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電(記者劉開雄)“我國外匯市場韌性增強,人民幣匯率表現相對穩健,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22日說。
王春英是在當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態的。
從數據上看,銀行結售匯和跨境收支總體延續順差格局。2022年上半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售匯順差852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差834億美元。王春英說,上半年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支均呈現順差,主要是貨物貿易、直接投資等基礎性順差保持了較高規模。
“經常賬戶順差以及長期資本流入仍然是穩定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王春英說,今年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889億美元,是歷史同期最高,比去年同期增長25%。“初步判斷經常賬戶仍會延續合理順差的格局。”
王春英表示,資本項下直接投資和中長期資產配置型資金仍在發揮主導作用。從境外投資者的構成和持有的債券規模看,央行類機構持有中國債券規模始終占一半以上,其余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屬于追蹤國際指數的配置型資金,穩定性也比較高。“境外央行以及追蹤國際指數的配置型資金在我國債券市場中的表現是相對穩定的,具有平衡跨境資本短期波動的作用。”
談及人民幣匯率時,王春英說,今年以來,受到美聯儲加息、地緣政治沖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國際外匯市場變化的主線是美元走強,主要非美貨幣走弱。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出現了貶值,但是與國際主要貨幣相比,人民幣幣值的穩定性比較強。
王春英舉例說,截至7月21日,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上漲超過11%,歐元、英鎊和日元兌美元的貶值幅度在10%到17%之間,人民幣兌美元貶值5.8%。“從多邊匯率來看,人民幣匯率指數升值0.1%,說明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
為了幫助企業應對匯率風險,外匯局聯合多部門以及商業銀行多措并舉,指導企業開展外匯套期保值。王春英介紹,今年上半年,企業利用遠期和期權等衍生產品管理匯率風險規模超過7500億美元,同比增長29%,增長幅度顯著高于同期結售匯增速,推動了企業套保比例提升到26%,比去年全年水平提高了4.1個百分點。“這顯示出市場主體匯率避險意識在增強,適應人民幣匯率波動的能力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