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澳大利亞地勢特征哪高哪低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澳大利亞的地勢高低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導讀目錄:1、澳大利亞地形的特點?2、澳大利亞的地勢特點是( ?。〢.東西高,中部低B.中部高,東西低C.南北高,中部低D.中部高,南北3、澳大利亞地勢特征是什么高什么低4、噢大利亞的地勢特點5、澳大利亞的地形特征1.地勢低平、地形結構單一
澳大利亞是一個地表平坦、地形結構單一、切割微弱、起伏和緩的低高原大陸,全洲平均海拔為350米(僅比歐洲稍高),最高峰科修斯科峰海拔2,230米,是各洲最高峰中最低的。全洲96%的面積在海拔600米以下(其中36%在海拔200米以下),全洲90%的地面單調而平坦。
2.地形結構縱向排列
在構造地形上可明顯的分為三個南北縱列的地帶,即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臺地
(1)東部山地:東部山地北起約克角半島南至塔斯馬尼亞島,總稱澳大利亞科迪勒拉山脈。山地南北長4,500公里(直線距離2,800公里),東西寬60~180公里,東坡陡峻、切割破碎,沿海平原狹窄,西坡緩傾成臺地、高原狀塊狀山,山地地勢自北向南增高,在南緯27°以北稱大分水嶺,南緯27°~31°稱新英格蘭山,南緯31°~32°叫利物浦山,南緯32°~35°叫蘭山,南緯35°以南叫澳大利亞阿爾卑斯山,但最高峰科修斯科峰僅2,230米,還不到雪線。東部山地是古老的海西褶皺山地,經準平原化后于第三紀斷裂抬升而形成的不對稱斷塊山地,山間多小盆地、峽谷和埡口,為東西交通提供了有利條件。
(2)西部高原:西部高原為古老巖層構成的、面積廣而低的準平原臺地,面積約500萬平方公里,海拔一般高200~500米,平均高300米。高原中部有一些蝕余殘山可高達1,000米以上,高山氣候涼爽,夏季有一定的降水,為農牧交通要地;其余廣大地區(qū)氣候干燥,沙漠、半沙漠廣布,約占全大陸面積的44%,比例之大為世界各洲之冠。西部高原邊緣有一些由于地殼斷裂抬升而形成的高原山地,高度可達800~900米。
(3)中部平原:中部平原北起卡奔塔利亞灣,南至墨累河口,縱貫大陸中部偏東,是古陸臺與海西褶皺帶間的巨大沉降帶。地表大部單調一致,一般海拔不超過100米,被兩條低矮的殘余高地(北為謝盧印高地,南稱格雷·巴里爾山地)分隔成三部分:北部叫卡奔塔利亞低地,是一個向北傾斜的丘陵性海積平原,蘊藏巨大的鈾礦和鋁土礦;南部為墨累河—達令河沖積平原,是重要農牧業(yè)區(qū);中部為以埃爾湖為中心的大自流井盆地,地勢低平,布滿干河床、鹽沼、堿地,蘊藏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為發(fā)展中的牧區(qū)。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大陸自西向東可明顯分為三大地形區(qū).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qū)稱為“大自流盆地”,東部山地稱為大分水嶺地區(qū).地勢總起來說:東西高,中部低.
故選:A.
澳大利亞西部是高原,中部為平原,東部為山地;讀圖可知,澳大利亞地勢是西部緩,中部低,東部高,即東西高,中間低.
故選:D.
澳大利亞的地形整體呈盆地狀,東部是山地(大分水嶺),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海拔比東部低),中部是平原,地勢最低。
西部為高原,中部為大盆地,東部為山地澳大利亞大陸西部為高原,海拔200-500米,也有一些海拔1000-1200米的橫斷山脈,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陸中部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為大洋洲的最低點;大陸東部為山地,一般海拔800-1000米,東坡較陡,西坡緩斜。
西部為高原,中部為大盆地,東部為山地澳大利亞大陸西部為高原,海拔200-500米,也有一些海拔1000-1200米的橫斷山脈,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陸中部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為大洋洲的最低點;大陸東部為山地,一般海拔800-1000米,東坡較陡,西坡緩斜。
西部荒漠區(qū)
這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自然區(qū)。位于大陸中西部,西臨印度洋,東部大致止于140°E。按自然條件來說,它很象非洲的撒哈拉。本區(qū)除印度洋岸有寬狹不等的沿海平原,在東部、西北部有超過1000m的山地外,大部分是600m以下的高原。本區(qū)最突出的特點是氣候干燥,絕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不足150mm,僅在周圍地區(qū)增加到300mm,東部山地迎風坡,年降水量達300—500mm。由于氣候十分干旱,地表水很缺乏,僅邊緣較濕潤地區(qū),河床在雨后有水,大部時間干涸。全區(qū)卻散布著眾多的鹽湖。本區(qū)夏季炎熱,是全大陸夏季高溫區(qū),冬季氣溫日較差大。由于降水稀少,蒸發(fā)量大,植物貧乏,以荒漠植被為主。
中部干旱平原區(qū)
本區(qū)北部屬埃爾湖內陸流域,南部是墨累-達令河流域,地形以平原為主,是澳大利亞大陸地勢最低平部分。氣候屬大陸性,自東向西干燥性逐漸加強。埃爾湖濱年降水不足120mm,由此向北、東、南外圍增加到500mm。全區(qū)夏季普遍高溫,平均氣溫在25℃以上;冬季北部為11—15℃,南部為9—12℃。平原區(qū)地表水不多,但地下水卻十分豐富。植被依降水多少而發(fā)生變化,降水較多的北部和東部,生長著稀疏明亮的桉樹林和干草原,向南是不同的灌叢,沿河是桉樹帶狀林,愈接近埃爾湖愈干燥,形成荒漠,有些地段僅在偶然間大雨之后,植物迅速生長,其中多數(shù)是短生植物。
東部濕潤山地區(qū)
本區(qū)位于大陸東部,包括大分水嶺和大陸的東部沿岸地帶,是一南北向條帶狀自然區(qū)。地形以山地占絕對優(yōu)勢,第三紀構造運動中,古褶皺山地發(fā)生斷裂、抬升,沿斷裂線有玄武巖噴出,個別地段有火山活動。全區(qū)氣候濕潤,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mm左右,在地形有利的條件下,可超過4000mm。氣溫隨緯度的增加而遞減,北段年內溫差不大;南段已屬于亞熱帶,冬季氣溫較低,有時冷氣團從南方侵入,氣溫可降到0℃以下。冬季高山上有積雪。河流短小(不超過400km)流急,靠雨水補給。東部山地是澳大利亞主要森林分布區(qū),北部為熱帶雨林,南部為亞熱帶潮濕森林。從海岸到海拔1000—1200m的東坡布滿森林,山脈西坡降水較少,林地稀疏。山地上部生長的樹木較矮小,海拔1600—1900m的地段,森林變成曲樹群落和矮生灌叢。山嶺高峻,形勢險要,多天然掩護的良港
關于澳大利亞地勢特征哪高哪低和澳大利亞的地勢高低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