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花菖蒲怎么修剪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菖蒲怎樣修剪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菖蒲的養殖***:春天和秋天均可進行播種,但秋播比春播出苗率高。花菖蒲播種前先將種子用溫水浸泡半天,然后撈出,撒播在裝有培養土的淺盆里,培養土用腐殖土3份、沙子1份和少量蛭石混勻。播后盆土浸透,溫度保持20-25℃,15-20天即可發芽,30天以后苗出齊,即可移栽。
注意事項:露地栽培花菖蒲時,選擇池邊濕地或淺水處進行栽植。選擇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如土質偏堿,可在栽前用過磷酸鈣、鉀肥等作基肥,并與土壤充分混合。
盛夏高溫炎熱,應經常向花菖蒲葉面噴水、地面灌水,并保持水深4-5cm,可增加空氣濕度,使苗壯葉綠。2-3年后地下根莖滿布時要分栽。盆栽時選用大口徑盆,栽后盆內不能斷水。
擴展資料:
菖蒲是園林綠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其豐富的品種,較高的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得以充分應用。
菖蒲葉叢翠綠,端莊秀麗,具有香氣,適宜水景岸邊及水體綠化,也可盆栽觀賞或作布景用。葉、花序還可以作插花材料。園林上叢植于湖,塘岸邊,或點綴于庭園水景和臨水假山一隅,有良好的觀賞價值。
室內觀賞多以水培為主,只要清水不涸,可數十年不枯。栽培時可依據個人喜好、放置地點、株體的大小,選擇中等深度的玻璃或其他不漏水的器皿,將菖蒲莖段洗凈,去除老根、過長根,在濃度為2克/升~3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小時后,以卵石、石子、粗河砂充填固定在盆中,加水置于光線充足處即可。
花卉簡介:唐菖蒲,別名菖蒲、劍蘭、雷竹、十三太保、菖蒲和金詩,是鳶尾科唐菖蒲屬多年生草本花卉。唐菖蒲花語:開心、幸運、專注、舒展、步步高升。
生長地:非洲好望角、地中海沿岸和西亞。我國唐菖蒲栽培主要分布在吉林、遼寧、甘肅、武漢、包頭等地。養花有益:可以用唐菖蒲監測氟化物。只要空氣中有十億分之一的有害氣體,這種植物的葉子就會干枯;唐菖蒲花梗高挑纖細,花朵多,顏色艷麗。它們是著名的切花材料之一,被稱為“切花之王”。它可以作為花束和花籃,也可以裝飾門;其鱗莖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鮮球莖可搗成汁外敷治療癰、腮腺炎。
花葉外觀:株高90~150cm,莖粗直立,分枝少;葉片劍形,堅硬,有明顯的平行葉脈;花莖高于葉,穗狀花序排成兩排,共12~24朵,側向一側,花冠筒膨大呈漏斗狀,稍向上彎曲。品種選擇:主要栽培品種有海藍寶石、馬斯卡尼、綠骨紅、歐夢、花玫瑰、薩克森、至尊玫瑰、新星、普里西拉、忠誠等。植物選擇:一般選擇無病、無斑、不傷萌和生根部位的扁球形小鱗莖栽培。一般優質種球粗細徑比大,種球沉淀,手感硬而不軟;而且種球表面平整光滑,中間沒有大的凹陷;芽點鼓鼓的,飽滿的。花盆的選擇:陶罐。
