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于蔣經國的母親和蔣經國親媽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蔣經國的母親相關的知識點,文章篇幅可能較長,大家耐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蔣經國為蔣介石原配妻子毛福梅所生。蔣經國1910年出生於浙江奉化;1922年到上海讀書;蔣經國15歲時,也就是1925年積極參加五卅運動,后受吳稚暉啟發,同年10月前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同學中有比他大六歲的***。
毛福梅
毛福梅,學名從青,奉化巖頭村人,生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十一月初九。1901年與時年14歲的蔣介石成親,一生勤勞賢惠,辛苦持家,支持蔣介石求學從軍。1939年12月12日,從寧波方向飛來6架敵機,溪口鎮頓時亂作一團。毛福梅不幸被無情的炸彈炸死,蔣介石和其子蔣經國心如刀絞。
參考:
蔣經國的母親是毛福梅。
毛福梅(1882—1939),女,奉化巖頭村人。1901年與時年14歲的蔣介石成親,一生勤勞賢惠,辛苦持家,支持蔣介石求學從軍。1910年生下蔣經國,1927年與蔣介石離婚。1939年12月12日,毛福梅不幸被日寇飛機炸彈炸死,死于奉化縣溪口鎮蔣家老宅豐鎬房外。
毛福梅死后,1940年蔣經國在江西贛州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蔣母毛太夫人追悼大會”,還在贛江建造了一座“忠孝橋”,以為紀念。1949年,蔣經國離開大陸后,顧及宋美齡的顏面,只用寫日記的方式懷念其母親。
擴展資料
蔣介石諭令蔣經國低調處理毛福梅后事:
毛福梅是蔣介石結發元配,因毛氏出身農村,學歷不高,與蔣介石之間情感素來不睦,但是,毛福梅之死,蔣介石也相當錯愕憂戚,他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四日給蔣經國的電報上透露了內心感受,并交辦蔣經國處理毛福梅喪事的原則:
刻與贛縣接***,據報昨日已起程回奉,想今夜可到家,家事至此,悲戚無已,惟事由天命,只可達觀處之,當以報國者報家也。家中喪事,在此亂時一律從儉、從簡,不宜張皇登報發訃,免敵多一宣傳材料。
我意世事前途不能預測,如能從速安葬更妥,其葬地可在摩訶殿后面大樹附近,此地幽靜,必能安定也。如何?望與大姑母等商定可也。將生甥傷勢如何,甚念,希代慰大姑丈母與其家屬衷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毛福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蔣經國
蔣經國是毛福梅生的。
毛福梅(1882—1939),女,奉化巖頭村人。1901年與時年14歲的蔣介石成親,一生勤勞賢惠,辛苦持家,支持蔣介石求學從軍。1910年生下蔣經國,1927年與蔣介石離婚。1939年12月12日,毛福梅不幸被日寇飛機炸彈炸死。死于奉化縣溪口鎮蔣家老宅豐鎬房外?。
蔣經國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蔣介石之長子。字建豐,譜名經國,又名尼古拉。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學,1922年入上海萬竹高等小學,1924年就讀于上海浦東中學。1988年逝世,享年78歲。
蔣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歷任黃埔軍校校長、中國***總裁、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
擴展資料:
嫁入蔣家:
毛福梅的家是巖頭一帶的望族。蔣介石于14歲時娶毛氏為原配夫人。毛福梅比蔣介石大5歲。女大于男在當時是很普遍的現象。毛福梅拜堂成親那天,小女婿鬧出一場大笑話。下午4時許,新娘花轎到達門前,這時按例鳴放喜爆(竹),一群隨轎看熱鬧的孩童和跟大人前來吃喜酒的小客人,都擁到天井去搶拾爆竹蒂頭。
年方14歲的蔣介石見此情景,頓時忘乎所以,也急忙奔出,擠在其他孩童之中,搶拾爆竹蒂頭,引得親友哄堂大笑。奉化縣有“新郎拾蒂頭,夫妻難到頭”的俗話,人們都忌諱此事,認為它預兆新婚夫婦可能不合。正坐在轎中的新娘毛福梅聽到此事,其痛苦心情可想而知。
蔣母王采玉氣得跺腳大罵。王采玉流著眼淚數落兒子,經兄嫂姐妹女眷們輪番勸慰,才勉強收住淚。蔣母灑淚的時候,也正是毛福梅傷心的時刻。她萬沒有料到丈夫竟如此頑劣!新婚之夜,毛福梅獨坐新房,面對龍鳳花燭,流淚不止。蔣介石在“賀郎”之后便跑到娘的床上睡去了。毛福梅聽著單調的更鼓聲,含著無限委屈的熱淚,直坐到雄雞報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毛福梅
毛福梅
毛福梅與蔣氏父子
毛福梅本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鄉村婦人,但因是蔣介石的原
配夫人、蔣經國的生身母親而為時人矚目,且留名于史冊。
她是蔣介石家鄉浙江奉化漢口附近的巖頭村人,生于1883年
10月3日,比蔣介石大4歲。父親毛鼎和開首一力雜貨鋪,家道
小康*1901年,毛福梅與蔣介石結婚,此時毛18歲,而蔣只有14
歲。結婚之后,兩人并末長相胚守。蔣介石在寧波從師顧清廉讀
書時,毛氏曾伴隨半年余,以后蔣進保定、赴東洋,奔走國內外,
回溪口的日子,屈指可數。
蔣經國是毛福梅生的。
毛福梅(1882—1939),女,奉化巖頭村人。1901年與時年14歲的蔣介石成親,一生勤勞賢惠,辛苦持家,支持蔣介石求學從軍。1910年生下蔣經國,1927年與蔣介石離婚。1939年12月12日,毛福梅不幸被日寇飛機炸彈炸死。死于奉化縣溪口鎮蔣家老宅豐鎬房外?。
蔣經國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蔣介石之長子。字建豐,譜名經國,又名尼古拉。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學,1922年入上海萬竹高等小學,1924年就讀于上海浦東中學。1988年逝世,享年78歲。
蔣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歷任黃埔軍校校長、中國***總裁、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
擴展資料:
嫁入蔣家:
毛福梅的家是巖頭一帶的望族。蔣介石于14歲時娶毛氏為原配夫人。毛福梅比蔣介石大5歲。女大于男在當時是很普遍的現象。毛福梅拜堂成親那天,小女婿鬧出一場大笑話。下午4時許,新娘花轎到達門前,這時按例鳴放喜爆(竹),一群隨轎看熱鬧的孩童和跟大人前來吃喜酒的小客人,都擁到天井去搶拾爆竹蒂頭。
年方14歲的蔣介石見此情景,頓時忘乎所以,也急忙奔出,擠在其他孩童之中,搶拾爆竹蒂頭,引得親友哄堂大笑。奉化縣有“新郎拾蒂頭,夫妻難到頭”的俗話,人們都忌諱此事,認為它預兆新婚夫婦可能不合。正坐在轎中的新娘毛福梅聽到此事,其痛苦心情可想而知。
蔣母王采玉氣得跺腳大罵。王采玉流著眼淚數落兒子,經兄嫂姐妹女眷們輪番勸慰,才勉強收住淚。蔣母灑淚的時候,也正是毛福梅傷心的時刻。她萬沒有料到丈夫竟如此頑劣!新婚之夜,毛福梅獨坐新房,面對龍鳳花燭,流淚不止。蔣介石在“賀郎”之后便跑到娘的床上睡去了。毛福梅聽著單調的更鼓聲,含著無限委屈的熱淚,直坐到雄雞報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毛福梅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