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外敷青黛的藥用價值,以及青黛外用功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哪個,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青黛是一個中藥,來源于爵床科植物馬藍、蓼科植物蓼藍,或者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葉或莖,經過加工制成的干燥粉末狀,或是顆粒狀的藥物。比較好的青黛質地是比較松泡的,能浮于水面,用火燒顯紫紅色的火焰。
青黛的藥性咸、寒,歸經是肝經,功能主治是清熱解、涼血消斑、瀉火定驚。臨床用于治療溫毒發斑、血熱、吐血、衄血、胸痛、咯血、口瘡、痄腮、咽喉腫痛等。
青黛在古方中有廣泛的應用,比如黛蛤散就是青黛配蛤殼,功能主治是清熱瀉火、化痰止咳,用于治療肝火犯肺、頭暈耳鳴、咳痰帶血等等。碧玉散主要也是由青黛組成,功能主治是清熱解毒,因為青黛的顏色是青綠色,所以碧玉散就是因為它的顏色而得名,而且本身藥性也是清熱解毒的,是很有名的古方。
在現代中成藥中青黛也有廣泛的應用,比如像常用的口腔潰瘍散里面就是有青黛、白礬、冰片等等,功能主治是清熱、消腫、止痛,像口瘡、黏膜潰破,或者紅、腫、熱、痛等都可以用潰瘍散來外敷。
青黛是一種性涼性的中藥,青黛有著非常不錯的清肝瀉火和清熱解毒的效果,而且還可定驚。對于腮腺炎、小兒驚癇、丹毒以及肺熱咳嗽等疾病都是有著一定的治療效果的。用法用量為內服,每次的用量為1.5-3g,但青黛難溶于水,所以一般都是做為散劑沖服,如有需要,可根據用法用量進行服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少數人會對本品過敏,出現腹瀉和便血的現象,因此服用之前需檢查自己是否過敏。另外青黛性質寒涼,因此胃寒的人亦不可服用,否則會造成胃部不適,反而影響健康。
青黛是一個中藥,來源于爵床科植物馬藍、蓼科植物蓼藍,或者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葉或莖,經過加工制成的干燥粉末狀,或是顆粒狀的藥物。比較好的青黛質地是比較松泡的,能浮于水面,用火燒顯紫紅色的火焰。
青黛的藥性咸、寒,歸經是肝經,功能主治是清熱解、涼血消斑、瀉火定驚。臨床用于治療溫毒發斑、血熱、吐血、衄血、胸痛、咯血、口瘡、痄腮、咽喉腫痛等。
青黛在古方中有廣泛的應用,比如黛蛤散就是青黛配蛤殼,功能主治是清熱瀉火、化痰止咳,用于治療肝火犯肺、頭暈耳鳴、咳痰帶血等等。碧玉散主要也是由青黛組成,功能主治是清熱解毒,因為青黛的顏色是青綠色,所以碧玉散就是因為它的顏色而得名,而且本身藥性也是清熱解毒的,是很有名的古方。
在現代中成藥中青黛也有廣泛的應用,比如像常用的口腔潰瘍散里面就是有青黛、白礬、冰片等等,功能主治是清熱、消腫、止痛,像口瘡、黏膜潰破,或者紅、腫、熱、痛等都可以用潰瘍散來外敷。
中藥青黛的妙用
1、青黛治病毒性腮腺炎:青黛3克,冰片1克,共研細末,用雞蛋清適量調勻,外敷患處,每天換藥一次,連用3天。(宋麗華)
2、青黛,市家多取干靛充賣,殊不知靛枯黑重實,靛花嬌嫩輕浮,不可不細擇爾,以水飛凈灰腳,合丸制隨宜。《本草蒙荃》
3、青黛治溫毒發斑及產后熱痢下重。《本經逢原》
4、青黛治帶狀皰疹:青黛10克,冰片2克,共研細末,香油調勻涂于患處,潰破處直接撒入藥粉。每日涂藥一次。
5、青黛治諸毒蟲傷:青黛、雄黃等分。研末,新汲水服二錢。(《古今錄驗方》)
6、青黛除熱解毒,兼能涼血。《要藥分劑》
7、青黛治口腔潰瘍:青黛、五倍子、冰片按5∶3∶1的比例研極細末。應用時可外吹于口腔潰瘍處,或香油調敷外涂之,每日3--5次,用藥3--10天。
8、青黛治口舌生瘡:青黛一錢,細辛一分,黃柏一分(銼),地骨皮一分,密陀僧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取少許,貼于瘡上,有涎即吐之。(《圣惠方》)
