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河堤、疏浚河道……不久前,湖南省石門縣蒙泉鎮羊毛灘村正在開展麻溪河河道治理,全國人大代表、石門縣雁池鄉蘇市完小校長王懷軍也趕到了施工現場。
2018年,王懷軍到羊毛灘村走訪調研時發現,麻溪河河道淤積,污染嚴重。
“當時就有村民反映,只要河道漲大水,沿岸數百畝的莊稼就會被淹,村民幾個月的辛苦都白費了。”王懷軍說,“看到村民焦急的樣子,我很受觸動,決心要將群眾關于河道治理的煩心事了解清楚,反映給相關部門。”
此后,圍繞河道治理,王懷軍在石門縣開展了廣泛調研。她發現,不只是羊毛灘村,其他地方也面臨著河道淤積、水質惡化問題。
石門縣地處湘鄂邊界,山高谷深,河汊縱橫,縣域內有河流溝溪236條,農村河道就有210多條。與此同時,石門縣年平均降雨量可達1500毫米。每當進入雨季,山洪裹挾著泥沙、垃圾傾瀉而下,導致河流里泥沙淤積、垃圾漂浮,嚴重影響行洪,甚至還出現過河堤被沖垮的情況。
“隨著城鎮化加快,生活污水日益增加,化肥農藥也給河流帶來了污染,導致水質不斷惡化。”王懷軍說,一條條臟亂差的河流,橫亙在鄉親們與美好生活之間,讓她憂心忡忡。
王懷軍是土生土長的石門人,長期從事農村教育工作,喜歡和農民打交道。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她扎根鄉村,時刻牽掛著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
平日里學校工作多、教學任務重,她就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走村入戶,了解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只要群眾有需要,我就會盡最大努力。”王懷軍說。
多年前,王懷軍患上膝關節滑膜炎,一旦爬高山、走下坡,膝蓋便疼痛難忍。而在一些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只能步行,一走就是兩三個小時。即便如此,她依然沒有停下調研的腳步,往往頭一天還在老百姓家里,第二天一早就要去看病。
幾年前的一個寒假,王懷軍下村調研河道治理,為了去河對岸的一戶人家了解情況,不得不從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