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蘇北全國最窮,以及蘇北到底有多窮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哪個,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江蘇省是東部沿海省份,共有13個城市,全部13個城市均位列全國百強市。這樣的成就是全國獨一份的。這表明“魚米之鄉”的稱號確實是應得的。作為中國的第二大經濟省,江蘇在發展的各個方面一直處于我國的前列。
江蘇分為蘇南和蘇北,蘇南包括蘇州,南京和無錫三個城市,蘇南目前的發展要好于蘇北。蘇北地區包括南通,淮安,泰州以及鹽城和揚州。在城市發展中,蘇北不如蘇南,因此有很多人取笑蘇北,甚至有人聲稱蘇北是一個“一泡污的窮地方”。作為非江蘇人的小編,有時候也實在是聽不下去。
蘇北的發展確實不如蘇南的發展。但是,主要原因是蘇南太強大了。在蘇南地區的對比之下,蘇北地區確實顯得有“弱”的感覺。但是,將蘇北地區置于其他省份則會得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與其他省份相比,蘇北的城市實力確實很一騎絕塵。
讓我們看看蘇北的經濟。南通是第一。2019年,南通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83.4億元。除了幾個較強的省會和副省級、計劃單列市之外,南通的GDP可以碾壓全國9成以上的城市。除了江蘇,浙江,廣東和山東以外,南通在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二,同時遠遠超過第三。去年,南通的人均GDP超過了12萬元,超過了成都和重慶。
說到這里,您是否仍認為蘇北是“貧窮”的?看蘇北的其他城市。2019年揚州地區生產總值5850億元,鹽城,泰州地區生產總值5850.88億元,5702.26億元,分別位居江蘇省第七位和第八位。如果將這兩個城市放在中國的大多數省份中,它會毫無疑問地排名第二。
排在江蘇省倒數第三位的淮安市,2019年的GDP總量為3871.21億元。如果排在四川,可以排名第二,超過綿陽(現在四川第二)近1000億元。;在湖北可以排名第四;在安徽,湖南可以排名第二。
比較中可以看出,蘇北目前的經濟非常強勁。僅與擁有強大城市的蘇南相比,蘇北才顯得“無能為力”。但是,他們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蘇北經濟并不如有些地域黑口中那么糟糕,甚至在全國范圍內顯得十分優異。
那么為什么蘇北仍然持續成為被黑對象呢,不知道大家對此又是怎么看的呢?
首先說一下,傳統上講蘇北地區包括徐州連云港鹽城淮安宿遷南通揚州泰州八個城市,確實,在江蘇省,這幾個城市在經濟上都處在末位,但是別忘了,江蘇經濟在全國是一個什么位置,她以僅占全國1.1%的土地,生產出了占全國13%還多的GDP,當然,這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蘇南創造的,在省內,蘇北確實是個薄弱地區,但是,就因為這個就能說蘇北在全國也是個落后地區嗎?拿05年的經濟來看吧,05年,江蘇所屬的13個市有11個人均收入超過10000元,其中蘇錫寧接近兩萬,蘇北地區除去淮安和宿遷,也都超過了萬元,而且淮安也有9000多,明年過萬也是毫無疑問的,當然,這在江蘇省內沒有什么,但是拿出去比比呢?05年全國城市人均收入前50名中,大連排在43名,12000多元,徐州是50名,11000多比大連少1000元左右,而大連是遼寧的第一,東北的第2,徐州可是蘇北的啊,她在江蘇排第8,而大連來江蘇的話,不也就是第八嗎。就拿近鄰安徽省來說吧,其省會合肥的人均收入04年只有8610元,就算05年增長很快,也不會比超萬元太多吧,頂多就是徐州,連云港的水平,別忘了,這可是個省會啊;四川05年人均收入超萬元的只有成都和綿陽,其中綿陽11000多一點,還比不上徐州,比連云港稍微多一點,長沙呢,04年也剛剛突破萬元。2004年蘇北八市GDP總和為5939億元,如作為一單獨的經濟體,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除去蘇南)可排第11名,位于湖南,黑龍江,安徽,北京,江西,廣西,山西,云南,吉林,天津,陜西,內蒙古,重慶,新疆,貴州,甘肅,海南,青海,寧夏和***之前.人均GDP同樣排在第11位,位于內蒙古,新疆,吉林,湖北,海南,山西,河南,青海,重慶,湖南,江西,寧夏,陜西,***,四川,安徽,廣西,云南,甘肅和貴州之前,這是一個什么概念,網友們應該清楚吧。