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高粱米的營養價值,以及高粱米的營養價值是什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谷物中,高粱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最低,因而蛋白質的質量也最差;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卻能為人體所吸收,因此,以高粱為主食的地區很少發生“癩皮病”。高粱米對和胃、消積、溫中、澀腸胃、止霍亂、涼血解毒,主治脾虛濕困、消化不良及濕熱下痢、小便不利等癥有一定作用。
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較粗壯,直立,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圓錐花序疏松,主軸***,總梗直立或微彎曲;雄蕊3枚,花藥長約3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分離,柱頭帚狀。穎果兩面平凸,淡紅色至紅棕色,熟時寬2.5-3毫米,頂端微外露。有柄小穗的柄長約2.5毫米,小穗線形至披針形,花果期6-9月。
高粱喜溫、喜光,并有一定的耐高溫特性。分布于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高粱米味甘,性溫、澀,和胃消積,溫中澀腸,主治脾虛濕困,消化不良等癥。
高粱米含有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葉酸、磷、鉀、鎂、鈣、硫胺素、核黃素、煙酸。早熟高粱綠葉中粗蛋白和核黃素含量較高。高粱種子和莖葉含有一定量的胡蘿卜素。微量礦物元素等。具有和胃消食、溫中斂胃、止霍亂的功效;主治:脾虛濕盛、消化不良、濕熱泄瀉、小便不利等。
高粱米紅主要用于釀酒,高粱米白用于食用。高粱米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維生素B族等微量元素。瘡瘍病很少發生在以高粱為主食的地區。高粱米含有礦物質和維生素。礦物質中鈣和磷的含量與玉米相當,是植酸磷。維生素B1、B6、泛酸、煙酸、生物素等的含量。比一些粗糧中的含量更高。
高粱米洗凈,倒入適量清水,籠蒸。取高粱米的一半,放入盤中鋪好。用手壓成兩三厘米厚的片。將剩余的高粱米放入另一個盤中,壓好。將壓好的高粱米扣在案板上,用刀抹平,然后鋪上厚厚均勻的豆沙餡,再將另一半高粱米扣在豆沙餡上,用刀抹平,切成菱形,撒上糖,即可食用。高粱米粉絲,米飯1碗,高粱米小半碗,水適量。
煮開后,加入高粱米開始煮。大火煮15分鐘,再小火煮。煮20分鐘左右。將高粱米煮至變軟即可食用。將高粱米翻炒至焦香,去掉上面多余的殼。豬肝、蓮子肉、花椒洗凈,與高粱米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高粱米熟爛,調味即可。一般人都能吃。適合消化不良的兒童;適合脾胃氣虛、大便稀的人;粘性強的高粱適合肺結核患者食用。
高粱米的營養價值
高粱有一定的藥效,具有和胃、健脾、消積、溫中、澀腸胃、止霍亂的功效。高粱中含有單寧,有收斂固脫的作用,患有慢性腹瀉的病人常食高粱米粥有明顯療效,但大便燥結者應少食或不食高粱。高粱不僅供直接食用,還可以制糖、制酒。高梁根也可入藥,平喘,利尿、止血是其特長。它的莖稈可榨汁熬糖,農民叫它
“甜秫秸”。
在谷物中,高粱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最低,因而蛋白質的質量也最差;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卻能為人體所吸收,因此,以高粱為主食的地區很少發生“癩皮病”。
高粱米的食療作用
高粱味甘、性溫、澀,入脾、胃經;具有和胃、消積、溫中、澀腸胃、止霍亂的功效;主治脾虛濕困、消化不良及濕熱下痢、小便不利等癥。
1、高粱米中的蛋白質以醇溶性蛋白質為多,色氨酸、賴氨酸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較少,是一種不完全的蛋白質,人體不易吸收。如將其與其他糧食混合食用,則可提高營養價值。
高梁中含的脂肪及鐵較大米多。
2、在谷物中,高粱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最低,因而蛋白質的質量也最差;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卻能為人體所吸收,因此,以高粱為主食的地區很少發生“癩皮病”。
3、高粱米脂肪含量3%,略低于玉米,脂肪酸中飽和脂肪酸也略高,所以,脂肪熔點也略高些。亞油酸含量也較玉米稍低。高粱加工的副產品中粗脂肪含量較高。風干高粱糠的粗脂肪含量為9.5%左右,鮮高粱糠為8.6%左右。酒糟和醋渣中分別為4.2%和3.5%。子粒中粗脂肪的含量較少,僅為3.6%左右,高粱稈和高粱殼中含量也較少。
4、高粱米含礦物質與維生素,礦物質中鈣、磷含量與玉米相當,磷約40——70%,為植酸磷。維生素中b1、b6含量與玉米相同,泛酸、煙酸、生物素含量多于玉米,但煙酸和生物素的利用率低。
5、每千克高粱子粒中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1.4毫克,核黃素(維生素b)0.7毫克,尼克酸6毫克。成熟前的高粱綠葉中粗蛋白質的含量約13.5%,核黃素的含量也較豐富。高粱的子粒和莖葉中都含有一定數量的胡蘿卜素。
6、高粱籽粒含有的丹寧,絕大部分存在于種皮和果皮中。丹寧有澀味,妨礙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引起便秘。為了消除丹寧對人體的不良影響,碾制高粱米時,應盡量將皮層去凈。食用時,可通過水浸泡及煮沸,以改善口味和減輕對人體的影響。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