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今日油價油價格表和柴油價格今日價格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國內油價迎來三年半最長連跌,95汽油價格重回8元時代,國內油價調整時間已確定,對于一直期待油價下跌的車主們,盡管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反彈,每噸成品油價格將下調100元以上。為國內加油站的成品油零售價平均每升柴油和汽油價格下調0.1元左右。比起過年前,加一箱油可以少花五六十元,金融機構分析師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降溫,經濟增長提振了對石油和燃料油的需求。
美國原油鉆井數據近兩個半月以來首次下滑,降低了全球石油供應預期,因此吸引原油多頭買入資金,帶動油價反彈上揚。原油漲跌幅由正轉負,并在負值內繼續加深,調價由擱淺轉為下行。根據卓創信息的數據監測模型,截至8月5日中國第9個工作日收盤,參考原油變化率為-1.62%。預計汽柴油下調80元/噸,距離調價窗口開啟還有1個工作日。本輪成品油零售價格上限大概率迎來下調。
標準汽油下調1060元/噸,標準柴油下調1025元/噸。92號汽油等值漲價0.83元,95#汽油漲0.88元。消費者旅游成本繼續下降。在歷史上的石油危機中,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次,是由于戰爭等各種原因導致石油減產、油價飆升而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油價飆升自然導致購買的人減少,許多地方出現短缺。成品油供應不足導致物流停滯等不良后果。化工原料的供應也會出現問題,經濟危機也就出現了。???????????????????????????????
引起國際原油價格與國內價格不匹配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不同所致,2001年11月份我國對原來只參考新加坡市場價格定價的機制進行了一次改革,增加參考新加坡、鹿特丹、紐約等三地的原油價格進行定價,2006年在此定價機制上進行進一步完善,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作為基礎,加上國內合理加工成本和適當利潤,促使我國的成品油價格機制與國際市場實現間接接軌,但由于油價漲勢過快,而國家為保證市場穩定,嚴格控價,中石化、中石油等生產企業承擔了大部分虧損,國內油價才未跟隨原油價格持續上漲,新定價機制遲遲未能落實,而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國內新定價機制得以改革推行,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接軌國際市場。
其次國內油品升級,也是導致目前價格較高的主要原因,2008年我國汽柴油市場正處國三標準時期,隨著環保質量管控逐步嚴格,我國加快了燃油質量升級的步伐,2017年1月份國五汽油問世,同年10月份在“2+26城市”開始部分范圍內推行國六標準,而油品升級所增加的成本也將在油價中體現。
從上圖表格中可以看到,國三升級國四標準,汽柴油價格分別加價290、370元/噸,折合升價為0.22、0.31元/升;國四升級國五標準,汽柴油價格分別加價170、160元/噸,折合升價為0.13、0.14元/升,總共汽柴油漲460、530元/噸,合計升價為0.35、0.45元/噸。
再次,成品油消費稅占比不斷提高也是促使油價走高的一方面原因,我國自1994年開始征稅燃油消費稅,而2008年我國的汽油銷售稅僅為0.2元/升,而接下來幾年成品油消費稅不斷增長,特別是2014年末至2015年由于原油價格出現斬腰式暴跌,國內煉油企業利潤空間不斷壓縮,財政部連續三次上調成品油消費稅,截止2018年我國汽油消費稅漲至1.52元/升,較2008年整整上漲了1.5元/升。目前我們成品油消費稅占比占40%左右。
還有物價的上漲也是不容忽略的問題,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大約在6.8左右,而目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大約在6.4左右,人民幣貶值相信大家也是深有體會,10年前的6.3元,與今日的7.4元,購買能力也有不小的差別。
整體來看,造成國內成品油價格不斷走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單單的一個數據對比,并不能體現成品油錯綜復雜的定價機制。
4月28日國內油價調整。
2022年4月17日星期日,有料財經統計整理了今年7次油價調整的結果為“6漲1降”,在連續6輪油價上調后,終于迎來今年首次國內成品油降價。今年累計油價漲幅為每噸汽油價格大漲1440元,每噸柴油價格大漲1205元。中國石化加油站今日油價信息計算,今年以來每升92號汽油價格漲幅1.16元,每升95號汽油價格漲幅1.45元,每升0號柴油價格漲幅1.21元。
關于今日油價油價格表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