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辛圓
受罕見高溫天氣影響,8月以來,四川、浙江等省份相繼發出限電停產或有序生產通知,對部分企業生產活動造成一定影響。分析師認為,由于本輪限電的成因和去年有本質不同,其持續時間、影響范圍以及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也將弱于去年。
最近一段時間,熱浪席卷全國。截止到8月21日,中央氣象臺已經連續32天發布高溫預警,最高級別的高溫紅色預警也已連發10天,南方地區多個省市持續出現40℃以上高溫天氣。
持續高溫導致用電負荷明顯上升,電力承受重壓,為了避免拉閘情況重演,多個地區發文要求企業有序用電。
據界面新聞、《上海證券報》等多家媒體報道,8月14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聯合發布《關于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范圍的緊急通知》,要求在全省(除攀枝花、涼山)的19個市(州)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范圍,時間從2022年8月15日0時至20日24時。不過,迄今為止,四川未公開發布過該通知。
8月8日,安徽省合肥市發改委、國網合肥供電公司發布《致全市電力用戶節約用電倡議書》,稱今夏全市電力供需形勢緊張,倡導工業企業通過計劃檢修等方式錯避峰讓電,主動支持緩解用電高峰時段供電壓力。
另據財聯社8月16日報道,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在接受財聯社采訪時表示,將持續加強與用電企業的溝通協調,引導用戶在用電高峰期自主調整生產時間。
在中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工業大省的限電通知備受關注。不過,分析師認為,本輪限電的原因和2021年三季度并不相同,其影響的廣度和深度可能較弱,對下半年GDP產生的擾動也較小。
中金公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本輪限電是極端高溫少雨天氣下的季節性、臨時性、區域性措施。往年夏季用電高峰時各地也會采取限電措施,優先保障居民用電,而近期極端高溫少雨天氣加劇了短期的用電缺口。
中金公司表示,未來隨著氣溫回落,四川等地的電力供應缺口或將有所緩解,受到限電影響的工業企業可以通過趕工的方式彌補前期影響。所以,本輪限電對于工業生產的整體影響有限,遠小于去年同期。
中信證券指出,去年8月限電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價格高企,導致火力發電不足。去年6-10月,動力煤生產資料價格指數逐月上漲,從688.75一路升至1078.00。而今年動力煤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總體在下行,7月環比下降0.53%。導致今年部分省份限電節電的主要原因是近期長江中下游出現了大范圍、長時間的高溫天氣。
據中信證券測算,2021年,四川、云南以及長江中下游7省市的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42%。參考之前的經驗,受限電影響較大的是用電量較高的高耗能產業。假定這些產業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5%左右,限電時間約為5天,再考慮到長江中下游的工業大省是有序用電而不是全面限電,本次限電對于全國月度工業生產增加值的影響約為1個百分點左右。2021年,全國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約為39%,本次限電對于季度GDP的影響約為0.13個百分點。
“本次限電對中國經濟增長來說仍屬于較小的擾動。預計限電不會對下半年的GDP造成顯著的影響。對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來說,最為關鍵的變量還是穩增長政策對消費和投資需求的***效果,特別是對房地產市場的提振效果。”中信證券稱。
民生證券也表示,電力供給約束因素較去年減少,供需格局改變決定了本輪限電所導致的影響要弱于去年。
“今年上半年電力需求增速總體來看弱于去年。去年出口保持高景氣度,地產需求不差,故而電力需求較高。今年雖然出口仍延續較好態勢,但地產需求顯著弱于去年。供給方面,今年電廠盈利狀況好于去年,火電供給預計更為充沛。煤炭庫存增高,不再成為火電廠發電的瓶頸。另外,去年電力供給不足還有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民生證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