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拆一包趣店牌預制菜保質期、凈菜和軟袋背后的名堂
經濟觀察網記者鄭淯心?7月27日,距趣店CEO羅敏在抖音直播間帶貨趣店預制菜過去已十天,大部分消費者都收到了趣店直播間購買的預制菜。經濟觀察網記者實測趣店預制菜,發現其預制菜產品是即烹型、袋裝包裝、保質期三天,和消費者通常理解的預制菜產品有較大的差距。
趣店在外包裝寫著三天保質期,內包裝上則寫著保質期12個月,與其宣傳的“三天”不符合。北京市大嘉律師事務所律師寧靈芝對記者稱,趣店在保質期的問題上打了虛假宣傳的擦邊球。
保質期問題
經濟觀察網記者于7月17日,在羅敏的直播間購買了酸菜魚、水煮魚、水煮肉片、剁椒魚頭等產品,并于7月24日收到了產品,收貨地址為北京。該產品外包裝標注產品保質期為三天,記者收到產品時已經是保質期的第二天,次日即過期。
拆開外包裝可以看到,趣店預制菜的構成包括獨立包裝的菜、肉和調料包,和大多數消費者理解的,已經調配做好的預制菜不同,趣店的預制菜是即烹型,即消費者要拿出獨立包裝的菜、肉和調料包,再去自己烹制才能最終食用。
也因此,打開外包裝后,獨立包裝的菜和肉都有自己另外的保質期,例如在水煮肉片的里脊片的包裝上,寫著零下18度冷凍貯藏保質期12個月。
一位預制菜頭部企業創始人對記者稱,蔬菜的保質期通常為3天,但是肉制食品通常是冷凍儲存,可以達到12個月的保質期,因此外包裝所強調的3天其實只是這款產品中所含的蔬菜的保質期。
這和羅敏自己宣傳的“3天保鮮期產品”有所出入。
用7月18日,羅敏在趣店預制菜品牌戰略發布會上的話說,趣店是業界第一家做3天保鮮期產品的公司,而且是第一家面對用戶(ToC)去做預制菜的公司。
保質期三天,也是羅敏認為自己的預制菜和別人的差異之一,“我們每一個產品都要配素菜,比如說酸菜魚里面我們的蒜末都是新鮮的”。
羅敏稱,趣店在15個城市建立了15家預制菜生產加工工廠,“冷鏈是我自己跟順豐冷鏈總裁親自談下來的。順豐在所有城市跟我們都是S級的戰略合作,優先保障我們”。這也是他解釋的,為什么能夠做到三天保質期的原因。
記者在淘寶搜索預制菜,大部分即烹型預制菜會寫明冷凍保存,保質期大多為幾個月,從三個月到12個月不等。
一位預制菜品牌創業者稱,業內做保質期三天的蔬菜肉包叫凈菜,不叫預制菜,預制菜做保質期三天沒辦法流通,到消費者手里就接近臨期,但是消費者收到預制菜的習慣是冷凍,趣店標注了冷凍情況下保質期12個月,和業內的新鮮度無差別。
另一位預制菜從業者對記者稱,在***方面,新鮮的肉類比冷凍的貴15%左右,在配送方面,冷藏和冷凍的成本差不多。
從商品頁面上看,趣店的店面叫趣店生鮮旗艦店,在商品頁面,趣店并未寫到其是預制菜,而寫的是“半成品免洗免切免調味”,在商品頁面也并未宣傳三天保質期一事,而是在產品參數上寫著“保質期三天,生鮮儲存溫度0-8度”。
寧靈芝對記者稱,盡管趣店在商品宣傳頁面沒有強調保質期三天,但趣店CEO羅敏在開發布會時對媒體稱其是業界第一家做3天保鮮期產品的公司,這也構成了其產品保質期三天的宣傳行為。從產品上看,趣店的預制菜外包裝上寫保質期三天,是在冷藏的情況下,實際上在趣店內包裝上還是寫了冷凍情況下保存12個月,CEO羅敏在發布會上的陳述可能會引發消費者的誤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019)》第八條規定,趣店在保質期的問題上打了虛假宣傳的擦邊球。
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趣店,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復。
研發要求并不高
趣店的預制菜屬于即烹型。記者發現,趣店的農家小炒肉,內含一包切好的五花肉片,一包切好的螺絲椒和蒜片,一包豆豉,和一包調料包,按照趣店外包裝的烹飪方式,要先熱鍋加油先炒肉片,再加入豆豉,然后加入辣椒包,最后放入調料包。
連鎖產業專家、和君咨詢文志宏近期剛做過一家上市公司的預制菜咨詢業務,他對記者稱,從產品上看,趣店預制菜對研發要求比較低,一方面因為蔬菜洗凈切片、肉切片甚至調料包都是已經有成熟的工業化生產流程和廠家,一方面趣店的選品也以家常菜為主。
記者在趣店直播間看到,目前趣店共有十幾款產品。
羅敏稱:“用幾十個名廚一起研發100多個菜,當我們發現這個菜品銷售不好的時候,我們會把它做一些優化”。
羅敏還稱,“沒有一家公司能夠賣到農家小炒肉”,但是記者在淘寶搜索到,老飯骨的翠椒小炒肉產品同樣選用了五花肉、螺絲椒和豆豉,和記者收到的趣店的農家小炒肉產品結構相似,老飯骨該產品頁介紹,螺絲椒在零下40度急速鎖鮮,使得螺絲椒的青翠不變。
另外,和很多預制菜不同,趣店預制菜均是袋裝包裝,趣店公關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稱:“使用袋裝包裝是從消費者用戶體驗考慮的,主要是不占空間”。
上述創始人對記者介紹,袋子和盒子成本差3毛錢,使用袋子更節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