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影響,汽車行業供需兩端均面臨挑戰。在一系列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政策推動下,行業各方面通力協作,6月以來產業鏈供應鏈已全面恢復,汽車產銷呈現明顯恢復性增長。
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均增長120%、乘用車產銷高于上年同期、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汽車出口保持較快增長……汽車行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報。
研判近期趨勢,未來可從以下三方面進一步挖掘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一是圍繞薄弱領域找準政策發力點。目前商用車整體電動化率較低,應基于應用場景、車型特點實施差異化政策,繼續推進新能源商用車消費。
二是圍繞消費人群變化趨勢找發力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購車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年輕一代開始更多關注和接受自主品牌,高顏值、個性化、科技感成為選車購車的關鍵因素。新能源汽車作為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技術融合的重要載體,越來越多地進入年輕消費者視野。因此,應創新更多可靠、智能、貼近年輕人消費需求的產品,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
三是圍繞農村消費提質升級找發力點。從推廣條件來看,我國部分農村地區消費者前期已培養出低速電動車的使用習慣,并擁有充電設施建設的場地便利條件。目前部分微型純電汽車的產品在農村市場接受度明顯提升,但受消費環境不優、流通渠道不暢等因素影響,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仍有待進一步釋放。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持續開展,有利于加快擴大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使用規模。
展望未來,汽車產業應堅持將新能源汽車擴內需作為戰略基點,充分發揮我國市場規模優勢,釋放消費潛力,帶動經濟持續增長。
(作者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本報記者王政采訪整理)
《人民日報》(2022年07月26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