培養土的配制:唐菖蒲對土壤要求不高,最好選擇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滲透性強的微酸性沙土,pH值應在5.6-6.5之間。制備***一:將成熟土和腐葉土按4:1的比例配制,然后加入兩勺復合肥混合。制備***二:將壤土和腐生土按2:1的比例配制,然后加入牛糞等基肥混合。養花:一般種植時間在4月份。首先用瓷磚堵住盆底的排水孔,然后在盆底放入一些粗粒的培養土,再放入細粒的培養土,將鱗莖根部直立放置在中央,然后用培養土壓實周圍區域,避免鱗莖不直立,長出的植株不直立,影響美觀。最后,燈泡的頂部應該稍微露出土壤表面。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唐菖蒲根不是直接生長的,而是經常在一個平面上生根。所以盆栽時最好將鱗莖根部放深一些,深度在12厘米左右,以免植株生長后倒伏。
定植后,澆上水,然后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讓水分在盆內堆積,放在通風、陽光充足的地方,大約8周后,鱗莖就會發芽。當芽的顏色變成綠色時,它可以暴露在陽光下。拔完莖后,可以在葉片上噴水保持土壤濕潤,并施薄液肥。施肥一定要均勻。過量施肥會導致植物倒下。當植物長出兩片葉子時,通常會進行一次受精,一次是在花蕾懷孕期,一次是在開花后。
開花后一個月左右,葉片變黃后,可挖出鱗莖,剪去上部枯葉,分離新鱗莖和次鱗莖,曬干后保存在5℃~10℃通風干燥處,第二年再種植。施肥:種植時,為保證植物生長發育所需養分充足,需施足基肥,最好施腐熟的有機肥。但是唐菖蒲不喜歡大肥,屬于淺根植物,施肥要輕。生長期應施肥三次。第一次攤兩葉后,要施含氮肥較多的稀液肥,如腐熟的有機肥。因為此時花芽開始分化,如果缺肥,花的數量就會減少。
第二次,要在第四片葉子拔出后再涂。這時,植物正處于萌芽階段。宜施以磷鉀肥為主的稀液肥,可促進開花枝粗花大。為了使花和顏色漂亮,過磷酸鈣和骨粉應該澆水一次。花葶生長后可在地上部分噴施1%過磷酸鈣溶液。第三次,為了促進新球莖的發展,我們應該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如果使用過量的氮肥,球莖會腐爛。澆水:唐菖蒲是需要較多水分的花,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是促進其開花的重要措施。
一般出苗后2~3天澆水一次,夏季每隔1~2天澆水一次。花芽拔出后,要勤澆水,保證水分充足,每天澆水一次,稍加遮陰即可。雨季應及時排水。春天雨水多的時候,濕度就高。在植株長出3片葉子之前,要適當控制澆水,等干了再澆水,以促進根系生長。高溫炎熱時,及時噴水加濕降溫。從10月份開始停水。修剪:唐菖蒲一般不需要修剪,但生長后遇雨落下時要及時提起,否則會在地下彎曲生長,一旦彎曲生長就無法恢復原狀。
光溫管理:唐菖蒲不耐陰,是喜光、日照長的植物。每天不宜少于12小時,16小時光照最合適。長日照、強光有利于花芽發育。如果長到4~5片葉,如果減少光照時間和強度,開花率會明顯下降。而且如果日照時間太短,很容易導致唐菖蒲患上枯萎病。在冬季日照短或光線弱的情況下,需要補充人工光源。每日光照時間不應少于12小時,16小時為最佳。切花品種受光照影響較大。當陽光充足時,它們會生長旺盛,對逆境有很強的抵抗力,擁有美麗持久的色彩。但是在炎熱的夏天,我們也應該避免陽光直射。
適宜的生長溫度為白天20℃~25℃,夜間10℃~15℃。溫度高于27℃時,植株生長受阻,花瓣容易燃燒。當溫度低于10℃時,植物生長緩慢。最低生長溫度為5℃,3℃以下停止生長。如果溫度低至0℃,植物就會凍死。
花果期管理:唐菖蒲自然花期在春季或夏季。一般來說,冬季適當增加光照有利于開花,提高花的品質;夏季適當遮蔭,降低溫度,可以提高花的品質。一般來說,如果植株密度低,溫度高,植株會提前開花,否則會延遲開花。在生長期施肥時,注意前期多施氮肥,后期多施磷鉀肥,能使植株粗壯致密,花蕾多,提高花的品質。
想要花卉如期開花,可以根據不同品種的特點調整花期。這里我們介紹幾種***。
