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3392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7%。
在9月1日商務部的例行發布會上,有記者問:8月31號美國芯片設計公司英偉達稱被美國***要求限制向中國出口兩款被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任務的最新兩代旗艦GPU計算芯片A100和H100。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美方不斷濫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半導體相關物項對華出口,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相關做法背離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也將嚴重影響美國企業的利益,阻礙國際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世界經濟恢復造成沖擊。美方應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公平對待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多做有利于世界經濟穩定的事。
1-7月,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束玨婷表示,1-7月,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3392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7%;其中服務出口16422.4億元,增長22.8%;進口17499.7億元,增長18.9%。服務出口增幅大于進口3.9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20.1%至1077.3億元。7月當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4999億元,同比增長15.7%。
8月以來消費市場總體繼續呈現恢復發展態勢
束玨婷表示,從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情況看,8月以來,消費市場總體繼續呈現恢復發展態勢。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組織舉辦好“2022國際消費季”系列活動,并將圍繞“金九銀十”和中秋、國慶等節日,組織開展“2022(秋季)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發布重點活動目錄,繼續指導各地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消費促進工作,因地制宜,突出以節興商、以節聚勢,進一步恢復和激活消費場景,通過數字賦能、商旅文體融合等打造消費新場景,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展現出較強發展韌性
商束玨婷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展現出較強發展韌性。1-7月,以人民幣計,出口13.37萬億元,增長14.7%。對主要貿易伙伴出口保持增長,其中,對歐盟、美國、東盟出口分別增長19.7%、15.1%和19.1%;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金磚國家出口分別增長19.8%和24.8%。出口市場更趨多元化,前7個月我國對新興市場出口占比達52%,較去年全年提高2.5個百分點。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全球疫情持續演變,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大,主要經濟體增長前景不容樂觀,消費意愿不足,外需擴張勢頭放緩,外貿企業獲取訂單的難度較大。
下一步,商務部將持續深入實施市場多元化行動,充分發揮貿易暢通工作組等機制平臺作用,用好已商簽的自貿協定,繼續發揮好廣交會、進博會、服貿會、投洽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平臺作用,指導企業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
目前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略有波動
束玨婷表示,目前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略有波動。中秋節臨近,為做好節日期間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商務部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加強市場運行監測。持續跟蹤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情況,密切監測糧、油、肉、蛋、菜等主要品種供應量與價格,嚴格執行市場異常波動及時報告制度。特別是針對疫情散發和異常天氣等,對重點地區開展每日動態監測,及時掌握市場運行態勢,做好預測預警工作。
二是全力保障節日市場供應。目前,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強化產銷對接,加大貨源組織協調力度,暢通節日保供渠道,指導商貿流通企業加大肉、菜等生活必需品備貨量,保障節日市場供應。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分批次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和凍牛羊肉,增加節日期間肉類市場供應。
三是及時做好應急保供工作。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將加強值班值守,妥善應對市場異常波動,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不脫銷、不斷檔。商務部將持續關注受疫情和極端天氣影響地區的供應情況,根據需要及時組織跨區域調運和聯保聯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總體穩定。
用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實施帶來的重要***機遇,擴大與各成員國的服務貿易規模
束玨婷表示,商務部將持續發力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一是擴大市場***。在全國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用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實施帶來的重要***機遇,擴大與各成員國的服務貿易規模。以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契機,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提升各類要素跨境流動的便利化水平。二是提升發展平臺。推進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各項政策舉措持續落地見效。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高標準建設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推進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提質升級。三是創新發展模式。加快完善我國數字貿易發展頂層設計。推動保稅研發、檢測、藝術品展示交易等新興服務貿易發展。鼓勵節能降碳、環境保護等技術和服務進口,擴大綠色低碳技術出口。四是深化國際合作。發揮好服貿會等***展會平臺作用,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磚國家和上合組織等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不斷擴大中國服務貿易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