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海棠莖腐病及其防治措施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海棠根腐病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家庭盆栽四季海棠莖基部腐爛,而后葉柄基部隨之腐爛應為莖腐病所致,初發病時莖基部皮層表面產生褐紅色斑點,而后擴大呈水漬狀半透明斑塊,連接成片,延至下部葉柄基部,最后腐爛倒伏。室溫10℃以上即可發病,18℃以上時發病率高。
上部枝條最好不要再做繁殖材料,如果必須應用時,應嚴格消毒滅菌后才可應用,并與健康插穗隔離,單獨養護。消毒可采用農用鏈霉素,以160毫克/千克浸泡插穗8~10分鐘后再扦插,扦插用土可采用蒸炒等方式滅菌。
此病不但在海南發生,目前廣州、江西、江蘇、北京等一些地區也有發生,應注意引種時不使其擴散。
防治***:①采用通透性好、營養充足的土壤栽培,所用的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養護場地和盆土不宜過濕或積水,發病嚴重地區,土壤必須嚴格消毒滅菌。管理中合理擺放,加大通風量,使病菌無生存機會。
②發病初期采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或D—801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每7~10天一次,連續2~3次,抑制病情發展。
麗格海棠出現莖腐病后,其莖桿上會出現褐色的病斑,并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大,最終導致莖桿腐爛,此時可以對麗格海棠進行修剪,將腐爛的莖桿剪去,并將植株浸泡在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十分鐘后將麗格海棠撈出,栽種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
麗格海棠莖腐病是哪樣的
1、莖腐病
麗格海棠出現莖腐病的早期癥狀表現為,莖桿表面出現褐色的斑點,并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漸擴大,晚期癥狀表現為,莖桿發黑腐爛,植株傾倒死亡,所以在養護麗格海棠時,需要定期觀察植株的生長狀態,盡早采取措施防治病害。
2、進行修剪
在麗格海棠出現莖腐病后,可以對其進行修剪。首先需要挑選鋒利的剪刀,并使用酒精消毒,然后使用剪刀將麗格海棠腐爛的莖桿剪去,以免感染其它健康的枝葉,在修剪后可以向傷口涂抹多菌靈溶液,避免傷口發黑腐爛。
3、更換土壤
麗格海棠出現莖腐病,可能是土壤中滋生的細菌感染植株造成的,所以在救治的過程中,需要為麗格海棠更換土壤種植。最好可以使用礦物元素含量較為豐富、排水性較好的腐殖土或者花園土作為更換土壤。
4、重新栽種
在重新栽種麗格海棠前,需要將植株浸泡在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滅麗格海棠上的細菌,等待十分鐘后將其撈出,使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放在通風環境中晾干水分,然后栽種在事先準備好的土壤中,等待麗格海棠恢復生長。
四季海棠爛莖、爛葉,主要是生病或者環境不適造成的。
四季秋海棠其莖直立,稍肉質;單葉互生,有光澤,卵圓至廣卯圓形,先端急尖或鈍,基部稍心形而斜生,邊緣有小齒和緣毛,綠色;聚傘花序腋生,具數花,花紅色,淡紅色或白色。四季海棠爛莖大部分情況下是因得了莖腐病引起。家庭盆栽四季海棠莖部腐爛,而后葉柄基部隨之腐爛,這是莖腐病所致。初發病時莖基部皮層表面產生褐紅色斑點,而后擴大呈水漬狀半透明斑塊,連接成片,延至下部葉柄基部,最后腐爛倒伏。
防治***:采用通透性好、養料充足的土壤栽培,所用的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養護場地和盆土不宜過濕或積水,發病嚴重地區,土壤必須嚴格消毒滅菌。管理中應合理擺放,加大通風量,使病菌無生存機會。發病初期采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或D-801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灑,每7~10天1次,連續噴2~3次,可抑制病情發展。
四季海棠爛莖還會受不良養殖環境影響造成的。比如澆水的次數過多、花盆透水性差、土壤板結、沒有營養等,這些情況都能導致四季海棠爛莖。解決***: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選用有機質豐富的新土或塘泥、河泥等配制盆土。發現病葉及時摘除,加強通風。進行土壤消毒。適度澆水,松土。發病后可用百分之四十的五氯福美雙或拌種雙粉劑加細沙配成藥土,每株施100至150克。
四季秋海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屬草本植物,原產于巴西熱帶低緯度高海拔地區樹林下的潮濕地。喜生于微酸性沙質壤土中,喜空氣濕度大的環境。喜溫暖而涼爽的氣候,最適宜生長溫度15-24℃,既怕高溫,也怕嚴寒;喜散射光,而怕盛夏中午強光直射。
關于海棠莖腐病及其防治措施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