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美國人對宗教和教會越來越疏離。在過去10年里,美國人中信奉基督教的比例從77%下降到65%,無宗教歸屬者的比例從17%上升到26%,從屬于某一教會的美國人的比例從1999年的70%下降到2020年的47%。這些趨勢反映出美國人在宗教信仰方面發生較大變化。與此同時,對非基督教信仰的歧視、宗教政治化、基督教民族主義的泛濫、教會丑聞、邪教盛行等亂象在美國甚囂塵上,充分暴露了美國的“宗教自由”受到嚴重侵害,遠不如美國***宣揚的那樣光鮮。美國官方一直將“宗教自由”狹隘地解釋為信仰某一宗教的自由,否認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美國的所謂“宗教自由”先天不足,徒有其表。
美國侵犯宗教信仰自由的歷史與現實
美國自詡為“宗教自由堡壘”的說法與其歷史完全不符。美國最初是一個以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為主體的國家,至今仍將該群體的價值觀作為國民身份的核心,一直對其他宗教信仰疑慮重重。
自從歐洲人到達北美,宗教就被用作歧視和殺害“異教徒”印第安人的借口。盡管絕大多數早期美國人都是基督徒,但各種教派之間一直激烈爭斗。清教徒雖然在英國遭受宗教迫害而逃到北美,但絲毫不贊成宗教信仰自由,并且建立了神權政體。他們不僅迫害和驅逐本教派內部的異議分子,而且絞死貴格會教徒,把天主教視為洪水猛獸。
美國的宗教歧視和迫害事件層出不窮。美國雖然在***中寫入了政教分離與信教自由的原則,但在建國后很長時期里,一些州規定只有新教徒才能擔任公職,還建立過州***支持的官方教會。對天主教的歧視與迫害在美國持續到20世紀。1844年,一群暴徒燒毀了費城的兩座天主教堂,至少20人被殺害。1960年,信奉天主教的總統候選人肯尼迪也不得不公開宣稱,他效忠的對象是美國而非教皇。美國土生土長的摩門教在建立之初,信徒就頻繁受到驅逐和殺害。直到2012年,信奉摩門教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仍然需要澄清選民對摩門教的懷疑。對猶太教的歧視在美國根深蒂固。調查顯示,3/4的正統猶太教徒稱他們經歷過宗教歧視。2018年,一名狂熱支持特朗普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在匹茲堡的一個猶太教堂槍殺了11人。2020年,美國報告的反猶事件高達2024起。
近年來,美國最受歧視的信仰是***教和無神論。美國基督徒原本就對***教持有成見,“9?11”事件后對***教的歧視和仇視更是暴增。從2000年到2001年的短短一年時間內,針對***的仇恨犯罪增加了16倍。目前只有42%的美國人對***教有好感,82%的美國人認為***在美國受到歧視,63%的美國人認為信仰***教妨礙在美國的上升機會。美國針對***的仇恨犯罪每年有數百起之多,例如2015年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在北卡羅來納州謀殺了3名***大學生。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與共和黨將仇視***教當成牟取選票的政治工具。特朗普最初通過渲染奧巴馬的“秘密***”身份積累了政治資本,在2016年競選中更加肆無忌憚地宣揚***教對美國的“仇恨與威脅”,上任后不久就簽署了所謂的“禁穆令”。
無神論在美國一直被污名化。冷戰時期,美國將無神論與共產主義威脅聯系在一起。至今許多美國人仍錯誤地把無神論與不道德甚至犯罪行為聯系在一起。調查顯示,42%的美國人將無神論者視為不認同美國社會價值,44%的美國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嫁給無神論者。美國法官經常錯誤地以無神論者“缺乏道德”為借口而拒絕給予他們兒童監護權。美國仍有7個州的法律規定無神論者不得擔任公職或在法庭上作證。例如阿肯色州憲法第19條就明確寫著:“否認上帝存在的人不得在本州的民事部門擔任任何職務,也沒有資格在任何法庭上作為證人作證。”美國政客中幾乎沒有人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因為這意味著政治自殺。
宗教政治化與基督教民族主義對宗教信仰自由的威脅
美國的宗教日益政治化,宗教信仰受到政治斗爭的嚴重威脅。最近半個世紀,美國的政治極化和身份政治越來越嚴重,宗教信仰與政黨認同緊緊捆綁在一起。民主黨人多為宗教方面的自由派和世俗主義者,共和黨人多為宗教保守派,特別是多為白人福音派教徒。民主黨認為共和黨頑固地堅持白人父權制基督教價值觀,共和黨認為民主黨輕視基督教、偏袒***教和無神論。對“宗教自由”的政治斗爭波及美國最高法院。在美國建國后的最初100年里,最高法院只審理了3起涉及“宗教自由”的案件,但最近80年卻審理了70多起相關案件。
