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三臺風和三臺風景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糾正個錯誤,沒有三級的臺風。
臺風分級:
S級臺風:平均風速99.9米/秒,20級
超強臺風:風速41.5-50.9米/秒,16-19級。
強臺風:風速41.5-50.9米/秒,14-15級
臺風:風速32.7-41.4米/秒,12-13級。
強熱帶風暴:風速24.5-32.6米/秒,10-11級。
熱帶風暴:均風速17.2-24.4米/秒,8-9級。
熱帶低壓:10.8-17.1米/秒,6-7級。
所以沒3級的臺風。
三級臺風為樹枝輕輕晃動,風起時紅旗就會在空中展開翻飛。實際上,風力等級為三級的風不是臺風,而是微風;我國把南海與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按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大小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風力達12級或以上的才稱為“臺風”。
三級臺風什么概念
臺風屬于熱帶氣旋的一種。而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廣義上而言,“臺風”這個詞并非一種熱帶氣旋強度。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和臺風)均稱臺風。
根據中國氣象局“關于實施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GBT
19201-2006的通知,熱帶氣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風速劃分為六個等級,分別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和超強臺風。其中,熱帶低壓最大風速6-7級(10.8~17.1米/秒),熱帶風暴最大風速8-9級(17.2~24.4米/秒),而臺風最大風速12-13級(32.7~41.4米/秒)。
從風力等級歌謠版本一:“零級無風炊煙上,一級軟風煙稍斜;二級輕風樹葉響,三級微風樹枝晃;四級和風灰塵起,五級清風水起波;六級強風大樹搖,七級疾風步難行;八級大風樹枝折,九級烈風煙囪毀;十級狂風樹根拔,十一級暴風陸罕見;十二級颶風浪滔天”可知,三級臺風屬于微風。
2021年基本結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1個臺風生成,其中有5個登陸我國。
登陸我國的臺風分別為第6號臺風“煙花”、7號臺風“查帕卡”、9號臺風“盧碧”、17號臺風“獅子山”和第18號臺風“圓規”。還有一個4號臺風“小熊”以熱帶低壓登陸我國。
今年生成和登陸我國的臺風較常年偏少、強度偏弱,生成相對集中、影響南海及海南的臺風較多,6號臺風“煙花”成為2021年登陸我國最強臺風。
2021年的臺風喜歡扎堆生成,雙胞胎,三胞胎,集中來襲。21個臺風中只有8個是以單個臺風出現的,其它臺風都以雙臺風或三臺風的形式集中出現,其中兩次出現了三臺風共舞(“盧碧”、“銀河”和“妮妲”,“獅子山”、“圓規”和“南川”),臺風生成時間多集中在7-10月份。
臺風是在大氣中圍繞著自己不斷旋轉的。同時又向前移動的空氣漩渦。因為臺風產生于熱帶洋面,所以我們又稱它為熱帶氣旋。臺風達到14到16級即可對建筑進行摧毀!
臺風的威力是非常大的,它可以摧毀水中的船只,建筑。臺風來臨的時候,一般會產150~300毫米的降雨。那這暴雨呢,又通常會造成滑坡,泥石流,所以處于臺風附近的居住的人是非常危險的,時刻都有可能會被臺風所侵擾。
臺風登陸前和臺風登陸后帶來的危害通常有以下三個方面。
1.狂風,那么由臺風所帶來的狂風是摧毀力度非常巨大的,它可以將上萬噸的巨船推入海中,甚至攔腰截斷。更不要說陸地上的一些房屋建筑啊,在臺風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2.暴雨,由于臺風登陸所帶來的暴雨,是危害力其中最強的一個災害。它的破壞力極大,來勢兇猛,根本不給人反應的時間,所到之處,洪災來襲!
3.風暴潮,風暴潮是指當臺風移到地面時,由于狂風和低氣壓的作用,導致海浪撲向海岸的一個現象,會使潮岸猛長。
那么面對臺風,我們又采取哪些措施呢?
第一,要及時收聽了解當地***的防臺信息。
窗邊的一些易碎的或者貴重電器搬離,如果窗戶有破損,一定要進行加固。
第二,查家里的電氣設備是否完好,疏通下水道,以免家中進水不能及時排水。臺風來臨時不要在窗邊,玻璃附近逗留。如果會有斷電的現象,一定要準備好手電筒蠟燭,還有一些速食食品!并且不要打開門窗!
