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劉藝文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簡稱協會)向券商開展投資顧問業務問卷調查,以了解券商投顧業務展業情況。協會希望了解券商投顧業務的人員組成情況、業務開展情況,以及公募基金投顧業務的客戶渠道及復購率情況等;投顧業務的合規風控、收費標準等;目前投顧業務存在的不足以及政策建議等。
據介紹,此次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研究推動投資顧問業務的高質量發展,涉及基金投顧及證券投顧。記者獲悉,此前監管部門就股票投顧業務試點組織研討與論證,目前處于內部探討階段。
向券商征求政策建議
具體來看,調研的問題分為幾大部分,包括人員的組成情況、業務開展情況以及有關問題等。
在人員組成情況方面,各券商需向協會反饋投顧業務人員組成情況,包括公司注冊證券投顧人數,注冊證券投顧中本科學歷占比情況、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比情況,注冊證券投顧不同從業年限的占比情況,2021年開展針對注冊證券投顧人員持續教育學時,2021年注冊證券投顧的入職人數以及年離職率,公司總部證券投顧人數,公募基金投顧業務人數量(由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券商填答),公司總部投資顧問業務部門架構等。
在業務方面,各券商還需反饋投顧業務的開展情況,包括公司投顧主要工作內容,證券投顧客戶中不同年限的占比情況,2021年產品相關收入(指代銷金融產品收入、基金投顧業務收入及產品銷售券商結算模式業務收入)占經紀業務總收入比例,公募基金投顧業務的主要客戶渠道,公募基金投顧業務客戶的復購率,針對股票的投顧業務在營業部KPI考核中的占比,以及針對基金的投顧業務(重點指代銷金融產品及基金投顧業務)在營業部KPI考核中的占比,證券投顧業務近三年被監管部門采取行政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或行業協會自律懲戒情況。
與此同時,協會還專門設置了一些有關問題:券商需要簡述公司投資顧問業務的合規及風險控制機制;投資顧問人員為客戶提供投資顧問服務的審批流程;需要說明投資顧問業務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合規風險點以及具體應對策略。
此外,券商需要回答的問題還有:說明公司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收費方式和標準是什么,2021年證券投資顧問業務的收入是多少(通過差別傭金方式收費納入統計),占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公司總業務收入比例;證券投資顧問服務覆蓋的客戶類型和客戶數量,公募基金投資顧問客戶數量;是否對客戶進行分層管理和服務,以及分類的標準。
協會還向券商征求對投顧業務的看法,包括投資顧問業務在提升公司財富管理能力,服務客戶財富管理需求發揮的作用,存在的不足,以及當前行業投資顧問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對投資顧問業務發展的政策建議等。
內部探討股票投顧試點
在這份問卷調查中,監管的問題除了與基金投顧有關外,部分問題還涉及到證券投資顧問。
今年6月份,監管部門曾就股票投顧業務試點組織研討與論證,目前處于內部探討階段,尚未大范圍找市場機構進行座談調研。另一方面,包括券商在內的諸多金融機構已經行動起來了,培育股票投顧人才,搭建股票投顧相關系統,以期未來通過財富管理計劃等提供股票投資咨詢服務。
目前,國內基金投顧的投資標的是公募基金,隨著基金投顧的日臻完善和投顧效應的日益顯現,市場呼吁更多細分金融領域推出投顧資格。不少券商表達了對股票投顧試點的關注和期待。
業內認為,股票投顧業務是特指在證券行業(如證券公司或***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為股票投資者提供***證券投資咨詢的服務。其與基金投顧的最大區別在于服務領域或者說投資標的不同,前者服務于股票投資者,后者則集中在公募基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