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歲寒三友是什么這個問題,歲寒三友是什么花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導讀目錄:1、歲寒三友是指哪三個植物?2、什么是歲寒三友?3、歲寒三友是啥?4、歲寒三友是指什么?5、歲寒三友指的是什么?歲寒三友都是比較耐寒的植物,指松樹、竹子、梅花,。
拓展鏈接
梅花,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早春先葉開花,有紅、白、綠等色。原產中國,列十大名花之首,栽培歷史有3000多年,品種繁多。梅花抗寒傲雪,與松、竹同被譽為“歲寒三友”,并被歷代詩人贊頌。
竹子,中空、外直,綠葉勁節,它與松、梅被譽為“歲寒三友”。竹子桿型挺拔秀麗,青翠宜人,枝葉多姿,四季常青,獨具風韻,歷來受人們的喜愛。詩人以“不因風折節,不為雨低頭”,“大雪壓竹枝,雖低不沾泥”,形容竹子的清高脫俗、虛心堅韌、高風亮節的正人君子氣派。大詩人蘇軾更把竹子推崇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境界。
(一)觀賞竹的品種竹子全世界有120多屬,1200種,我國竹子共有39屬500余種,現將優秀的觀賞竹歸類如下:
1.觀稈形類
(1)羅漢竹(人面竹)Ph.aurea竹稈基部或中部以下數節畸形縮短,節間腫脹或縊縮,形若人面;(2)小佛肚竹B.ventricosa竹稈矮小叢生,節間短縮膨大,形似“佛肚”;(3)大佛肚竹B.vulgariscv.Wamin竹稈較大,徑達8厘米,稈及枝節間短縮腫脹呈佛肚狀;(4)四方竹Ch.guadrangularis基部稈呈四方形,稈的上方圓型;(5)筇部竹Q.tumidinoda稈環隆起如二盤扣合狀,形如算盤珠。
2.觀稈色類
(1)紫竹(墨竹)Ph.nigra新稈綠色,當年秋冬漸變為紫黑色;(2)斑竹(湘妃竹)Ph.bambusoidesf.lacrimadeae竹稈綠色,具紫黑色斑塊與斑點;(3)金明竹Ph.bambusoidesvar.castilonis竹稈及枝條呈黃色,縱槽呈鮮綠色,竹葉濃綠,分枝開展;(4)黃稈烏哺雞竹Ph.vivaxf.aureocalis稈徑3~5厘米,竹稈呈獨特的金黃色,中部以下不規則間有粗細不等深綠色條紋;(5)黃紋竹Ph.vivaxf.huanwenzhu竹稈綠色,分枝一側縱槽為金黃色。此外,還有金鑲玉竹Ph.aureosulcataf.spectabilis(竹稈金黃色,溝槽綠色)、黃稈京竹Ph.aureosulcataf.aureocaulis(竹稈全部為金黃色)、黃槽石綠竹Ph.arcanaf.luteosulcata(竹稈綠色,縱槽為黃色)、黃金間碧竹B.vulgariscv.Vittata(大型叢生竹,稈及枝條金黃色,間有綠色縱條紋)等。
耐寒是松樹的主要特點,隆冬季節,萬木凋敝,唯有松柏仍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從宋代開始,文人雅士將松與竹、梅并稱為“歲寒三友”,以松寓意君子品格。宋·樓鑰《題徐圣可知縣所藏楊補之畫》詩曰: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宋·林景熙《霽山集·五云梅舍記》記載,“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為歲寒友”(篁,泛指竹子)。元雜劇《漁樵閑話》云:“那松柏翠竹皆比歲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謝,惟有松、竹、梅花,歲寒三友?!焙笕顺=杷?、竹、梅“歲寒三友”比喻在逆境中能保持節操的人。松樹耐寒的特點在下雪時尤顯突出。大雪紛飛之時,勁松身著白袍,臨風傲立,象征著堅忍不拔、不改其志的大雅君子。陳毅的著名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是描述雪中松的最佳詩作之一。
歲寒三友包括——松竹梅。
松是堅貞不屈的典范。因為松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屈不撓的。它一年四季都筆直地站在那里,紋絲不動,像守在邊疆的***戰士。它的葉子是綠的,一簇一簇的,像無數根針一樣,時時刻刻都在保衛著祖國,猛刺著敵人。松從來都是綠的,從不變黃,從不凋謝,從不自傲。別的樹跟它比起來,就顯懦弱了。
竹,一個頑強,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象征。它不管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無論是石縫,是泥土。它從來都是頂天立地,頑強地生長起來的,而且不向別人炫耀自己。它具有不畏任何艱險,不怕任何打擊的硬骨頭精神。
梅,“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是的,它是在別的花都凋謝后,獨自面對著呼嘯的北風,沉甸甸的雪花,瘋狂的雷雨,從泥土里頑強地生長出來,而且長得十分艷麗……但是,等到春天到來后,百花齊放之時,它卻枯萎了,只剩下一根光禿禿的樹干。它傷心的哭了,但它看到別的花都在爭艷之時,它也自然而然地欣慰地笑了。這一幕真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歲寒三友: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歲寒三友〞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suìhánsānyǒu:釋義:泛指松、竹、梅三種植物;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
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在舊社會結婚時,多在大門左右貼上“緣竹生筍,梅結紅實”的對聯,這是因“筍”與子孫的“孫”字同音、同聲。將松竹梅圍成團狀;分作三個團狀,以簡潔的線條代表松、竹、梅,構成圖案:以松、竹、梅組成的洞門。
松、竹、梅中國古代文人喜愛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來表現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堅毅不撥的青松,挺撥多姿的翠竹,傲雪報春的冬梅,它們雖系不同屬科,卻都有不畏嚴霜的高潔風格。它們在歲寒中同生,歷來被中國古今文人們所敬慕,而譽為“歲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貞的友誼。歲寒三友的由來: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遭權臣迫害,被捕入獄。經王安石等人營救,始得從輕定罪,安置黃州管制。黃州即今湖北黃岡。作為“罪人”的蘇軾初到此地時,心情很苦悶。稍后,家眷來依,朋友來訪,蘇軾的心緒慢慢好轉,但生活上又發生了困難,便向黃州府討來了數十畝荒地開墾種植,借以改善生活。這塊地,當地人喚作“東坡”,蘇軾便自取別號為“東坡居士”。蘇軾在東坡栽了稻、麥等到農作物,又筑園圍墻,造起房屋來。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畫上雪花;園子里,則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黃州知州徐君猷來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這房間起居睡臥,環顧側看處處是雪。當真天寒飄雪時,人跡難至,不覺得太冷清嗎?”蘇軾手指院內花木,爽朗大笑:“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意為風聲和泉聲就是可解寂寞的兩部樂章,枝葉常青的松柏、經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徐君猷聞言,對蘇軾以“三友”自勵,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肅然起敬,從此更留意對他的照顧了。以后,合成松、竹、梅的“歲寒三友”圖案,一般都用在器皿、衣料和建筑上。仁人志士對它的理解,是借此體現傲霜斗雪、鐵骨冰心的高尚品格,老百姓則看重其長青不老、終冬不凋,引申為生命力的旺盛,所以也成為吉祥的象征。
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