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8月16日,北京騰景大數據應用科技研究院與螞蟻集團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022年二季度靈活就業群體調查報告》,該次調查通過支付寶APP回收了26000多份有效問卷。報告顯示,當前靈活用工群體中90后占比超過四成,成為靈活用工群體主力。靈活用工群體就業呈現年輕化、數字化趨勢。
報告顯示,廣東、山東、河南是靈活用工群體來源前三名的地區,靈活用工群體在就業者學歷方面普遍低于全職就業者,超過80%在高中/中專/職高及以下,接受過高等教育(大專、本科及以上)的比例僅有19.9%,低于全職工作的52.3%。
另外,靈活就業群體的每周平均工作時長為53.4個小時,工作時間偏長,接近4成的人員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尤其是建筑工人和平臺接單人員。
在收入方面,今年二季度靈活就業群體的月收入分布集中在5000-8000元區間,超六成人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就業不穩定、職業成長乏力等問題仍然困擾靈活就業群體。40.5%的靈活就業人員沒有勞動合同或僅有一年內的臨時合同。同時,由于靈活就業的不穩定性,勞動者無法有效積累工作記錄,難以認證工作技能,導致職業成長缺乏系統性。
調查顯示,靈活就業群體普遍通過數字化工具提高自己的就業機會,通過互聯網就業平臺找工作的比例超過45%,使用過類似芝麻工作證等電子工作證的比例為27.9%,通過互聯網平臺考取技能認證的比例超過15%。芝麻信用推出的“芝麻工作證”,針對靈活就業人群特點,嘗試有效解決勞動力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幫助靈活就業群體提升個人就業競爭力。
目前,各地方***也密集出臺了支持靈活就業政策措施。比如,河南省從拓寬靈活就業發展渠道、優化創業環境、權益保障等方面,來全面強化穩就業。浙江省出臺的《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強調鼓勵發展個體經濟、支持勞動者從事非全日制就業,廣東省人社廳也發文全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戶籍參保門檻。
報告顯示,二季度末,靈活就業群體的就業景氣指數從一季度末的49.8%升至61.7%,收入景氣指數和消費景氣指數分別是55%和63%,與一季度基本持平。
北京騰景大數據應用科技研究院表示,針對靈活就業群體的扶持,應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的優勢,建立崗位匹配、技能培訓、電子認證等線上就業輔助機制,從而使靈活就業模式在拓寬勞動者就業渠道,成為勞動增收重要途徑,同時助力升級勞動力結構,穩定就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