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7月26日電 (記者齊湘輝、岳夕彤)臺灣各地的停電,越來越突然,也越來越頻繁了。
24日,宜蘭縣蘇澳鎮晚7時許發生無預警停電,2小時后才復電,影響2095戶。交通燈停止工作,路上一片漆黑,只剩車燈。正值酷暑,有民眾熱到受不了,干脆到屋外啟動汽車吹冷氣。
23日晚8時許,臺中知名的逢甲商圈突然停電逾2小時,影響953戶。當時正值夜市高峰時段,不少店家紛紛啟動備用發電機,部分店家點蠟燭維持照明,有業者抱怨“好不容易人潮回流竟然停電,損失慘重”。臺電稱停電原因為逢甲夜市用電負載過高,造成供電設備的變壓器無法負荷而燒毀。
臺南與高雄也接連兩日發生無預警停電,共8000多戶受影響。在臺北市,離記者駐地僅一條街巷之隔的臺北民生東路三段、合江街一帶,前幾天深夜也發生停電。
連日來,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臺灣多地最高溫超過38度。然而就在這炎炎夏日,無預警停電頻繁發生,讓民眾苦不堪言。
猶記得2017年記者在臺駐點時,正遇上影響17個縣市、688萬用戶的“8?15大停電”。沒想到5年過去,臺灣電力危機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
臺當局經濟部門近日公布的新版電力供需報告預計,2023年臺灣將陷最大缺電危機。而據新竹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