn)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