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縣人民法院法官為當事人判后答疑。
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兩級人民法院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圍繞開展“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創新判后答疑工作機制,為群眾答疑釋惑、明法析理,既解法結,又解心結,促進事心雙解、實質性化解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
■答疑釋惑,讓群眾多一點信任
“明明我有理,法院為什么這樣裁判?”在當事人心中,往往縈繞著這個問題,并可能成為矛盾糾紛再一次發生的“導火索”。
人民有所呼,司法有所應?!拔覀兲岢黾訌娕泻蠼饣筢屢晒ぷ?,通過判后答疑改進司法作風,有效化解社會矛盾,提高群眾對裁判結果的認可度,提升服判息訴率和司法公信力,進而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司法獲得感。”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李勝良說。
2021年7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濟寧中院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判后答疑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明確33項具體內容,對答疑的主體、范圍、內容、處理程序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裁判文書中對邏輯完整性的追求、法言法語的運用等,可能對非***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稍顯晦澀且難以理解,裁判文書也不可能對當事人所有的疑惑進行全部回應,加之敗訴方當事人基于人之常情的不悅情緒,可能會對判決內容加以抵觸和誤解。”濟寧中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李連芳介紹說。對此,通過判后答疑工作能最大限度地解答當事人疑問,將晦澀難懂的法言法語變成淺顯易懂的法律知識,讓當事人打一場心服口服的官司,這對于服判息訴、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推動***案件源頭化解具有積極意義。
“感謝法官對我的疑問逐一解釋,我和房東的矛盾才能得到徹底解決,我真正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苯?,在濟寧市區從事培訓工作的高某專門向濟寧中院民事審判第五庭法官史海洋表達感謝。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原本有怒氣并揚言要把官司打到底的房東張某也表示,自己想通了,愿意服判息訴。
原來,判決后史海洋主動與雙方當事人聯系,在釋明法律相關規定并推送相關判例后,又結合疫情下的形勢,耐心細致做好思想引導工作,既讓租戶盡快走出疫情引發的困境,又讓房東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通過答疑,史海洋消除了當事人心中的不滿,贏得了當事人的信任。這起疫情之下的房租糾紛最終得以圓滿化解。
■規范流程,讓法官多一些責任
落實,是一種作風,也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擔當。自判后答疑工作推進以來,濟寧法院堅持“有疑問、必答疑、有答復、必及時”工作原則,推動判后答疑工作規范化、***化、標準化管理。
在答疑工作中,濟寧法院推行答疑首問負責制,案件的主審法官作為答疑的第一責任人,在案件作出裁判后,承辦法官應及時解答當事人疑惑。當事人對承辦法官答疑不滿意的,啟動逐級答疑機制,由庭長或分管院領導參與答疑。當事人對承辦法官辦案公正性存有疑問有可能造成集體***的以及其他不宜由承辦法官判后答疑的,由庭長或分管院長進行答疑。
“我們要求每次判后答疑均***答疑筆錄,詳細記載當事人的提問、法官的回答及勸解當事人服判息訴的建議等內容。一審答疑后當事人放棄上訴或達成和解的,答疑形成的材料入副卷保存,并對答疑材料同步做好電子存檔入卷工作,實現答疑全程留痕?!睗鷮幹性簩徫瘯k公室法官潘玉清法官介紹。
濟寧中院要求,要認真做好答疑銜接工作,對提起上訴的一審案件,經判后答疑,當事人明確表示同意撤回上訴申請且答疑人未發現一審裁判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的,由當事人提交撤回上訴申請,則本案不再移送二審法院。對一審案件可能存在實體處理問題的,積極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和解,和解不成的,及時移送上級法院。對在答疑中發現的已生效判決錯誤,先行組織和解,和解不成的,依法啟動再審,告知當事人依法向上級法院申訴、申請再審。
