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直排旱冰鞋,以及直排旱冰鞋的視頻教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直排輪滑----萬有引力是唯一的敵人
1、直排輪滑這個創意已延續了大約有300年之久。最初是有一位17世紀的荷蘭人嘗試籍由釘著木制滾軸在木片上,并裝在自己的鞋子下的方式,而在夏天享受溜冰的樂趣。
2、第一雙專利的直排輪滑,在1819年于巴黎由佩蒂布拉德(M.PETIBLED)所注冊,而除了佩蒂布拉德外,當時還有許多其他直排輪滑的模型在歐洲和美國出產。
3、在1979年,有一位名叫奧森(SCOTTOLSEN)的年輕冰上曲棍球選手在一家運動器材商店發現了一雙老舊的直排輪滑鞋。他認識到這個設計的潛力,于是搭便車到芝加哥買下溜冰鞋公司那些停產的直排輪滑設計。他將新公司命名為ROLLERBLADE,也就成為了現在直排輪滑的同義詞。
4、自那時開始,直排輪滑變得在全世界非常流行。單單在美國,直排輪滑市場自從它被引進后,一年內便以22.6%的數字穩定地成長。
5、今日,直排輪滑在美國排名前五大最多人參與的運動,同時也是6-17歲男性最常參與運動的首位。
直排輪滑變得更具特技挑戰性
1、直排輪滑的特技挑戰性必須歸功于滑板,這個運動是在1981年開始,當時滑板愛好者就使用滑板,在相同的類型的街道和綠色場地開始實驗,跳上樓梯的手扶桿從頂部向底部下滑。
2、隨著對這個運動的認識,逐漸產生了為了因應特技直排輪滑的溜冰鞋設計,這類設計讓輪滑愛好者在街道上滑行以及在障礙物上能夠有更多的控制。
3、一連串的直排輪滑競賽于90年代在美國展開,1995年ESPN在美國羅德島舉辦首屆極限運動會,令直排輪滑成為了主流運動,并獲得全球媒體的注意。同時職業的直排輪滑選手逐漸爭取到贊助商的支持。
直排輪滑的國際組織
1、直排輪滑者協會(TheAggressiveSkatersAssociation,ASA)在1995年由薩伊斯(MARKSHAYS)及一群頂尖職業好手成立。
2、ASA是直排輪滑的國際性授權組織,一手創辦了ASA職業巡回賽(ASAPROTOUR),其他經ASA授權舉辦的項目還包括NBCGravityGames及ESPNXGames。
直排輪滑裝備
最重要的裝備當然是一雙輪滑鞋。遠看每雙輪滑鞋都看似一樣,但由于耗損及磨蝕厲害,因此運動員的輪滑鞋都配備特別的設計。
外殼SHELL
1、是輪滑鞋外面的堅硬部分,多以耐用塑料造成,一抵御運動中的耗損,亦可以承受花式技巧所造成的刮磨及落地沖力。
2、競賽用直排輪滑并無配備如一般休閑用直排輪滑的通風設計,因為通風系統會減低外殼的厚度及耐用度。
3、外殼腳掌以上的靴型部分有鞋帶(LACES)或扣環(BUCKLES)綁緊,令足部可以穿穩直排輪。
4、大部分直排輪外殼均附有鉸鏈(HINGE),連接好靴筒及外殼下半部,在保持挺硬之余亦容許運動員可以彎腿或調校小腿位置角度。
強力皮帶POWERSTRAP
1、部分輪滑鞋現在均備有一條強力皮帶,由鞋內套的后方伸展至腳掌前方,作用是讓運動員的腳跟及腳掌不至于移位。
鞋內套LINER
1、用來包覆足部,作用類似足部的軟墊,以不同密度的泡末膠制成,密度愈高則墊護愈硬,輪滑鞋的反應愈強。
底座FRAME
1、底座是連接外殼與輪子的結構。花式競賽用直排輪滑必須比普通休閑輪滑鞋更能承受沖擊力,材料采用鋁合金或強化塑料,但一般運動員多采用鋁合金制底座。
2、底座距地面甚近的設計讓運動員能保持低重心。同時底座與足部愈近,則可為運動員提供更大的摩擦力。
3、現在的趨勢是底座愈來愈貼近地面,而保持少于50-67毫米輪子大小的距離。
4、底座與鞋之間的連接方面,由于特技表演摩擦力強,故采用鉚釘(RIVETS)將兩者連接。某些制造商亦開始安設隱性的鉚釘一避免過早磨損。
摩擦片GRINDPLATES
1、這片長方形的薄片在底部中間內陷成曲線槽狀,通常置于第二及第三個輪子中間的鞋子表面,作用是在運動員表演摩擦類動作時保護外殼免受磨蝕。
2、材料采用金屬或塑料。金屬制摩擦片讓運動員能保持更佳平衡,并可在與其他金屬接觸時免受磨蝕。而街頭運動員則較多塑料制摩擦片以應付一般障礙物。
摩擦釘GRINDPOST
1、通常置于第二及第三個輪子中間的一條塑制小栓。作用是為運動員在進行摩擦動作時為外殼提供更大保護。