兩黨對“宗教自由”的理解存在分歧。兩黨在利用宗教問題干涉他國內政上立場高度一致。但在美國國內,對民主黨來說,“宗教自由”就是堅持政教分離,平等對待所有宗教和教派;而在共和黨看來,民主黨的做法實際上是在縱容非基督教和無神論,侵蝕以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價值觀為核心的美國傳統文化,威脅白人福音派的“宗教自由”。在白人福音派看來,“宗教自由”正如特朗普所定義的那樣,就是保護基督徒利益的工具。他們把違反其信仰、限制其行為的一切做法都視為侵犯其“宗教自由”,例如在疫情期間關閉教堂、移除公共場所的宗教紀念物、公立學校禁止祈禱等。許多白人福音派企業主的雇傭合同中包含道德條款,要求工人嚴格遵守基督教道德標準。許多白人福音派教徒攻擊美國憲法的政教分離原則,要求將美國確立為一個基督教國家。某些極端分子甚至直接對***、猶太教徒等“異教徒”發起暴力攻擊。特朗普被白人福音派教徒視為“有史以來最親近宗教的總統”。
基督教民族主義可謂當今美國“宗教自由”面臨的最大威脅。這種觀念堅信美國是一個只屬于基督徒的國家,要成為真正的美國人,必須是基督徒,而且往往是特定類型的基督徒。這不僅違反政教分離原則,也造成了對非基督教徒和非宗教人士的歧視與暴力。實際上,基督教民族主義中的“基督教” 更多的是身份認同而非宗教,并帶有排外主義、白人至上主義、父權制等色彩。近年來,這種觀念在美國泛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許多白人感到其種族和文化受到少數族裔和多元文化的威脅。預計到2045年左右,美國白人人口在全國所占比例將降到一半以下。這讓許多白人極為擔憂自身的特權和地位。
美國教會丑聞不斷
美國的許多教會是藏污納垢和違法犯罪之所,嚴重侵犯教徒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人權。美國的天主教會尤其頻繁爆出大規模***待丑聞。各州的天主教會都有關于神職人員實施***待的記錄,有關虐待的指控橫跨數十年,受害者不計其數。2021年,美國天主教主教會議報告了4228項對兒童進行***待的指控。這些指控是由3924名***待受害者在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提出的,涉及美國各地的2700多名神職人員。美國天主教會的有關領導人往往極力掩蓋丑聞,他們將被指控的神職人員轉移到不同的教區,而不是向執法機構報告虐待事件,導致犯罪者受到保護而兒童長期受到侵害。2002年,《波士頓環球報》在對波士頓的天主教會***待案件進行了長達數月的調查后,詳細揭露了該教會70多名牧師對兒童幾十年的***待行為,以及教會高層如何掩蓋這些卑劣行為。大多數涉事牧師沒有受到刑事指控,而是繼續從事神職工作。2007年,美國天主教洛杉磯大主教區與500多名遭受神職人員***待的受害者達成和解協議,支付了6.6億美元的賠償金。這是迄今為止美國天主教區為性丑聞支付的最高賠償紀錄。類似的案件數不勝數,甚至在2004至2011年間,美國有8個天主教教區因***待案件宣布破產。2018年,賓夕法尼亞州的調查報告稱,在過去70年時間里,超過1000名兒童遭到300多名牧師的性侵犯,并且由于存在隱瞞和漏報,實際受害的兒童可達數千人。2021年,內布拉斯加州司法部報告,該州57名天主教會人員被指控實施***待,258名受害者在事發時都未成年。
美國新教教派的丑聞也不遑多讓。南方浸信會是美國最大的新教教派和最具影響力的福音派教派,其國內教徒超過1300萬,僅次于美國天主教會。美國媒體2019年披露,自2000年以來,380名南方浸信會的神職人員犯下各種性侵行為并面臨指控,其中許多人在丑聞被揭露時仍然在職。2022年5月,一份300頁的調查報告指出,幾十年來該教派領導人蓄意掩蓋性侵受害者與其他教會成員提出的指控。該教派多年來還以“地方教會自治”原則為由***外界改革呼聲,堅稱無法建立性犯罪者數據庫以防止更多的虐待。但上述報告揭露該教會內部確實留有秘密名冊,記載涉事牧師的詳細情況。截至2022年,該名冊共記錄了703名有不當性行為的神職人員,但教會為避免法律訴訟始終沒有公開該名冊,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來防止受指控的牧師繼續擔任神職。
當今美國存在上萬個邪教。在精神貧乏、社會矛盾激化、極端主義思想盛行的環境中,大量美國人試圖通過脫離主流社會、訴諸宗教狂熱來獲得慰藉,邪教就不可避免地涌現。盡管充斥著欺騙、壓迫、虐待、暴力等違法犯罪活動,但由于大多數美國邪教規模不大且非常隱蔽,很少能被曝光。盡管如此,仍有許多邪教造成了極為嚴重的人道災難。例如,1977年,“人民圣殿教”的頭目瓊斯脅迫他的900多名信徒服毒自殺,其中276人是兒童。1993年,宣稱世界末日來臨、將同異教徒展開血戰的“大衛教”,在得克薩斯州韋科的總部遭到美國***長達51天的大規模武力圍攻,導致76名信徒死亡,其中包括25名兒童和兩名孕婦。2008年,美國警方從“耶穌基督末世圣徒原教旨教會”所屬的“渴望天國”農場中解救出463名遭受虐待的未成年人,其中大多數是13歲以下的兒童。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