***1:分批播種。播種時間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品種來調整,使它們在規定的時間***。比如想讓植物在國慶節***,可以在7月份種植唐菖蒲,想讓植物在元旦或春節期間開花,就要選擇耐低溫品種在9月份種植,保持室溫在15℃以上,安靜養護,這樣可以在隆冬開花。如果12月種新球,室溫保持在15℃以上,可以在第二年清明或五一前后開花。
***二:通過調整鱗莖休眠來調整開花時間。打破植物休眠誘導開花。唐菖蒲有一段休眠期,休眠的球莖即使在適宜生長的環境中也不能安全移動。要想打破它的休眠,讓它盡快進入生長狀態,可以在0℃~4℃冷藏30~50天后取出,也可以將鱗莖浸泡在30℃的溫水中半個月。這兩種***都可以打破它的休眠,當你種植它時,你可以快速發芽,進入生長期。低溫處理推遲了植物的開花。將燈泡放在環境相對溫暖的干燥地方,燈泡會一直處于休眠狀態,不會發芽。必要時升溫結束其休眠,促進其萌發,以延緩開花,讓其在規定時間內開花。
***三:用藥物催花。種球后,用800mg/kg矮壯素水溶液澆水,種植后等待4周,然后給鱗莖澆水,待植株出芽,約25天后再澆一次鱗莖。這樣可以把花期提前5-8天,花朵會大,顏色鮮艷,色彩鮮艷。剪去切花,延長花期。為了讓它開花時間更長,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剪切花,早上剪穗,在花枝底部的花還沒開的時候剪比較好。然后放入接近室溫的清水花瓶中,在花瓶水中加入0.1%的鹽和糖,以延長觀賞時間,或者在水中加入少量阿司匹林,通常在500ml水中一片,以延長開花時間。
***4:唐菖蒲是長日照植物,可以通過縮短或延長光照時間來延緩或提前開花。換盆:一般第一年種唐菖蒲,第二年花后取出鱗莖保存,第二年再種,不用換盆。繁殖:唐菖蒲繁殖主要是分球進行,也可以切球播種進行。同年開花過程中,通過分球繁殖唐菖蒲的球莖逐漸形成新球。新球形成后,母株會逐漸萎縮死亡,在新球底部,可以將新球和子球取下分別種植。一般情況下,新鱗莖可以在種植后的第二年開花,子鱗莖需要再培育一年才能開花。操作***是當植株開花后開始枯萎進入休眠時,將鱗莖從地上挖出來,然后將母球、新球、子球一個個分開,可以立即種植,也可以將子球、新球裝入袋中,放在通風的地方陰干備用。切球繁殖如果當年形成的球莖數量少,想繁殖更多,可以采用切球繁殖法。
一般兩年生鱗莖有4~6個芽眼。用刀切鱗莖時,每個部位都要有芽眼和生根部分,這樣切下來的部分才能成活,長出新的植株。播種繁殖播種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種時,采摘時播種。播種前最好用溫水浸泡種子5~6小時,這樣種子容易發芽。當年播種的時候,可以長出小鱗莖,秋天之后可以挖出來放在陰涼處保存,第二年再種上就可以開花了。開花后,選擇好的品種保存,不好的去掉。越冬:鱗莖應在早霜后挖出,清除土壤,干燥一兩天,然后存放在室內。唐菖蒲在冬季處于休眠狀態,休眠期一般為30~90天,越冬溫度不宜低于5℃。病蟲害防治:唐菖蒲常見病蟲害主要有球根腐病、葉枯病、薊馬、蛞蝓等。
球莖腐爛病被感染的球莖表面會有黃褐色凹陷的斑點,周圍有黑色潰瘍。如果此時有大量冷空氣,斑點會迅速擴大,長出綠色的霉菌層,最后球莖會收縮,變干變硬。這種疾病經常發生在鱗莖貯藏期間。為了防止這種疾病的發生,我們在挖鱗莖時要小心,以免對鱗莖造成創傷。將挖好的鱗莖浸泡在冷水中,用酒精消毒,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儲藏室,溫度保持在4℃~5℃。感染葉枯病的植物,葉尖會出現黃斑斑,最后在病斑處會出現深褐色的霉層。每年7月到9月最有可能爆發。為了預防這種疾病,我們應該在種植前小心處理。種植前,可將球莖的干鱗片剝掉,然后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分鐘左右,消毒后再種植。
