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覽青上海報道
“黑灰產團伙的技術水平已越來越高。”
在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資管研究院舉辦“科技賦能金融機構反欺詐反洗錢手段升級”線上圓桌會上,螞蟻集團大安全首席架構師、螞蟻風控技術負責人陳鑼斌直言。
在電商平臺“618”“雙十一”“818”等購物節大促之際,電信網絡詐騙再次冒頭。近年來,黑灰產團隊的欺詐手段不斷翻新,欺詐團伙越來越善于利用數字技術,精確識別欺詐目標后采取措施,對用戶實施詐騙。
在近幾年的電商大促活動中,陳鑼斌發現黑灰產團隊會根據平臺大促期間活動策略的調整來尋找漏洞。在大促期間平臺流量峰值較大,部分黑灰產團隊選擇在流量高峰期平臺系統壓力較大的時刻來企圖找到突破口。此外,過去大促活動間隔周期較短,現在普遍會經歷一個較長的預售期,黑灰產團隊會針對這些活動特性,從預售期開始尋找詐騙機會做一波收割,受害者等到尾款結清時才發現,期間有一段較長的空白期,使得風險暴露的周期變長,反饋也相對較慢,很容易形成批量的案件。
為此,在網絡詐騙和黑灰產薅羊毛的事前預防階段,陳鑼斌介紹,互聯網平臺一般會通過自身掌握的信息與外部情報系統兩個層面進行融合分析挖掘,提前感知風險面。
在內部層面,通過螞蟻集團過去掌握的案件信息與數據,進行深度關聯分析,從而挖掘網站、小程序、商家存在的潛在風險。同時,通過支付寶外部的情報系統以彌補自身部分數據缺失、滯后的情況,例如輿情、裁判文書或與***方面合作的案情筆錄等,構建起情報智能化的系統,從中挖掘出可提取情報進行預測,對擬開展的大促活動中的業務漏洞進行探測摸排。
技術創新為機構提升反欺詐能力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等新技術的應用和落地,使得機器學習、神經網絡包括圖算法等新興應用,推動整個風控技術從原來以策略與人工經驗為主導的領域,逐步走向人機結合的自動化方向,推動機構整體反欺詐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原來總是圍繞已有數據的顯性風險來抓整體風險,但在當前數據越來越弱的情況下,我們這幾年著重研究‘圖風控’的應用。”據陳鑼斌介紹,螞蟻集團利用圖數據和圖算法建立起圖數據庫,利用圖技術將海量數據構建起全域風控的一張“圖”。基于此,可以從中利用實時計算的技術做圖算法的挖掘,找到一些黑灰產團伙的共性特征,從而挖掘標簽和風險。但從技術層面,陳鑼斌直言,這些對圖數據庫承載能力、數據高效運算能力、實時計算能力的提升要求很高。
另一方面,螞蟻集團也會與反詐治理的生態合作伙伴進行數據共享互通、聯合建模。
與以往的反詐治理工作相比,陳鑼斌指出,近年來圍繞著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運營商等相關機構間的聯防生態已經初步建立,機構之間的合作愈加頻繁。
陳鑼斌提到,圍繞聯合風控方面的技術,尤其是隱私計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風控場景的應用越來越多,為互聯網平臺構建反詐生態提供了基本的技術保障。特別是在數據安全保護法律法規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隱私計算與區塊鏈技術進一步推動了機構間生態的互惠互利,把反詐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
在生態合作過程中,隱私計算成為螞蟻布局的重點技術之一。“我們通過自主研發的隱私計算框架‘隱語’,與商家、金融機構等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在滿足數據安全法規要求下的風控生態共建。”陳鑼斌表示。
除了隱私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也助力了反欺詐風控生態合作的開展。據陳鑼斌介紹,螞蟻集團助力浙江省反詐聯席辦建設反欺詐聯盟鏈,希望可以通過更多符合法規要求的技術,推動整個風控生態的聯防聯控。
“互聯網平臺作為社會流量的入口,在反欺詐過程中承擔的角色不言而喻,需要體現自己的擔當和責任。”陳鑼斌表示,近年來整體社會對反欺詐治理的認識和技術能力都有所提升,但在各個平臺信息割裂的情況下,仍然任重道遠。“希望未來不僅是企業間進行數據合作共享,還期待與商家、監管機構、支付機構、運營商、銀行之間建立起反欺詐反洗錢生態,把反欺詐這件事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