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租戶的門鎖誰做主
經濟觀察網?記者?丁文婷?7月7日,租住在杭州市余杭區的王琪收到一則自如官方發來的短信,短信內容顯示,自如將在7月份開始更換智能藍牙門鎖(此門鎖實名認證,與***、房管實時連接,保障居住安全)。此次換鎖行動是為了配合***、?房管等部門推進出租房屋專項整治及流動人口管理工作。
收到短信的不只王琪一個,還有杭州自如的其他許多租客。
“為什么要換鎖?可以不換嗎”
“手機開鎖讓人沒有安全感”
“感覺隱私權一點點被侵蝕”
……
諸多此類的對換鎖的疑問短時間內不斷涌現,他們想知道,租客的門鎖,誰做主?
換還是不換?
收到換鎖短信通知后,王琪聯系了自如管家,管家回復,換鎖并非自如要求,而是***行為,杭州所有出租房都要換,所以換鎖是必須的。如果不愿意換鎖,那么退租時,也不能無責退租。
擺在王琪眼前的似乎有兩個選擇:要么退租自己承擔損失,要么接受換鎖,但這兩個選擇,王琪其實都不想要。
深感不平,王琪將通知截圖發上了社交平臺,隨后吸引了近百條回復,一些已經更換了藍牙智能鎖的租客留言,這其中就包括張莉。
租住在杭州上城區的張莉早在6月已經更換了藍牙智能鎖。當時,房東微信告知張莉,第二天要把入戶門和房間門的3把鎖都更換成藍牙智能鎖,“如果你明天下午7點不在家,盡量把鑰匙放在門口的消防栓下”。
房東說,換鎖是杭州市***為了保障租住安全的統一行動,她還給張莉轉發了一篇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官微4月底推送的文章《杭州免費為租房安裝智能門鎖》,文章提及,針對租賃市場上房東自主出租房源管理難、農村出租房地址不統一、租賃房源底數不清、人口流動大等問題,杭州將試點推廣智能門禁管理系統,利用智能鎖門全面精準歸集租賃“人房”信息……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出租屋管理,保障租賃當事人居住安全”。
7月21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直屬的杭州市住房租賃管理服務中心回復經濟觀察網:“我們鼓勵大家去安裝這個門鎖,但并非強制”。該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出租房更換藍牙智能門鎖都屬于自愿更換,有意向的房東可以通過微信推文下方公布的上城、錢塘、臨安三個城區智能門鎖申領安裝***聯系。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目前出租房流動人口管理變動比較大,不利于***部門管理,所以換鎖是跟***部門一起的行動,為了加強安全等各個方面的管理。換鎖由***專門委托的門鎖安裝公司上門進行安裝和更換。門鎖數據信息就在***內網,不對外公開。
安全性之虞
盡管心里犯嘀咕,但看到是杭州市統一組織的,張莉和室友還是在預定時間趕回了家。上門換鎖的工作人員用房東的身份信息注冊實名鎖,房東在一個名為“長租通家”的APP上輸入租房合同信息,以及租客姓名、***號、手機號等信息后,張莉也獲得了開門權限。
藍牙門鎖使用一個月下來,張莉最大的感受是“方便又不安”。
方便在于,不需要像之前一樣在門上輸入固定密碼開鎖,現在,手機成為了一把電子鑰匙,打開手機藍牙,在“長租通家”APP點一下即可開鎖。
雖然“方便了”,但張莉需要記掛的事也多了起來。
因為每次都要用手機開門,張莉變得非常在意手機電量,“雖然也可以自己設置緊急密碼開鎖,但這個密碼的有效次數只有三次”,張莉給自己定下規矩,臨時密碼使用兩次就要及時更新,以防止因為次數耗盡被鎖在門外的“意外事件”。
除此以外,讓張莉“賊沒安全感”的是,一是房東也可以用手機APP開鎖,二是張莉手機的APP里會顯示她的詳細住址,萬一手機丟了被人打開怎么辦?