第三臺風打雷,家里一定要斷電。臺風天氣不要外出,無論是走路開車都不要外出,在外面比在家里面更危險。如果一定有緊急情況要出去的話,一定不要靠在廣告牌或者電線桿附近,不要找大樹避雨,切忌。
保護好自身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雙臺風一般是指同時出現的兩個達到風暴級以上強度的熱帶氣旋,它們的中心間距不大于20個緯距,相互之間發生影響的情況。
雙臺風將繞著相連的軸線成環狀,且互相作反時針方向旋轉,旋轉中心的位置,依兩個臺風的相對質量及臺風環流之強度來決定。旋轉時通常一個走得快些,另一個走得慢些,有時亦可能合二為一。之前位于西太平洋的0407號臺風“蒲公英”和0408號臺風“婷婷”就是這樣的例子(如圖)。
今年的強熱帶風暴“寶霞”和臺風“桑美”僅相距1000公里左右,這兩個臺風存在雙臺風的互旋作用,可能形成“雙臺風”效應。
除了“雙臺風”外,還有“多臺風”
多臺風是指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同時出現3個或3個以上達到風暴級以上強度的熱帶氣旋的情況,不論它們之間間距大小。按照同時出現的熱帶氣旋數目,依次稱為三臺風、四臺風或五臺風,等等。
編輯本段定義
在一定距離內,當同時存在兩個臺風時,則臺風的路徑預報變得復雜,因為必須考慮兩個臺風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這種影響和作用很難定量表達,只有一些定性、經驗的、統
計結果。
如果熱帶輻合區很強并延續時,在其中可以同時生成許多漩渦。他們一個個常沿著熱帶輻合區西移,移動過程中有些可迅速加深和發展,結果出現幾個(3-4個)臺風并存的局面。太平洋的多臺風經常出現在盛夏和秋季。研究指出,多臺風同時發展的時候,這時西太平洋輻合區中最常出現3個臺風,很少出現4個。當3個臺風同時生成時,常常集中在三個區域:一個在南海、一個在菲律賓—關島間洋面、另一個在馬里亞納群島一帶,他們之間距離大致相等。
編輯本段分類
一般而言,最常見的熱帶氣旋的相互作用可分為三類:
單向影響型
當一般較強與一般較弱的熱帶氣旋互相接近時,較強的那般熱帶氣旋會支配著較弱的熱帶氣旋的路徑,令那股較弱的熱帶氣旋繞著它作反時針方向旋轉。例如1994年的臺風添姆(Tim)對熱帶風暴云妮莎(Vanessa)的影響。
相互影響型
當兩股熱帶氣旋的強度相當時,那么,兩者便會互相圍繞一個共同中心旋轉,直至兩者受到其它天氣系統影響其移動,或其中一方減弱,才會脫離互相影響的局面。例如1986年的臺風韋恩和臺風維娜、2009年的臺風莫拉克和天鵝。
合并型
比較強勁的那股熱帶氣旋可能會把小的熱帶氣旋吸收,令它成為自己環流的一部份。情況就如1999年初的瑪吉把南海的低壓區吸收一樣(但要距離夠接近,及那股弱的熱帶氣旋不受其它天氣系統影響其移動才行)。
編輯本段案例介紹1.互旋
1994派特VS露絲
2000派比安VS瑪利亞
二個氣旋范圍強度都要相當,繞著一中心互旋,直到一方減弱或離開(二個若都為大型氣旋就會自相殘殺,若為中小型或許能維持強度)。不過一般來說,西北太平洋臺風互旋時間持續不長,很容易演變成下面大吞小或小跟大的情形。
2.大吞小
2000桑美吞寶霞
范圍廣大的巨型臺風,其西面的風場環流會破壞小型氣旋的結構,令其減弱而逐漸把它吃掉。
3.小跟大
1997卡斯跟安珀
2002鳳凰跟風神
并吞不成就變成這種結果。小的氣旋繞完一圈后,最后還是受到北方高壓駛流場,跟隨大的步伐。
4.互斥
1986韋恩VS薇拉
1991耐特VS密瑞兒
此例特色都是左方較小的氣旋路徑變化多端,走的也慢,而位于右方主導的大型氣旋,最后都因為副高減弱而偏北移出而造成互斥。藤原結束后,原來位于左邊的小氣旋又開始受到華中的中或低層系統主宰,走自己的路。
5.拉伸
1994提姆拉伸范妮莎
1998瑞伯拉伸亞力士
增強中的大型擾動本身的風場邊緣,又有發展旺盛的云系獨立旋轉出來,但仍與較強臺風有一空檔間隔。隨著較強擾動的增強,較弱小的擾動環流被拉長,只維持短時間后即被并入環流云帶。不過瑞伯與亞力士位置算是比較特殊的一例。
6.2012年“雙臺風”
今年第9號臺風“蘇拉”和第10號臺風“達維”于7月28日相繼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目前正向我國沿海逼近。[1]第9號臺風“蘇拉”,國際編號為1209,英文名SAOLA,原意為一種貓科動物,來源于越南。第10號臺風“達維”,國際編號為1210,英文名DAMREY,原意為大象,來源于柬埔寨。[2]