在規范流程的基礎上,該院還豐富了答疑方式要求針對有疑問的案件當事人,法官應主動聯系當事人,征求其意見并預約答疑時間,既可以選擇面對面的方式當面答疑,也可以采取***、視頻等方式進行答疑。
濟寧中院每半月進行一次全面通報,總結推廣經驗,查找問題不足,推動答疑工作走深走實。政治部負責將判后答疑工作納入法官的績效考核,衡量法官判后答疑的實質成效。監察部門同步介入當事人對案件裁判過程和法官履職評價,使得法官既明晰當事人疑惑之處,也認清當事人不滿之因,倒逼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員轉變工作作風、嚴守審判紀律,確保實體正義、程序正義、結果正義。
■線上線下,讓溝通多一些渠道
濟寧法院運用全流程網上辦案智能回訪系統,拓展判后答疑途徑。該系統在裁判文書送達后向當事人發送回訪短信,當事人可以根據短信鏈接對相關辦案人員違反辦案紀律、廉潔紀律等情況進行在線反饋,反饋的問題由各級法院監察部門掌握,其中,涉及答疑需求的反饋內容,同步推送至案件承辦法官。
兗州區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后,判決被告某保險公司在保險限額內承擔賠付義務。被告通過回訪系統反饋,應根據事故責任大小承擔賠償責任,隨后提起上訴。二審承辦法官龐偉了解案情后,主動聯系被告,多次向該公司講明因原告損失未超出投保限額故不支持其抗辯意見,并不厭其煩地向其解釋案件涉及的法律問題,最終該公司理解了裁判結果,撤回上訴,并按期履行了賠付義務。
濟寧中院要求,對于智能回訪記錄的當事人訴求,及時答疑,做到有疑必答,并做好反饋記錄。“建立智能回訪系統臺賬,記錄回訪問題,并適時調度反饋情況,督促承辦法官及時回訪和整改。”濟寧中院監察室副主任王鑫說。
近日,濟寧中院安排法官助理輪流接聽12368專線,對當事人訴求及時推送給案件承辦法官。同時,要求法官及時關注釘釘平臺,24小時內回復來電人。針對疑難復雜、難以及時回復事項,應先與來電人溝通交流,力爭3個工作日內回復完畢。回復完畢后,承辦法官應將回復情況記錄在釘釘平臺。
金鄉縣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吸收人民陪審員、人大代表、特邀監督員、心理咨詢師等第三方參與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的判后答疑工作,實現答疑主體多元化、答疑參與的廣泛化,提高公開透明度,增強答疑效果。
嘉祥縣人民法院在人民法庭設置“心靈驛站”工作室,由專門人員負責答疑,給當事人印發判后答疑告知書或判后答疑明白紙,梳理答疑的常見和集中問題,對當事人疑惑進行列舉式解答,隨裁判文書一并送達給當事人,提高工作效率。
■延伸服務,對群眾多一度關愛
用功用力,為了群眾滿意。濟寧法院延伸司法功能,將答疑貫穿于訴前、審中、判后各個流程,最大限度延伸司法答疑效果。
濟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在受理原告段某訴被告李某不當得利糾紛一案中,承辦法官李倩倩在訴前多次和雙方當事人溝通,訴中為查清事實,組織兩次開庭、借助微信***換證據,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依法作出判決,由被告承擔付款責任??紤]被告可能會不理解裁判結果,在送達判決書的同時,主動向被告釋法說理,告知其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被告表示理解了裁判理由,慎重考慮上訴事宜。
隨后,承辦法官又主動聯系原、被告,與雙方面對面“零距離”溝通,更有親切感。通過法官耐心解釋法律、釋明情理,被告李某徹底明白了判決緣由,真正心服口服,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被告積極主動履行了付款義務。
據統計,自2021年8月以來,濟寧兩級法院判后答疑案件10802件,通過判后答疑化解9477件、化解率達到87.73%。隨著判后答疑工作的逐步推進,全市法院一審服判息訴率由2021年初的77.6%提高到86.9%,提升了9個百分點。濟寧法院創新判后答疑機制入選山東法院2021年度十大優秀司法改革案例。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有溫度。除了具有剛性與威懾力之外,它還具有柔性與溫情的一面。濟寧法院通過法官的判后答疑,將司法延伸到判后,既解開當事人之間矛盾的“法結”,又解開當事人的“心結”,雙管齊下推進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雙贏。(屈慶東朱瑞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