2004年蘇南五市GDP總和為9592億元,如作為一單獨的經濟體,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除去蘇北)仍然可以排在第四,僅落后廣東,山東和浙江.人均GDP更是僅次于上海排全國第二.由此可見,江蘇的強大離不開蘇南,同樣離不開蘇北,蘇北雖然相對蘇南落后,但在全國范圍內仍然是屬于比較不錯的.只有蘇南蘇北更好的結合起來,江蘇才是真正的強大!蘇南,你確實很強大!蘇北,其實你同樣也同樣強大蘇北,團結起來!江蘇人!除去經濟,蘇北的基礎設施也不差,八市之間都有高速公路連接,去年又開通了連云港直達上海的火車,連云港到上海的高速也即將開通隨著南浦大橋的竣工,連云港到上海的時間就縮短到3.5個小時;同時,在建的田灣核電站在連云港,這是國內目前裝機容量最大的了,去年一號機組已經發電。04年的時候,省***就想把連云港,鹽城一起融入長三角,終于06年的三月份,連鹽和浙江的溫州還有安徽的合肥銅陵馬鞍山一起成為觀察員的身份,接受長三角委員會的最后考察,正常的情況下,近期這些城市就能成為長三角的新成員,本來能成為觀察員的身份就說明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了。如果加入的話,連云港必然是上海港的北翼,這也是把連云港融入三角的原因,所以省***近兩年也一直在擴建連云港港口,希望能夠勝任這個任務。總之,蘇北的貧窮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貧窮,她只是在特殊條件下的貧窮,決不是西部東北等地區的那種貧窮,而且,隨著省***的兩個率先政策,既到2010年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全面小康,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05年蘇南已經達到},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現代化。這離不開蘇北的發展,因為兩個率先是全省的率先,是蘇北的率先,僅僅是蘇南的話,那不叫全省的。就拿近鄰安徽省來說吧,其省會合肥的人均收入04年只有8610元,就算05年增長很快,也不會比超萬元太多吧,頂多就是徐州,連云港的水平,別忘了,這可是個省會啊;四川05年人均收入超萬元的只有成都和綿陽,其中綿陽11000多一點,還比不上徐州,比連云港稍微多一點,長沙呢,04年也剛剛突破萬元。2004年蘇北八市GDP總和為5939億元,如作為一單獨的經濟體,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除去蘇南)可排第11名,位于湖南,黑龍江,安徽,北京,江西,廣西,山西,云南,吉林,天津,陜西,內蒙古,重慶,新疆,貴州,甘肅,海南,青海,寧夏和***之前.人均GDP同樣排在第11位,位于內蒙古,新疆,吉林,湖北,海南,山西,河南,青海,重慶,湖南,江西,寧夏,陜西,***,四川,安徽,廣西,云南,甘肅和貴州之前,這是一個什么概念,網友們應該清楚吧。
相對蘇南,確實比較窮。
1、蘇北原基礎不發達,沒有什么鐵路、公路。
2、蘇北的民風比較淳樸,不像蘇南那么奸雜、做生意偷機取巧、強買強賣。
3、蘇北有長江之隔,上海工業轉移困難。
4、蘇北出現仇和之類敗家的官吏較多,只為爬,不管民生。
蘇北不窮。
蘇北地區包括徐州,宿遷,連云港,淮安和鹽城五座城市。江蘇一共有13個地級市,而且全部進入了全國經濟百強的行列,其中更是有十座城市進入了全國50強。這份成績在全國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蘇北真的不窮。
其實蘇北窮不窮得看看誰來比,跟蘇南比肯定有一定的差距。
江蘇總體發展很均衡
很多人覺得蘇南和蘇北的差距非常大,但放到全國來看的話,江蘇的發展還是比較均衡的。比如我國的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省,擁有21個地級市。
如果把江蘇經濟總量最低的宿遷放到廣東省來看的話,可以排到第10名,超越了廣東省一半的城市,可見廣東省的地區發展差距比蘇南和蘇北大得多,廣東也主要有珠三角和非珠三角的差距。
不僅如此,蘇北地區的徐州經濟總量已經超越了蘇中地區的揚州和泰州,可以說蘇北這些年進步非常明顯。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