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今年以來,日本央行與全球其他央行尤其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分化日趨嚴重,日元對美元匯率已累計下跌逾15%,并一度跌至24年來的低點。不過,在日元貶值情況下,日本上半年貿易逆差仍然創出新高,這對日本經濟復蘇形成一定壓力。
通常來說,一國匯率貶值有利于促進該國出口,同時會抑制這個國家的進口,有利于減少貿易逆差,擴大貿易順差。但對于日本而言,今年上半年的外貿表現卻并不盡如人意。
日本財務省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日本貿易逆差達1.38萬億日元,連續11個月錄得貿易逆差。今年上半年,日本貿易逆差總額高達7.92萬億日元,創下有可比統計數據以來的半年最高貿易逆差紀錄。這也是繼2021年下半年以來,日本連續兩個半年出現逆差。
上半年日本進口和出口額均創出半年新高,但進口額同比增長37.9%,遠高于出口額15.2%的增幅。上半年日本進口首次突破50萬億日元。
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日本進口額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而日元匯率持續低迷,進一步加大日本進口的成本壓力。
財務省的數據顯示,日本今年上半年石油進口額是去年同期的約兩倍,煤炭進口額是去年同期的3.1倍,液化天然氣進口額同比增加94.1%。除能源進口外,小麥等糧食進口量同比雖然只增加了1%,但由于價格漲幅加大,進口額也增加了48.1%。
日元對美元匯率近期一度跌破1美元兌換140日元的重要關口,市場密切關注其對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影響。歐洲央行21日宣布加息50個基點,告別了近十年的負利率時代。目前,美歐日央行中只有日本央行還維持負利率。盡管有日本官員認為日元近期快速貶值不利于日本經濟,但日本央行近期并無改變貨幣政策的想法。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7月還將加息,此后還會繼續維持較為激進的加息路徑。因此,美日利差預計仍會繼續擴大。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日元還會繼續貶值。也有觀點指出,盡管未來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繼續維持高位,導致日本貿易逆差狀況持續,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已經有所趨軟,國際供應鏈也在改善,因此7月日本貿易逆差或略有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