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胡佳佳通訊員鄧揚茂鐘圣榮)近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刑事案件判后程序監督管理的規程(試行)》,旨在加強刑事案件判后程序監督管理,促進刑事審判工作規范化、***化、制度化,提升刑事司法質效和司法公信力。
《規程》從規范案件移送等3個方面制定了16條具體舉措,明確了對刑事案件判后程序全過程、各環節、各主體的工作要求,確保做到全鏈條銜接、全過程監管、全要素送達、全主體責任。
《規程》要求,要加強刑事案件判后程序從宣判、送達、移送、報核、執行、退卷、歸檔各環節銜接,既有對刑事訴訟法和司法解釋規定的法定期限的重申,又有對原則性或模糊規定的細化,確保形成程序閉環,不留制度死角,做到全鏈條銜接。《規程》強調,要消除刑事案件判后程序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加強監督管理的信息化支撐,推動把刑事案件判后程序納入辦案平臺,完善模塊設置,力求工作留痕、監管可溯,做到全過程監管。
《規程》明確了對具有黨員身份的被告人,原則上在10日以內送達被告人所在單位或者戶籍地的******,同時送達被告人組織關系所在地的黨組織部門,加強刑事處罰和黨紀處分的銜接,做到全要素送達。《規程》厘清了院長、庭長、承辦法官和輔助人員對判后程序的職責邊界,明確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監督指導責任,要求建立工作臺賬、定期通報和問責機制,做到全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