如果植株已感染,可在初期用1%等量波爾多液或50%代森鋅粉噴施1000次,一般8~10天一次。這種害蟲,薊馬,白天藏在葉腋里,危害葉莖。它在陰天或晚上爬出來,也爬在花上,以花為食,花瓣逐漸卷曲。發現用2.5%溴氰菊酯乳劑400倍液對該害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蛞蝓,也叫蛞蝓,主要吃植物的芽和葉,在它們的地方留下銀白色的痕跡。如果發現這種害蟲,可用3%的石灰水或100倍的液氨水噴灑。最佳擺放位置:適合陽光充足的窗臺。
花菖蒲的種植***:
一、分株繁殖:
1、花菖蒲生長3~4年后可進行分株。通常選在春季5月進行,或者秋季9月中下旬或花后進行。北方地區,移栽時選在晴天,陽光充足的天氣進行。
2、首先,選取3~4年生的植株,用刀將根莖分開,剪除殘根病根,每株保留3~4個芽。
3、夏秋季節分株時,將葉片剪掉一部分。枝莖長25-30厘米左右進行栽植。花菖蒲的根莖會隨著時間增長逐年上升,栽種時根莖部分蓋土5cm以上,養護中適時加土。分植后,適當澆水施肥,春植株叢當年可開花。
生長習性:
花菖蒲耐寒,喜水濕,春季萌發較早,花期通常在早春至初夏,冬季進入休眠狀態,地上莖葉枯死。在肥沃、濕潤土壤條件下生長良好,自然狀態下多生于沼澤地或河岸水濕地。好于濕地生長、也能旱生栽培。喜歡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忌石灰質土壤。
菖蒲的養護***:
光照
菖蒲喜光,不管是地栽在水邊,還是盆栽養護,都要種在光線好的區域,多曬太陽有利于植株積累養分,開花結果。
溫度
最適合菖蒲的生長溫度在20-25℃,低于10℃菖蒲就會停止生長,溫度再低植株就會自然黃葉,冬季以地下莖潛入泥土中越冬。
澆水
地栽種到水邊,栽種時保持主芽接近土面,灌水1-3cm,盆栽找個不漏水的大花盆,口徑在40-50cm,種下根莖后把生長點露出土,加水1-3cm,并且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水位。
施肥
地栽無需施肥,像那種塘泥本身就肥力十足,盆栽需要在盆底施入基肥,并追肥2-3次。初期施肥以氮肥為主,抽穗開花前改用磷鉀肥,將肥施入土壤5cm以下。
修剪***:
在每年的冬季來臨前,將植株地上部分的枯葉剪掉,清理干凈,把盆中的水倒掉,保持土壤微潮,等到來年春天換盆分株,重新進行栽種。
花菖蒲形態端莊,香氣逼人,栽培養護比較簡單,是室內室外栽培的良好選擇,也是點綴庭院假山的好風景。其根莖葉都可以入藥,由于種類不同,藥效也不盡相同。入藥后可以強身健體,治療腹脹腹痛,食欲不振。花菖蒲的生長不需要太多的照顧,自然條件下多生長在誰比較水源比較充足的地方。植株比較矮,所以不怎么需要修剪。
花直徑長到5~6厘米時,可適當疏剪枝葉,將枯花摘除。
開花過程中,要保證葉片翠綠,才能為花朵提供充足的養分。但是葉片會漸漸開始變為黃色、棕色,此時需要修剪,將枯黃的葉片及枝葉剪除,促進植株轉色。植株中間會有少量的夾葉長出,也要及時將其摘除。及時除草,清理枯葉。開花前后要細心觀察,及時將植株周圍凋落的葉片、殘花枯枝清除,以免造成真菌感染。
養護中細心觀察,一旦發現葉片上出現褐色或黃色的斑點,及時將葉片摘除。長有斑點的葉子感染了真菌,會影響植株的開花。
盆栽水養花菖蒲:
2~3年需要換盆重新移栽,注意將植株上方過長的葉片剪掉,枝長留20厘米左右,并對根部進行消毒,然后移栽。
修剪后要多曬太陽,將植株置于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養護。
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