9、青黛治咳嗽吐痰,面鼻發紅者:青黛(水飛極細,曬干警再研用)四錢,蛤粉三錢。二味煉蜜為丸,如指頭大。臨臥噙三丸。(《醫學從眾錄》青黛蛤粉丸)
10、青黛治咯血:青黛一錢,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黃明蠟煎黃色,取出研細)。上二件再研勻,卻以所煎蠟少許,熔開和之,捏作錢大餅子。每服,用干柿一個,中破開,入藥一餅,合定,以濕紙裹,慢火煨熟,取出,以糯米嚼下。(《中藏經》圣餅子)
11、青黛,從波斯國來,及太原并廬陵、南康等染淀,亦堪敷熱惡腫、蛇虺螯毒。染甕上池沫紫碧色者,用之同青黛功。《開寶本草》
12、青黛治傷寒赤斑:青黛十錢。水研服。(《類證活人書》)
13、青黛治牙齦炎:青黛2克,蘆薈6克,共研極細末,將藥粉擦敷患處。用藥5天即可腫消痛止。
14、青黛治妊娠傷寒,熱郁陽明,熱極而發紫黑斑,脈洪數者,若不急治,胎殞在即:真青黛錢半,鮮生地二兩(搗汁)生石膏八錢,升麻六分,黃芩二錢,焦梔子三錢,蔥頭三枚。水煎服。(《重訂通俗傷寒論》青黛石膏湯)
15、青黛,乃藍為之。有一婦人患臍下腹上,下連二陰,遍滿生濕瘡,狀如馬瓜瘡,他處并無,熱癢而痛,大小便澀,出黃汁,食亦減,身面微腫,醫作惡瘡治,用鰻魚、松脂、黃丹之類。藥涂上,瘡愈熱,痛愈甚。治不對,故如此。問之,此人嗜酒,貪啖,喜魚蟹發風等物。急令用溫水洗,拭去膏藥。尋以馬齒莧四兩,爛研細;入青黛一兩,再研勻,涂瘡上,即時熱減,痛癢皆去。仍服八正散,日三服,分散客熱,每涂藥,得一時久,藥已干燥,又再涂新濕藥。凡如此二日,減三分之一,五日減三分之二,自此二十日愈。既愈而問曰:此瘡何緣至此?曰:中、下焦蓄風熱,毒氣若不出,當作腸癰內痔。仍常須禁酒及發風物。然不能禁酒,后果然患內痔。《本草衍義》
16、青黛治中風、頭風、脅痛、瘛、顫振、眩暈、咳嗽、久嗽、嘔吐、舌衄、咳嗽血,寒疝。《本草述》
17、青黛治胃脘痛,病久成郁,郁則成熱:青黛,以姜汁入湯調服。(《醫學正傳》)
18、青黛治吐血不止:青黛十錢,新水調下。(《端效方》青金散)
在服用藥物的時候,人們都需要看清說明書的注意事項跟遵醫囑,如不能喝酒,不能服用油膩、辛辣的食物等等,因此,人們在服藥之前需要了解清楚藥物的禁忌,并且做到正確且適量使用藥物。若服藥后不適,應及時就醫。通過以上介紹希望各位患者能夠準確了解藥物并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保證自己的健康。
青黛,中藥名。為爵床科植物馬藍、蓼科植物蓼藍、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葉或莖葉經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團塊或顆粒。具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等作用,在古代亦常用于印染布匹、畫眉等。主產于福建、云南、江蘇等地。性味咸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等功效。其主要用于溫病熱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瘡,小兒驚癇,瘡腫,丹毒,蛇蟲咬傷等。
青黛是藥材,中藥名。也稱靛花。馬藍、木藍、蓼藍、菘藍等莖、葉經傳統工藝加工制成的粉末狀物,性寒、味咸,功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主治熱毒發斑、吐血等癥;外敷治瘡瘍,痄腮。
好了,關于外敷青黛的藥用價值和青黛外用功效的分享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通過這篇文章了解的如何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沒有問題,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