8月1日13時,第9號臺風“蘇拉”中心位于臺灣省花蓮市東南方約210公里的臺灣以東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可能于1日夜間到2日上午登陸或擦過臺灣東北部沿海,并將于2日夜間到3日上午在福建福清到浙江玉環一帶沿海登陸。第10號臺風“達維”中心位于山東省日照市東偏南方約12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預計將于2日傍晚到3日早晨在江蘇啟東到山東青島沿海一帶登陸。[1]
國家防總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兩臺風的影響范圍將跨長江中下游、淮河、黃河中下游、海河等流域10多個省份。受臺風影響,福建、浙江、江西、上海、江蘇、山東等地將出現大到暴雨,沿海部分地區將出現大暴雨,影響期將從8月1日持續到5日左右,時間長達5天以上。[1]
8月1日,寧波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董杏燕對寧波近期的天氣情況進行了播報。對目前寧波將面臨的天氣現象,董杏燕用了“雙臺風三碰頭”來形容。[3]
所謂的“雙臺風”就是指“蘇拉”和“達維”。而“三碰頭”則說的是,今天有臺風的同時又恰逢天文上陰歷十五的大潮汛,那么受臺風、潮汛的同時影響,寧波很可能出現狂風、暴雨、巨浪“三碰頭”。[3]
8月1日15時,“蘇拉”中心位于寧波東南偏南方向720公里的洋面上。[3]
登陸情況
今年第9號臺風“蘇拉”于昨天早上6時50分左右登陸福建福鼎秦嶼鎮(距浙閩交界20公里)沿海,強度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上午10時降為熱帶風暴。[4]今年第10號臺風“達維”已于2日晚21時30分在江蘇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鎮登陸,登陸時風力12級,登陸后繼續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5]
新聞分析:“雙臺風”有三“怪”
“蘇拉”、“達維”雙臺風已分別在福建和江蘇登陸,強度減弱,在內陸地區還將產生一定影響。中國氣象局上海臺風研究所專家***近期持續跟蹤“雙臺風”的動向。他說此次“雙臺風”具備三個“怪”:[6]
第一個“怪”是:臺風“蘇拉”和“達維”幾乎同時生成,又在差不多的時間在我國華東沿海登陸,這在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但兩者在“尺寸、脾氣”和路徑上又很不相同。“蘇拉”“個頭大”,“達維”“個頭小”;“蘇拉”是“慢性子”,移速較慢,悠悠然;“達維”性子急,移速快,急匆匆。兩者生成時距離相差2000多公里,后來的行進路徑也保持著距離。所以嚴格說來,還談不上是相互作用的“雙臺風”。
第二個“怪”是:“達維”這樣的“小個子”臺風,又處在高緯度的行進路線上,后期強度反而增強了。開始的時候,全球多家機構的數值預報都對“達維”“有點低估”,報得比較“輕”,甚至認為它很快就會慢慢消失。但是沒想到,實際情況是,“達維”沒有像想象中的那樣“弱”下去,反而強度逐漸增強,成為一個“小而強”的臺風。
第三個“怪”是:“蘇拉”這個“大個子”臺風,一開始“氣勢洶洶”,讓人看著“不敢怠慢”。但是它***后,一直打轉,轉悠了半天,才繼續向華東沿海靠近。到了2日,強度卻開始減弱了。本來估計它在華東登陸時將是臺風級別,實際是強熱帶風暴的等級。與“達維”相反,看著強的,反而弱了。
各地積極應對雙臺風
8月3日凌晨3時30分,今年第10號臺風“達維”從贛榆移出江蘇。統計表明,江蘇共召回長江口及海上作業船8142艘,轉移人員10.6萬人。此次臺風中水利工程無一失事,重要基礎設施完好,城鄉生產生活安定有序,江蘇防御臺風“達維”取得全面勝利。[7]
受“蘇拉”影響,浙江大部地區出現大到暴雨,局部地區出現大暴雨,沿海主要潮位站一度普遍超警戒潮位。截至8月3日8時,全省轉移危險區域人員45.4萬人,沿海30364艘漁船在港避風,全省水庫預泄0.98億立方米,河網預排1.28億立方米。[7]
