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于桂枝怎么吃和桂枝怎么吃比較好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桂枝怎么吃相關的知識點,文章篇幅可能較長,大家耐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桂枝加葛根湯【方名】桂枝加葛根湯【出處】《傷寒論》秦之瑛自擬方歌:桂枝湯中葛根入,解肌祛風調營衛。【分類】解表劑-辛溫解表【組成】桂枝(6克)芍藥(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棗(3枚)葛根(12克)【原方】葛根(四兩)桂枝(二兩)芍藥(二兩)炙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方訣】桂枝加葛根湯證是外感風寒,太陽經氣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經脈失于濡養,所以項背強幾幾。但有汗出來風,是表虛。所以用桂枝湯減少桂、芍用量,加葛根,取奇解肌發表,生津舒筋之功。【功用】解肌發表,升津舒經。【主治】風寒客于太陽經輸,營衛不和證。桂枝湯證兼項背強而不舒者。【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chuo,吃)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禁忌】斟酌。【原文】寒病,骨痛,陰痹,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引痛,脈沉而遲,此寒邪干腎也,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太陽病,項背強兒兒,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葛根湯【來源】《傷寒論》。【組成】葛根12克麻黃9克(去節)芍藥6克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棗12枚(擘)桂枝6克(去皮)【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麻黃、葛根,減200毫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調養如桂枝湯法。【功用】解肌發表,生津和營。【主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原文】太陽病,項背強兒兒,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者,葛根湯主之。
某些中藥有分“先煎”以及“后下”。先煎的中藥稍微難熬出味,所以其它藥沒放之前,先用慢火熬10~15分鐘,然后再放其它藥材一起熬。
揮發性較強的中藥,一般用作“后下”,也就是在熬好前5分鐘加入。
桂枝沒有先煎,同樣可以服用,只不過藥的成分可能未完全釋出。
桂枝泡水和水煮兩者之間還是水煮會更好一些,通常將桂枝先浸泡在水里,半小時之后再用水煮40分鐘就可以了
眾所周知,桂枝湯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功效,但前提是要懂得正確的做法,只有做法正確了,吃了之后才能吸收中藥的營養,下面為大家介紹兩種流行的做法,請拿捏好食材的使用量,并且嚴格按照步驟操作。
一、桂枝湯的做法
材料
感冒后***桂枝湯時,需要準備去皮的桂枝十克,另外還要準備二十五克的白芍,柴胡需要十克,半夏、人參以及甘草和杏仁各十克,薄荷六克,中藥建曲和金銀花各十克。連翹十五克生姜四片即可。
做法步驟
1、按上面介紹的材料,把所有的中藥都準備好,然后再用清水把它們洗凈,重新放水,把各種中藥材泡制起來,泡制三個小時左右。
2、把泡好以后的中藥材放入到砂鍋中,加入清水用中小火慢慢煎制,在煎制一個小時左右以后,把藥液取出來,然后再加入清水。
3、按用來的***進行二次煎制,還是需要煎制一個小時左右,然后再進行過濾,把兩次得到的藥液混合在一起,就可以直接飲用,這就是自己***的桂枝湯,這種湯品連用三次,對感冒的治療效果最為明顯。
二、桂枝山楂紅糖湯
材料:
藥材桂枝10克、山楂20克調味料紅糖30克
做法:
桂枝、山楂及紅糖加水適量煎成湯,去渣取汁。此為1份的量,可分2次飲用。
藥材功效:
桂枝含有揮發油,主要成分為桂皮醛,可溫經通陽、發汗解表,在婦科方面適用于血虛寒凝之月經不調與痛經癥狀;加上山楂可增強子宮血液循環。
醫師叮嚀
寒性體質者,可在經前1星期開始服用此茶飲,至經行第3天止。月經來潮時可熱敷腹部,使經血較易排出,感覺會較舒服。
三、桂枝湯的作用
桂枝湯其實是一道中藥湯劑,主要是治療風寒出現的頭疼腦熱,鼻塞流涕,惡心干嘔,苔白不渴,等多種感冒癥狀。此外它具有一定的滋陰補陽,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等。
其實桂枝湯就是治感冒的中藥,并沒有什么太大的養生作用,平時沒病不要亂喝藥。
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