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在去年業績同比大增五成后,寶豐能源(600989.SH)今年上半年業績雖然仍保持正增長,但增速已明顯放緩。
該股今年以來股價整體處于下行通道,4月底該股曾走低至11.74元/股,截至8月18日收盤,該股報13.98元/股,較年初股價下跌17.85%。
寶豐能源的主營業務為煤制烯烴,主要產品為聚乙烯(PE)、聚丙烯(PP)、焦炭、純苯和改質瀝青。
作為煤化工龍頭和氫能熱門股,寶豐能源近兩年業績均保持同比較大幅度增長,公司股價也在2020至2021年間走出一波“小***”,曾于2021年2月走出20.61元/股的歷史高點。而今,面臨原材料端的成本壓力、主營產品行情的快速變化,寶豐能源憑何走出低谷?
今年上半年,寶豐能源實現營收143.95億元,同比增長37.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15億元,同比增長7.53%。
上述利潤增速與寶豐能源近兩年相比,呈現大幅收窄趨勢。2020年,寶豐能源實現營收同比增17.39%至159.28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21.59%至46.23億元。2021年,實現營收同比增46.29%至233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52.95%至70.7億元。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寶豐能源今年上半年營收增加主要因其產品銷量增加,價格上漲,但公司未針對凈利微增的原因進行解釋,僅提到了聚烯烴市場的整體走弱。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聚烯烴(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市場整體繼續保持穩健發展的態勢。但是,由于國內新冠疫情防控的影響,聚烯烴下游企業開工不足,對聚烯烴產品的消費增速和市場價格帶來了不利影響。
事實上,6月以來,需求疲軟和供應上升導致國際國內PP、PE等通用塑料價格進一步下跌,其中聚烯烴價格降幅最大。聚烯烴生產企業絕大多數處于虧損境地,開工率也創年內新低。
申萬期貨有限公司陸甲明分析稱,上周至今聚烯烴反彈遇阻。基本面角度近期聚烯烴供需有一定修復,上游工廠庫存消化。不過,原油端價格轉弱,對于化工品成本支撐弱化。總體而言,聚烯烴反彈遇阻,短期或重回弱勢。
近三年來,寶豐能源烯烴產品的毛利率已呈下滑態勢。2019年至2020年,該項業務毛利率同比變動幅度為0.93%、-1.32%。尤其在2021年,受原材料采購價格大幅上漲等原因影響,烯烴產品(占比總營收的49%)毛利率同比大幅下滑10.46%。
聚烯烴行情探底之路繼續,目前還不是寶豐能源主營業務承壓最重之時。
寶豐能源成立于2005年11月,2017年正式啟動A股IPO,2019年正式上市,當時是A股民營企業IPO規模最大的股票之一。位于寧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主要業務是以煤替代石油生產高端化工產品。
近兩年,氫能領域已成公認的清潔能源未來發展路徑之一。一時間,切入氫能業務領域者眾,其中不乏中石化等老牌能源巨頭,以及隆基股份(601012.SH)等民營光伏龍頭。
不過,寶豐能源卻憑借低廉的制氫成本“拿捏”A股市場的制氫熱點,在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上市后,寶豐能源切入光伏制氫領域發展。2019年,寶豐能源啟動了“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范項目”,項目總投資14億元,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年,副產氧氣0.8億標方/年,該項目被國家能源局(發改辦能源588號)列為國家級示范項目。去年4月18日,公司宣布,以自有資金10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通過太陽能發電制取綠氫用于化工生產。
盡管新項目還在建設當中,寶豐能源已多次披露綠氫***成本相關數據,并已“突破”了業內巨頭中石化的成本水平。
寶豐能源屢次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稱,公司的制氫全成本(即包含了折舊、電力、人工等)低至1.3元/標方。
這一制氫成本在業內人士看來不切實際。相關業內人士曾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稱,“目前,煤化工行業內的公司大多光伏綠氫的都不低于2元/方,寶豐能源和隆基股份所說的成本‘不太實際’。在投資者眼里,寶豐能源和隆基股份也會因此成為這輪氫能行情的龍頭,不排除公司在進行市值管理的可能。”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寶豐能源的國家級“太陽能電解制氫儲能及應用示范項目”。該項目采用單臺產能1000標方/小時的高效堿性電解槽制氫設備,并配套相應的氫氣壓縮與儲存設備。截止本報告期末,30臺電解水制氫設備已投運。
不過,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寶豐能源并未提及上述制氫項目已產生收益。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也多次披露制氫相關業務布局,進行“造勢”。
寶豐能源制氫成本遭業內質疑,但如今公司已投入大筆資金發展氫能業務,在相關領域能否獲得收益的問題迫在眉睫。這家民營巨頭前路如何,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