8月3日凌晨3點,10號臺風“達維”登陸山東,給沿途各地帶來大風及降雨后,于當晚離開山東。受臺風影響,50多個縣遭暴雨侵襲,造成208萬人受災。山東首次啟動防臺風Ⅰ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地做好強降雨防范和地質災害、水利工程出險等次生災害防御工作,同時繼續做好船只安全監管,臺風警報未解除前,嚴防船只擅自出海。全省有14座大中型水庫超汛中限制水位,28座大中型水庫泄洪。目前,部分地區降雨仍在繼續,各地正積極展開自救,力爭早日恢復生產生活。[7]
8月2日至4日,天津市沿海地區出現大風和強風暴潮過程。截至4日清晨,第10號臺風“達維”對天津市影響已結束。據統計,8月2日以來天津市雖然出現近年來最***位,但是由于提前部署,應對得當,風暴潮除造成天津港輪船閘、客運碼頭和大神堂碼頭少量上水外,其它地區沒有出現海水淹泡現象,未造成人員傷亡。[7]
受強臺風“達維”影響,遼寧除遼西北的阜新、朝陽外,大部分地區出現暴雨,部分地區受災。沈大、沈山線多條鐵路中斷,近10條高速公路因降雨封閉;全省轉移人口15.5萬人。全省***系統啟動了Ⅰ級響應機制,8萬名警力全部在崗在位。鐵路部門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趕赴中斷鐵路現場,目前正在全力搶修。[7]
據民政部、國家減災辦8月4日9時初步統計,今年第9號臺風“蘇拉”和第10號臺風“達維”已造成江蘇、浙江、福建、山東4省5人死亡,1人失蹤,93.2萬人緊急轉移。[7]
7.“天秤”和“布拉萬”
"雙臺風"初現
中央氣象臺2012年8月23日18時繼續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今年第14號強臺風“天秤”的中心23日17時位于我國臺灣省鵝鑾鼻的東偏北方向大約24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預計“天秤”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或略有加強,24日凌晨到中午登陸或擦過臺灣東南部一帶沿海。今年第15號臺風“布拉萬”的中心23日17時位于浙江省象山縣東南方大約167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38米/秒)。中央氣象臺預計,“布拉萬”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8]
國家防總22日召開防臺風異地視頻會商會議指出,“天秤”和“布拉萬”再次形成雙臺風互相影響、相互作用的局面。兩個臺風風力強、破壞力大,影響時間可能長達10天以上,并可能深入內陸,波及10多個省份,未來路徑和強度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此外,前期受臺風影響地區降雨過程多,江河水位偏高,這次臺風帶來的強降水,將極易引發暴雨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8]
“雙臺風”影響寧波
23日下午5點,寧波氣象臺發布了強臺風消息。“天秤”17時位于寧波偏南方向810公里,近中心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中心氣壓950百帕,逐漸向臺灣東南部一帶沿海靠近,于今天凌晨到中午登陸或擦過臺灣東南部一帶沿海。而“布拉萬”在昨天下午2點位于寧波東南方向1788公里。近中心最大風力13級(38米/秒),中心氣壓965百帕,以時速15~20公里向西北方向移動。由于“天秤”走得慢,“布拉萬”走得快,昨天晚上8點30分,“天秤”和“布拉萬”外圍云系已經很接近,“雙臺風”大約相距1300多公里。
寧波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董杏燕說,“藤原效應”到底會讓兩個臺風怎么走,是減弱還是增強,都還有待進一步觀察。雖然寧波發布了強臺風消息,但還沒有發布任何臺風預警。只是預報,受其外圍環流影響,今天寧波市有中陣雨、局部大到暴雨,沿海海面將出現8級大風。[9]
關于三臺風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