輪子WHEELS
多以polyurethane這種與橡膠類似的抗刮磨性強的材料制造。
1、大小:大小不一,由44毫米至82毫米不等。輪子愈大,可以令速度提高,且有更多面積吸收震蕩力。
?較小輪子讓運動員的自主操縱性更大,加速亦愈快而滑行速度則較慢。而由于輪滑鞋底部空間較多,在做出摩擦性動作時可更得心應手。
?特技直排輪滑運動員一般采用較小輪子,更有趨勢在底座上裝更小的輪子。
軟硬系數:用作度量輪子的硬度。系數較高者較耐用而速度較高,但牽引力較小而抗震蕩力較小。特技直排輪運動員一般采用高軟硬系數的輪子已提高
2、速度及耐用性。
3、輪子排列:共有三種輪子裝置在底座的***
?搖椅型:第二及第三個輪子較第一及第四個突出。從側面看就如搖椅之底部或一條寬拋物線。
?平面型:四個輪子安裝于同一高度,皆能觸及地面,大約三分之一至一半運動員采用。
?反搖椅型:與搖椅型剛好相反。第二及第三個輪較小或較第一及第四輪低陷,側面看有如一條彩虹,這種安裝***限制了運動員的轉向但在欄桿等障礙物上把抓較佳。
保護裝束PROTECTIVEGEAR
1、所有運動員皆佩戴頭盔急保護軟墊,包括護腕、巨型護膝及護肘。特技直排輪滑運動員做穿著的護膝及護肘比一般休閑人士所用的大。而護脛則在抓欄動作失敗時可以發揮保護作用。
2、在正式比賽中,業余運動員須穿著全套保護軟墊,包括護腕;而職業選手則只須佩戴頭盔及遮蓋膝蓋(如穿短褲則戴護膝,或穿上過膝長褲亦可)
應該是直排輪滑鞋和滾軸輪滑鞋有什么區別吧?
區別在于直排鞋可以分速滑鞋休閑鞋平花鞋極限鞋==主要根據鞋子的整體和用途區分
而滾軸鞋真正的名字叫花樣鞋因為它前后軸距短做起跳躍類花式類舞步類動作更得心應手~
現在普遍已經發展向直排輪滑了~~
單排輪滑將四個輪子豎排,這樣速度將更快,運動的花樣將更多。單排輪滑運動分為三項內容,第一就是"U"形池運動。從"U"形池中沖躍而起,最高可以達到15米左右,躍起后作出各種高難動作。第二項內容就是街頭競速。也就是在規定的路面上進行速滑比賽,僅僅是4個直徑5厘米的小輪子,優秀的選手可以創造出60到80公里的時速來,令人嘆為觀止。第三項則是所謂的街頭游走。聽起來是街頭游走,實際絕對不走正路,而是上扶手下樓梯,視坎坷如坦途。
直排輪滑----萬有引力是唯一的敵人
你可以玩一玩休閑,或者到廣場去看看,那里有好多玩輪滑的,多看一看,就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了
一般的選e3
韓國的四五百塊,玩耍街、休閑比較適合,輪大,速度快。要是玩平花最好選***鞋,刀架短,靈活。k2是最好的了,不過很貴要上千。買不起的話買勁道也不錯```米高的兒童鞋較多吧,這個我不清楚.....
速滑現在都是用單排的輪滑鞋,而且有專門的速滑鞋,一般四輪、五輪的都有,有***的,也有速滑練習鞋。
而雙排的鞋是花樣輪滑鞋,而且現在已經逐步推出了輪滑的歷史舞臺。原來有所為的雙排速滑鞋,但是并不***,可以說是用雙排花樣輪滑鞋代替它。從設計上說,它的上鞋鞋幫比較高,不利于運動員做出壓低身體的姿勢。而輪子較單排來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大,阻力也大。
現在的雙排只有在滾軸廳才能看見了。單排鞋有分為速滑、休閑、極限、平花、越野等種類。
現在說說速滑鞋的要求吧。
速滑鞋無疑是要求提高速度的,一次就要有比較多的輪子,或比較大的輪子,這樣速度才有可能很快,所以一般速滑鞋的架子都比較長。速滑鞋的軸承也是很講究的,配置要比較高。而上鞋鞋身較硬,鞋幫比較低,有利于選手壓低身體,提高速度。
對于初學者,選擇雙排輪滑鞋比較好點:
原因
雙排輪滑鞋的結構為:上鞋,底板,懸掛,減震,三腳架,輪子,原理為輪子的硬度決定阻力的大小,輪子的大小決定素的的快慢,減震器的材料決定減震的質量,所以輪子越硬阻力越小,輪子越大速度越快,減震器的材料越好震感越輕。
單排輪滑鞋
單排輪滑鞋的結構為:上鞋,刀架,輪子,輪子的大小決定速度的快慢,輪子的寬度決定阻力的大小,輪子的軟度用來減震,所以輪子越大速度越快,輪子越薄阻力越小,輪子越軟震感越小。
供參考,謝謝!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