張莉的防范方式是:人在家的時候把門反鎖,人不在家的時候也不留貴重財物在家。
在半個月前更換了藍牙智能鎖的一位杭州上城區租客告訴經濟觀察網,自己房間的燈壞了后,她曾在公寓APP上報修,然后,修理師傅在她本人不在家且未授權密碼的情況下進入了房間,把燈修好了。“我不知道開鎖權限是怎么設置的,即使在換鎖之前,管家也只有入戶門密碼,師傅是怎么進入房間的?”滿腹疑惑沒有人給她解答,租期滿約后,她選擇換到其他公寓租住。
不僅是杭州,在深圳租房的余青租住的是一處安裝密碼門鎖的公寓,7月初的一天晚上快11點,她清晰地聽到有人輸入密碼和斷斷續續推門聲,之后又傳來轉門把手的聲音,“轉一下,松開,過一會再轉一下,再松開”,余青嚇得不敢出聲,直到樓道里傳來幾個人說話的聲音才敢去門邊查看,她發現,自己房門已經被打開了,只因為里面有鏈子掛著才沒有大開。
第二天早上,中介回復她,密碼是通過APP單次生成的,租客進去以后密碼就沒人知道了,不存在其他人獲知密碼的情況,“可能是有人開錯了”。無奈之下,在“救命”的門鏈之外,余青又安上了阻門器和攝像頭。
如何保障租客權利?
北京市盈科(蘇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會軍介紹,“強制換鎖”本身是一種侵犯租客隱私的侵權行為。不論安裝是由房東、第三方機構還是行政主管部門來主導,都涉及對租客個人隱私權的侵犯。因為住房空間的法律性質是個人隱私的空間,住房一旦出租給租客,租客便在正當使用的前提下享有對住房空間擁有獨立支配權。
“租客如果不愿意換鎖的,是有權拒絕換鎖的”,陳會軍表示,“可以按照原住房租賃合同繼續履行而不構成違約。另外,房東或者維修、保潔人員掌握智能鎖密碼,未經租客同意進入房間,不僅可能侵犯租客的隱私權,還可能危及租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這是值得租客高度警惕的,即使安裝智能門鎖,也要確保智能密碼的私密性。”
在陳會軍看來,設置智能系統的目的應該是保障租客的安全和租賃交易的便捷,但如果反而增加安全隱患則違背了設立智能系統的初衷。信息數據的設置與保管安全性應該引起住房和***等相關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如果智能系統的數據儲存在第三方提供的平臺,租客各類出入數據就會被搜集到該平臺企業。這明顯是違法的,嚴重侵害公民的隱私權。”
“也想過不接受,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不僅是鎖,租房4年,張莉感到沒地兒說理的事太多了。
畢業4年,張莉已經搬了4次家。租房給張莉帶來最深刻感受是:人的壞,千奇百怪。
剛畢業,張莉和同學合租下一套兩居室,因為工作變動,張莉和同學選擇提前退租。當時的房東告訴她們,只要幫忙找到租客,新租客入住當天剩余租金就會按日期退還。但在張莉聯系了好幾位有租住意向的人上門看房時,房東都態度模糊,以各種理由拒絕了。直到一天,張莉偶然回到出租房內,發現房東已經聯系了其他租客入住。房東選擇隱瞞,并拒絕退給張莉剩下2個多月的租金。幾經周折,張莉要回了押金,但剩下的租金“打水漂”了。
張莉咨詢過律師,得到的答復是,起訴了有很大可能拿回租金,但張莉最終還是放棄了——時間也是成本,很難為了幾千塊去起訴房東。
在張莉看來,租房順利與否取決于房東的人品和租客的機敏程度。張莉甚至在小紅書上收藏了許多“退押金攻略”,以備不時之需。租房的心酸經歷,也讓張莉下定了買房的決心,之前她的想法是,用月供的錢來租房,租一輩子也行,但租房屢次碰壁之后,還是覺得買房是必須的。“因為買了就再也不用面對租房這些糟心的事了”。
(應受訪者要求,王琪、張莉、余青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